重生电子帝国_第248章 计算机园地的转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计算机园地的转型 (第1/2页)

    热门推荐:

    计算机园地公司的改变,不仅仅只是分店总数增长了将近一倍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内在质量的改变。w-1处理器上市后,随着ABC-3和ABC-P4等使用ERM-1处理器的个人电脑的销量开始爆发,东方电子公司旗下的另一个耗钱大户——东方研究院,财务状况已经开始迅速改善。而新架构MIPS的商业处理器S-100,也随着艾康公司的C-1处理器的行列,东方研究院很可能在明年爆发,成为东方集团旗下新的现金奶牛。

    相比之下,东方半导体和计算机园地两家公司,从成立以来一直在源源不断的亏损吸血。还好这些亏损,都是前期迅速占领市场和爆产能所需的必要投入。

    计算机园地公司获得的3亿美元融资,除了用在销售门店物流中心的建设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广告宣传。正是靠着美元碾压,才换来了计算机园地公司的全球第一大计算机经销商地位。在美国这个主战场,每卖出十台个人电脑中,有5台来自于计算机园地公司。

    “老板,除了高盛之外,摩根.士丹利美林所罗门兄弟第一波士顿都已经向我们发来了合作意向!”约翰.马丁微笑着对李轩说道。虽然最终做决定的不是他,但被整个华尔街围绕的这种美妙感觉,依旧让他非常得意。

    “这群人的鼻子可真灵!”李轩摇了摇头笑道,他才刚刚有这个意向而已。

    “他们就像是一群四处觅食的鬣狗,一闻到食物的香味,立刻会蜂拥而上!”约翰.马丁形象的比喻道。

    根据专业的市场分析机构在年初时的预测,今年全美的个人计算机销量,会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前几年,整个个人电脑市场的盘子太小,即使增长率比较高,总规模依旧不大。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个人计算机的销量已经有了长足的提高。

    去年全美个人电脑零售总额高达10亿美元。而今年仅仅是上半年的总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10.2亿,全年突破20亿根本不成问题,这也完全应验了相关机构的预测。

    随着个人电脑技术的飞速进步,整个社会对它的地位已经逐步认可。大家不在把它看做是计算机发烧友的玩具,而是已经成为了可以促进工作生活效率的一种新电子设备。可以说,个人电脑产业经过之前几年的酝酿,现在终于开始进入到真的正爆发式增长期。

    而计算机园地公司通过大规模投资,提前一步进行了完善的布局,从而抢占到了重要的先机。随着个人电脑销量的激增,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终端零售产业。

    商业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计算机园地公司想要在扩容后的市场中继续保住自己的份额,势必继续加大投资,把触角延伸到那些自己还没涉足到的区域。

    既然美好的市场前景已经能够预料,计算机园地公司也到了可以待价而沽的时候。所以,李轩决定正是启动上市计划,逐步吸收更多的资本加入进来,让计算机园地公司在这场个人电脑的销售浪潮中,牢牢把控住行业领先者的地位。

    “约翰,你对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和规划吗?”李轩问道。他把对方从旧金山叫到香港来,除了商讨上市事宜之外,另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探讨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计算机园地公司经过这两年的疯狂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

    “老板,我们公司在全美主要的人口密集区和大中城市,都已经进行了自营门店的全覆盖规划。我认为下一步应该回到最初的加盟店建设上来,毕竟在中部和西北部等乡村地区,建设大型直营店的边际效益太低!”约翰.马丁胸有成竹的说道。他来香港前就已经有了详细的腹稿,随时准备接受老板的问询。

    美国的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东部和西部的沿海地区。内陆的中部,和西北部临近加拿大的大片区域,分布着大量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农场。这些区域的人口密度比较低,经济也相对落后。

    而计算机园地公司在被李轩收购后,最初实行的加盟店政策几乎已经完全停滞了。这两年不但没有增加新的加盟店,反而在不停淘汰它们。而这些经济次发达地区,对电脑这样的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也会小许多,计算机园地公司自己开店不合算,不如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合伙人。

    马丁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我觉得公司接下来的门店布局应该主要集中在欧洲,那里是我们比较薄弱的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