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夺妻大计 (第1/1页)
袖楼的背后,是汴梁商会,汴梁商会的背后,是万岁营的庞大商业战车。 郑绅上车之后,才知道这里面的利润,往日里耳听着杨少宰人物风流,堪称一时俊彦,手笔惊人,营造的大场面常常是汴梁城中人的谈资。 若论人品,不说也罢。 现在看来,有这些钱财支撑,才是他的立身之道。 当今官家的脾气秉性,熟悉的都知道,喜欢铺张炫耀,前段时间蔡太师提出丰、亨、豫、大之说。 丰亨豫大,典出:“丰亨。王假之。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这下为赵佶奢侈挥霍提供了理论依据,铺张奢靡成了合理合法的事了。 而杨少宰有袖楼这等财团为后盾,何愁不能圣眷永固,至少官家改掉性子之前是离不开他的。 官家能改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呐。 想到这里,郑绅点了点头,对身边的丫鬟道:“去把郑旺找来。” 到了客堂内,郑云瑶早就跑开了,老都管郑旺的媳妇是皇后的奶娘,凭着这层关系,他一直是郑府的总都管。 进到堂内,郑旺垂手道:“老爷,您找我。” 郑绅点了点头,道:“你去准备一些礼物,打点金银宝玩,送去杨少宰府上,今后两家要多多走动。” 自从大小姐当了皇后,这还是老爷第一次给别人送礼,以前都是收礼了。 郑旺不敢怠慢,赶紧问道:“老爷,送多少?” “礼多人不怪,你看着来,要拿得出手,不要小家子气。” “小人知道了。”郑旺躬身一拜,赶紧去准备。 --- 昭德坊,书房内。 杨霖安坐品茗,看着对面唉声叹气的张商英,笑道:“天觉公,何必愁眉苦脸。” 张商英剑眉略微抖动了下,也看得出他心中的急躁,凝声道:“文渊,你不是不知道,如今蔡京那厮有了梁师成襄助,简直是不拿我们这些尚书当人看。 老贼假托“绍述”的名义,掌握大权,钳制天子,用条例司故事,在尚书省设讲议司,自任提举,用他的党羽吴居厚、王汉之等十余人为僚属。 重要的国事,如宗室、冗官、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尹牧,每事由三人负责。所有决策,都出自讲议司。 有这个所谓的讲义司,我们这些尚书全成了泥塑的菩萨,纸做的摆设,不如在家养花弄鸟,颐养天年算了。” 杨霖端起茶壶,站起身给他倒了一杯,笑道:“天觉公海内人望所归,若是在家养鸟,实在是屈才了。如今曾布离朝,右相的位置一直空着,官家拟从王黼、蔡攸与本官中选一人,却不知该如何选择。 我若是自荐,肯定是贻笑大方,若是举荐外人,相信官家应该会乐见其成。这大宋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的官位,不比养鸟养花来的重要。” 张商英神色一动,道:“文渊,此事...” 杨霖呵呵一笑,推开一张画卷,是一副开封城郊向晚图。 “好画!”张商英拍手赞道。 杨霖道:“此乃陛下新作,被我讨来观摩几天,你可在此题诗,到时候还画,我趁机举荐你上位。” 在皇帝的画上题诗,还没有经过他的允许,张商英有些犹豫。 杨霖却知道,赵佶那厮最吃这一套,张商英不缺才华,只要挠到了皇帝的痒处,凭他张商英的人望和出身,当个右相不难。 杨霖拿起笔来,在画上点了个墨点,道:“现在还也没法还了,天觉公,开始吧。” 张商英苦笑着指着他道:“你啊,文渊,也就是你敢如此对陛下。” 杨霖站在一旁好整以暇地看着张商英,只见他沉思了片刻,便挥笔开写。 张商英擅长的事草书,如今的笔法显然是不如赵佶和蔡京,却也有自己的风骨: 向晚出京关。细雨微风拂面寒。杨柳堤边青草岸,堪观。 只在人心咫尺间。 酒饮盏须乾。莫道浮生似等闲。用则逆理天下事,何难。 不用云中别有山。 杨霖笑着称赞了几句,然后让身边的侍女去晾干收起来,气定神闲地说道:“满朝文臣,不是依附蔡京,便是依附梁师成,剩下的首鼠两端不堪大用。天觉公要隐忍呐,仗义执言虽是臣子本分,却大有可能被jianian人利用,不如蓄势不发,看鼠辈阉人能作何打算。待到时机成熟,再一举将他们拿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