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妖格担保_第三百一十七章得授神功,李靖砸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七章得授神功,李靖砸庙 (第1/1页)

    镇妖神殿

    内殿之中,李阳独自一人盘坐在内殿里。

    咔嚓!

    只见,李阳张开手掌,一道道紫色的电光在掌心之中浮现,宛如无数条细小的雷龙在掌心的方寸之间游弋。

    这些紫色的闪电就是当日李阳渡劫时,从天雷淬炼法力之后残留下来的一部分雷力。

    六九天劫的天雷,质量极高,属于六劫元神境中的力量。

    看了一眼掌心的雷电,李阳的直接催动玉清雷法,将这团雷电炼化掉。

    他如今的法力,经过了六九天劫的淬炼之后,质量以六劫为基础更上一层楼。

    催动玉清雷法之后,那一道道雷光顿时就消失在掌心之中,涌入了李阳的体内,被炼化成本源神雷。

    就像李阳体内的黑炎本源,就是他修炼玉清仙火的本源神火,雷法亦是如此。

    将天地之间的神异雷电炼化成本源神雷,在体内形成一颗雷之种。

    不过对于李阳来说,在体内形成雷之种,不如将本源神雷直接炼入血脉之中,与黑炎本源一样。

    咔嚓!

    随着李阳的炼化,那些紫色的雷电逐渐消失在其掌心之中,出现在了体内的血脉之内。

    与其说是血脉,不如说是rou身里表之间,血rou骨骼内、脏腑皮膜中,甚至是更加细微至极的血rou粒子里。

    李阳的黑炎本源就是如此,定则入元神之中,本源就化入血脉之中,成为他本质的一部分。

    很快,掌心之中的雷电消失,被李阳全部炼入体内的血脉之中。

    咔嚓!

    下一秒,李阳掐雷印,手中涌现出黑色的闪电,噼里啪啦的在掌心之中窜动着。

    黑色的闪电,是由很多种雷霆之力凝聚而成。

    除了三界降下的三九和六九天劫之力外,还有来自斗气大陆的各种雷电之力。

    如此多的雷电之力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李阳现如今掌心内的黑色闪电。

    咔嚓!

    掌心闪电跳动,李阳念头一动,闪电顿时化作一条雷龙,围绕着自己飞舞起来。

    化形、化灵!

    雷龙灵活,宛如真实的生灵一般,龙眼之中闪动的电光甚至能够涌现出意志的波动。

    那是李阳赋予它的意志和思想,是由一枚元神念头入主,掌控雷法成灵。

    火术也一样,元神念头入主火术之中,便能催生出化形、化灵的法术。

    “法有元灵……”

    李阳低声喃喃一句,而后随手捏碎了雷龙,收回了念头。

    此时,在他的体内,不灭黑炎本质极高,已经堪比九劫元神境的层次。

    而本源神雷则差了一些,顶多是六劫元神境的层次。

    李阳在想,等自己渡九九大天劫之时,收取九九天劫的天雷之力,将其炼入本源神雷时,估计就是雷法大成之时。

    静坐了一会儿后,李阳起身离开了镇妖神殿。

    穿过南天门,没有人阻拦他,李阳堂堂正正的下界而去,来到了华山脚下。

    此时在华山脚下的哪吒庙里,杨婵一身道姑打扮,正在哪吒庙里以庙祝的身份帮助哪吒为华山百姓行福。

    一开始香火并不多,因为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哪吒是个什么神仙,有什么用?

    可是当哪吒逐渐的接受到了一些香火从而恢复清醒过来后,他就开始作用元神之力帮助华山百姓做好事。

    如此一来,哪吒庙显灵,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拜哪吒,给其提供了大量的香火。

    随着香火的大量提供,哪吒的元神就越来越有力量,恢复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而且哪吒的元神之中还有一缕陨落心炎的存在,帮助哪吒淬炼香火之力。

    毕竟前来朝拜哪吒的百姓,也并不全都是好人,提供的香火并不全都是善念。

    就像有人发出诅咒,诅咒自己的竞争对手惨死,然后上香时供给哪吒的香火就不是什么好香火。

    而且百姓是凡人,灵魂和精神不够精纯,杂念颇多。

    如此一来,李阳给哪吒的陨落心炎就很有作用了,帮助哪吒淬炼掉了所有的杂念异力和邪性香火。

    这样一来,哪吒就省却了自己淬炼的功夫,恐怕用不了三年,哪吒的元神就能恢复过来。

    “速度倒是挺快,再帮你一次吧!”

    李阳出现在哪吒神像前,周围上香的人没有一个能够看到、接触到他的存在。

    就算是一旁的杨婵都做不到,还在一如既往的进行庙祝工作。

    随后,李阳念头一动,一枚元神念头从脑域之中钻出来,飞到哪吒神像的头顶,滴溜溜的旋转着溢出大量的纯净精神能量。

    顿时,接受到精神能量的灌注,哪吒的元神顿时一振,他清晰的感知到这股精神能量与香火的不同。

    它太精纯了,几乎不需要炼化,直接就能吸收。

    不一会,李阳那枚念头的精神能量溢出个七七八八后,晃晃悠悠的回到了李阳的元神之中。

    而哪吒则精神焕发,元神直接恢复了一成左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