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65章:白头誓不归 (第2/2页)
酒菜都搬了桌面,每一个人手中端着一个瓷盘,小心放入,轻轻离开,整个动作看似散乱,却透着整齐,一看就是经过训练了。 一道道的都是地道杭州菜肴,小鸡酥,宋嫂鱼羹,西湖醋鱼,虾爆鳝面,印糕,油冬儿,葱包桧儿,尤其是放在位的那盘西湖醋鱼,糖醋芡汁,色泽红亮,rou质鲜嫩,显得为诱人。 段誉有些得意的看了杨峥、彭成峰笑道:“少爷,杨兄弟这红袖招的吃食还可以吧?“ 彭成峰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 杨峥也为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错,待会儿找姑娘的时候,让你挑几个胖一点!“ 段誉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还是杨兄弟懂我啊?“ 人说笑之间,那些姑娘又送来了壶水酒,给人杯里倒上了一杯后,对着人轻轻一福,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厢房。 杨峥看这些地道的杭州小吃,的确做的不错,尤其是最后上的宋嫂鱼羹,一种由鳜鱼、火腿和冬笋制作而成的美味佳肴,色泽油亮,鲜嫩滑润,在南宋时就是一种名菜,一直流传了下来,此时散着淡淡的鱼香,几块火腿rou,笋片随着汤汁游动,当真是看着舒服,闻着清香,杨峥轻轻用勺搅动了一下,一股热气袅袅的升起,一股特有的香味伴随着飘了出来。 杨峥点了点头,心道:“想不到这红袖招不仅姑娘美丽动人,便是这杭州吃食,也做得这般地道,难怪欢声笑语不断啊?” 段誉道:”可不是么,我可听说了,这宋嫂鱼羹大有来头?“ 杨峥前世倒是来过杭州,但吃得多的多事西湖醋鱼,东坡rou,叫花鸡之类的,宋嫂鱼羹还是头一次吃道,听段誉说得神秘,忍不住问道:“什么来头?” 段誉难得有一次露脸的机会,大为得意,伸手将那鱼汤轻轻搅拌一下,一直躲藏在汤面下的油水这会儿才慢慢的浮了上来,看着十分的诱人,段誉缓缓舀起一勺鱼汤,放入瓷碗中,轻轻的吹了几口,方才低头喝了一口,忍不住吧唧吧唧了几下。 这般模样看得杨峥、彭成峰都忍不住微微一怔,也开始尝了起来。 段誉等二人各自尝了一口,才继续刚才的话儿说道:“据说,淳熙六年,宋高宗赵构登御舟闲游西湖,命内侍买湖中龟鱼放生,宣唤中有一卖鱼羹的妇人叫宋五嫂,自称是东京(今开封)人,随驾到此,在西湖边以卖鱼羹为生。高宗吃了她做的鱼羹,十分赞赏,并念其年老,赐于金银绢匹。从此,声誉鹊起,富家巨室争相购食,宋嫂鱼羹也就成了驰誉京城的名肴。经历代厨师不断的研制提高。宋嫂鱼羹的配料更为精细讲究,制成的鱼羹色泽油亮,鲜嫩滑润,味似蟹rou,故有赛蟹羹之称,是闻名遐迩的杭州传统风味名菜,皇帝吃的鱼汤,你们说来头大不大!” 一道鱼汤和皇帝有关,来头自然是大了,人喝了几口,纷纷赞扬了一番。 整个后楼是按照一个个的小单间的设计,加上隔音效果较好,除了偶尔能听到莺声燕语的声音外,倒也十分的安静,让人大感满意。 吃喝了一阵,段誉揉着圆滚的肚皮笑道:“少爷,杨兄弟下面是听小曲,还是找些姑娘——?”说着嘿嘿一笑。 杨峥与彭成峰彼此心照不宣的嘿嘿一笑。 “我们是明人,白日做这些龌龊的事情,终究不好,我看还是先听听小曲可好?”彭成峰有风的轻摇纸扇望着杨峥道。 “我日,明人,白日是教授,晚上是禽兽,说的可不是你们这些明人?” “好,好,就听少爷的,先听听小曲?“不等杨峥说话,段誉先应承了下来。 人有彭成峰付了银,在小厮的带领下,上了楼的一处小院,这时杨峥才发现,楼高的确有楼高的好处。 从这里望去,远处的西湖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好一副绝美的山水画。 彭成峰很是sao包的摇着纸扇念叨:“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好湿,果然是一好湿啊?”段誉为无耻的赞扬了声。 “我日,你这厮几日不见,竟如此无耻!”杨峥笑骂道。 段誉哈哈一阵大笑道:“与杨兄弟相比,小弟还是甘拜下风啊?” “我日啊,你这不是打我的脸么?“杨峥翻了翻白眼道。 人又是一阵大笑,就在此时,门扉被推了开来,先是一阵淡淡的清香,跟着名女翩然而至,仨人眼前一亮,各自相识一望,眼里满是yin荡之色。 ………………星期一,第二更送上!求月票!求订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