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传_35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50 (第2/2页)

万物都能在这股能量下被绞杀干净。

    轩华瞧见如此恐怖的剑招也是,赶紧使出浑身力量,重心后移,右脚尖外摆,随即屈右膝前弓,左腿蹬直成右弓箭步,身随步转,上体向右扭转至面向正西方,聚起全部的灵力,便一刀劈下。

    可这刀光刚与剑罡遇上时,这刀光便是脆落的被击碎下来,黑色的剑罡破风而来。

    轩华瞧见如此,也是右手松握刀柄,左手虎口大张,扶于刀背,侧身推刀,想躲避开来。

    可奈何这黑色的剑罡霸气十足,一路逼迫,让自己竟是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轩华无奈之下也是只能认输不敌,颓败下来。

    众人瞧见二人实力如此高深也是惊叹不已,之后也在没有弟子敢上前挑战。

    迦陵舍利塔

    舍利塔,是存放佛祖释迦牟尼或后世高僧舍利子的塔,一种是存放舍利子和经书的塔,是五台山文明史的载体,迦陵舍利塔是就是五台山达对诸佛皈依和感恩的最高礼仪。

    当林染和卿河初次来到这迦陵舍利塔时,就被这迦陵舍利塔给震惊住了。

    迦陵舍利塔,雕饰华美,塔八角五檐,高百丈余尺,为密檐式,五级八面。自下而上分为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通高十八米,全用白色石灰岩石砌造。

    塔座三层,自下而上为基座、须弥座和仰莲座。基座平面雕刻游于海水和祥云之中的龙、凤、鱼、鳖等纹饰,侧面雕石榴、凤凰图案。须弥座上下叠涩部分,侧面雕覆莲及石榴、狮子、凤凰纹饰,中间束腰部分作八面体,八个转角处均雕作半圆形角柱,柱上浮雕力士和立龙形象,柱间浮雕释伽牟尼“八相成道图”。

    “嗨,你听说了麽,这迦陵舍利塔共有十八层,这每上一层便是需要不同的能力晋升,只有最强的弟子才能上达最高层。”

    “是麽?”

    “对呀我听说,只有进入第十八层的弟子才能晋级最终的考核。”

    ……

    听到弟子们的讨论,林染和卿河也是相视一笑,默默地在心中肯首。

    当两人再看这迦陵舍利塔时,发现这迦陵舍利塔,每层均出檐深远,檐口呈曲线,上刻莲纹圆形瓦当和重唇滴水,背端饰龙头。

    第一层较高,约三米,撩檐石立雕飞天形象,八面转角雕作仿木倚柱,柱上设阑额,东西两面正中分别浮雕文殊、普贤像,南北两面雕石门,门柱镌刻经文,其余四面各雕一尊天王像。

    第二层高约一米,再上各层高度逐层减低。不设门,各层的八面都雕出两座圆拱状石龛,龛内浮雕一坐佛。

    塔刹十八层,各有莲花雕饰。在塔下用须弥座为基座,座上并有仰莲式平座,开创了以后密檐塔逐渐华丽的先风。栖霞寺舍利塔体量不大,各檐都由整块石材刻成,挑檐较深,檐下只刻出凸圆线脚,不雕斗拱,柱枋雕刻也简单有节,整体权衡包括敦实的塔刹都很得体,虽大体仍模仿木结构建筑的造型,但并未失掉石材的本性和小塔应具的一种婀娜风度。

    相传,古时候有个了然法师,一日漫游茫茫人海碌碌尘世,只见锦绣繁华之地,灯红酒绿门前,有一遗弃痴儿。

    此儿满身污秽蓬头垢面,于人足前胯下嘻嘻哈哈乞讨求生,了然一时大动慈念,上前在痴儿头顶轻弹三指,道声:“徒儿,随我去也。“

    痴儿果然叫声:“师父。“便追随去了。

    回到洞府,将痴儿受戒,赐号混元。皆因他前生罪孽深重,今生不能自拔,虽受法师三指点化,仍然执迷不悟。

    一日法师从西天佛祖处听法回府,带来三枚菩提圣果,对混元道:“徒儿,为师每日云游四海,难以照料徒儿,今有佛祖赐我三枚圣果,为师舍不得吃,特给徒儿带来。此果食之,不仅延年益寿,而且禅果食之,禅机顿开;慧果食之,慧心永静;欲果……“混元未及听完便憨笑道:“徒儿正饿得慌,快让徒儿吃下。“

    说毕,抓起两个便吃,岂知此果入口苦涩难咽,好不容易才吞下腹内。了然看了淡淡一笑,丢给他一个讨饭的家伙,教他去自创山门,光大佛业,然后拂尘轻扬,一阵清风飘然逝去。混元见师父已去,岂肯再吃?便扔向一边倒头睡去。

    不说混元一睡多久,但说他食下二果留下两个果核,那果核于地经风着雨受润生灵。不曾生根发芽,竟孕出两条小虫,小虫出世便自去寻食谋生,日久天长渐渐长大,居然生鳞出角蜕化成蛟。

    那二蛟起初也非常可爱,长有丈余,粗达碗口。

    一个金黄,一个银白,如一对孪生兄弟,在山梁上时而腾空飞跃,上山寻食;时而伏首翘尾,下河洗澡,阳光下追逐戏耍,鳞光闪烁,煞是好看。

    可是到后来却不妙了,本领越来越大,性子越来越暴,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展,交结了几个邪魔恶怪,便到处作起恶来。

    就在这时,寺内来一矮胖和尚,自称是金银二圣的使者,说二圣为民消灾解难到此,要主持率众僧速速恭迎。说话不及,山门外一声炸雷,一群喽罗簇拥着两个大王,一个满身金甲,一个披挂银装,气势汹汹便闯进山门。

    原来他是只老龟,千年修炼,得道成精,就居住附近污泥井内,早就听说二蛟的本事,今日一见岂有不去溜须之理?

    可是二蛟看看井府污浊不堪,气味难闻,昏暗狭窄,实不中意。龟精眼珠子一转又献殷勤道:“离此不远有个灵秀宝地,只是一时不好得手。“

    二蛟忙问:“哪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