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 (第1/1页)
大宋行朝右丞相、签枢密院事陆秀夫以沉重的心情向大家宣布一个不幸的消息。 大宋第十七位皇帝,南渡后第八位皇帝,景炎皇帝赵昰,因病医治无效,于景炎三年四月十五日巳时一刻,在碙洲行宫不幸崩逝,享年九岁。 整个行朝陷入了悲痛之中。 “景炎皇帝是个好皇帝,虽然年纪小,但是聪明懂事,恭谨仁孝,勤奋好学……” 最终行朝给小皇帝的谥号是“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帝”,庙号端宗。 对了,皇帝崩逝后,为什么是一直以来被陈宜中打压的右丞相陆秀夫出来主持,左丞相兼大都督陈宜中去哪儿了? 这个嘛!说起来比较复杂。如果简单点概括,那就是两个字,跑了! 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像陈大相公这样明哲保身的智慧之人,又怎么会与覆舟同沉? 他是最善于审时度势的,早在德佑二年,他就能赶在谢太后和宋恭帝投降的前夜成功的跑出临安,又能在行朝成立之时重新复出为相,这分寸把握的,真让人望尘莫及。 这一次也是一样,眼看皇帝不治,行朝也没希望了,他又抓住机会赶在残宋覆灭之前置身事外,以出使占城国搬取救兵为借口,带着老婆孩子和全家老小,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当然,云彩带不走,金珠宝贝还是要多带一些的,出国旅行总要买买买嘛! 南洋列国旅游去也! 至于他是不是真的去请救兵,不知道有没有人信,反正张镝不会信。总之他最终也没带兵回来,自己也南游一去不复返了。 皇帝死了,丞相逃了。 现实是如此的残酷! 惨,真的惨! 张镝很快就获知了行朝的惨状,其实行朝早就被中情部的特情们渗透成了蜂窝,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了。 “景炎皇帝驾崩了!?”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唉,动手还是晚了,就不该跟他们打口水仗,直接派兵去抢过来就没这样的事了,说不定小皇帝还能被治好。那些随军御医,哪有中兴『药』局的医官们技艺精湛呢! 这下可好,争来争去,皇帝给争没了,现在咋整? 张镝只是稍一思索,立刻做出决定,迎驾还是要继续的。 他断言“景炎皇帝一死,行朝必然再立广王!” 事情确如所料,一开始,因为帝死相走,很多人都开始自疑前路,行朝几乎有散伙的趋势。不少文武大臣都已经在收拾包裹准备回家种田去了。 这时候右丞相陆秀夫站了出来。 “度宗皇帝还有一个子嗣在这儿,端宗皇帝没了,但他的弟弟,广王赵昺也是皇家的嫡脉啊!古人有以一城一旅而复国的,而今广王在此,大臣官吏俱在,军队还有数万,天不亡宋,我大宋还可以中兴!” 这个时候,实际掌握行朝军权的同都督、枢密副使张世杰也站了出来,仗剑支持陆秀夫。 于是,现存的文武们心思稍安,众人便又扶立广王赵昺,于四月十七日在碙洲行宫登基为皇帝。 五月一日,下诏改元为祥兴,升陆秀夫为左丞相,苏刘义为开府仪同三司、殿前都指挥使,张世杰为少傅。又将碙洲小岛升格为龙翔县。 而张镝和他的中兴水师正在赶来的路上…… “太尉,太尉!北边来了数百巨舟,直往碙洲前进!” “什么?鞑子水师这么快又追上了?” “不,不是鞑子,是泉州的中兴军,派人持书要求觐见。” “张镝!好个贼匹夫,真敢劫夺圣驾不成!”张世杰恨恨的骂了一句,手一挥,下令道: “传命下去,左军出海阻挡,剩余舟船起帆,准备移宫!” 中兴水师的鼎鼎大名张世杰好歹是知道的,硬拼不得。 他指使部下很快集结了不少船只,并闯入行宫,想要带上皇帝冒险突围。 守在宫中的左丞相陆秀夫看到了带兵闯入行宫的张世杰,喝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