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9章 王徽告老  (第1/1页)
    “启禀陛下,河东道来报,仪州今年发生干旱,粮食产量不足去年三分之一,臣担心沙陀余孽会趁机作乱。”    “传朕旨意,免去仪州今年的赋税。”    “陛下圣明!”    “启禀陛下,黔州观察使任上病逝,请陛下尽快确定新任观察使人选,以免黔州sao乱。”    “吏部内部先拿出一份名单报呈至朕这里。”    “臣遵旨!”    。。。。。。    例行的朝会上,李晔忙的不行,很多事情都要他作出决定。小事情可以直接批复,若是大事,便要拿到朝会上说一下。    此时的李晔就像是一个木偶,不是点头就是摇头。    就在事情差不多都决定好的时候,吏部尚书王徽便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事启奏。”    “王卿请说!”李晔微笑道。    “臣今年已经七十有二,身体大不如从前,也到了致仕的年龄。臣烦请陛下准许臣致仕!”    听到王徽要致仕,殿内的众大臣都议论纷纷。    虽说他们都知道王徽的年龄早已过了致仕的年龄,但李晔没允许,对方便一直担任着吏部尚书一职。    几年来,众人都忘了王徽的年龄一事。    现在对方又重提致仕,众人这才发现王徽的确已经老了,头发早已苍白,身形也矮了不少。    李晔看了看王徽,左手轻轻敲着龙椅,再看了看下面的一众大臣,“爱卿不说,朕倒是忘了这事。爱卿年岁已高,若是朕再强求爱卿,也有些不合适。    不过爱卿知道,吏部尚书一职十分重要,朕也需要考虑接任的人选。所以在朕没有确定接替爱卿的人选之前,希望爱卿能再坚持一段时间。”    “请陛下放心!”    听到李晔最后还是同意了,王徽心里也放松不少。    他这几年不止一次请辞吏部尚书一职,但都被李晔拒绝。    这也很正常,吏部尚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担任着官员的选拔,相当于后世的中组部。这样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变化,对于李晔后面的治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必须得慎重。    之所以这次李晔同意,也是王徽的年龄的确很大了。    在场的这些官员,都没有王徽大。    李晔同意王徽请辞致仕,下面的官员心思便活络不少。    吏部尚书换人,这可是一个重大消息。    吏部尚书是三品大员,而且还会进入内阁。    这样的一个职务,也就三品大员才可以有资格去竞争,三品一下就不要去想了。    当今圣上可没有越级提拔的习惯,起码都得一步步来,不会出现一个四五品的官员,跳过中间的职级,直接任命为正三品的吏部尚书。    。。。。。。    “王卿,对于吏部尚书的继任人选,你可有合适的人推荐?”    朝会结束后,李晔单独留下了王徽。    王徽担任吏部尚书期间,也算是兢兢业业,比较称职,符合李晔心中的要求。    对方对于朝廷官员的了解甚至强于他,所以王徽的意见也很有必要。    王徽拱了拱手,“回禀陛下,臣有三个合适的人选。一是河东道节度使韦昭度,二是礼部尚书李磎,三是山南西道节度使杨翰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