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一章 【教训!】 (第2/3页)
,靠近汽车总站的那种,1块钱也能管饱。 “嘿嘿,那谢谢陆总。”小潘的眼神蓦然一亮,喜色怎么也掩不住。 陆坤同样笑笑,“赶紧的吧,别待会儿老黄跟老孙等久了。” ...... 清风茶楼。 “哟,你俩果然够早的啊。”陆坤去到包间的时候,他们俩已经在那儿叹上茶了。 俩人连忙站起来,满脸带笑道,“陆总哪的话啊,我们俩是刚来,这不?热茶还冒水雾呢。咱们也是前后脚到的。” 陆坤刚坐下,服务员就上来问喝点什么,陆坤稍微寻思了一下道,“来杯红茶就行。” “说说吧,现在是什么情况?”陆坤把脖子上的围巾取下来,叠放在公文包上。 小鬼子想要给市政府、省政府施压,促进合作谈判快速推进,各种小动作肯定不断。 黄明博和孙博文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黄明博抬抬手,示意孙博文来说这事儿。 虽然两人都是各自公司的主要领导,但毕竟孙博文是“从龙”功臣,资历上先天地就比黄明博厚重了几分,黄明博作为“晚辈”,多给孙博文几分尊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 哪怕是陆坤,在其他员工面前,也一向很给孙博文面子,即便是呵斥臭骂,也不会当着公司里其他人面前发作。真要是损了他的面子,让他失了威信,单靠柔和手段,他以后怕是很难管理公司了。 当然了,孙博文的性子,天生比较温和,一副老好人模样,一般上没出什么大事儿的话,陆坤也不会闲得无聊,通过呵斥员工找存在感。 这几年里,孙博文的努力和辛苦也是公司里所有人都看得见的,每天准时上班,几乎最晚一个下班,堪称劳模。 孙博文清了清嗓子,思忖了一会儿,似是在组织语言,随后才道,“这几天,市里几乎每一个效益不好的工厂,尤其是地方企业,每天都有大批的工人堵在各自的厂门口,举着条幅,喊着口号,讨要工资。一些之前被迫下岗的工人们,是此次事件的主力。 每天都有很多看热闹的群众,扔石头的、砸玻璃的,往墙上泼粪的,到处乱糟糟的。 可以预计的,这件事要是不能及早解决,怕是...” 孙博文的话欲言又止,但陆坤显然已经明白他的意思,思忖了片刻,拿起盘里的一块儿绿豆糕,啃了一角,皱着眉头道,“省里市里怎么应对的?” “现在市里的警察,一天得紧急出动好几次,城里几乎时刻都在戒严,公务员已经全部回归岗位,以应对突发情况。” 孙博文摊了摊手,想了想又道,“警察们没法对这些人动粗,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好言相劝,他们都明白,这些下岗工人、以及被欠薪的工人们,大多都是被裹挟了,跟着闹,希望能把工资要回家,然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 陆坤眉头越皱越紧,难怪今天一大早的,这鬼天气,还有警察在街面上巡逻。 “现在整个南明市的交通都处于半瘫痪状态,今儿个我们俩这么早到,也是提前出门的缘故。”黄明博插了句话,指了指自己和孙博文道。 陆坤点点头。 南明市的秩序需要尽快恢复过来。 然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得到大笔的投资,创造就业岗位,才能让这场风波快速散去。 这件事的起因便是下岗潮。 政府控制下的国有企业、地方企业长期人浮于事,效益低下,很多厂子的运转情况都不容乐观。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裁员减产、甚至直接把这种包袱型厂子出售,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然而这项cao作下,形成的社会性问题,又亟待解决。 国内自有的民营经济、私有经济还相对脆弱,无法吸收这大批的下岗人员,政府只能寄希望于外资了。 陆坤去年之所以要接下不怎么赚钱的外贸订单,也是出于这份考虑,单是那五千多万港币的外贸订单,就可以安置近千下岗工人,上前个家庭得以在这经济寒冬中继续苟且下去,不至于连喝水取暖都成问题。 这个年头,失业是主旋律,但一个家庭只要还有一个人有工作,那就能继续撑下去。 “这么说,市政府、省政府,很有可能会对日本人有很大的让步咯?”陆坤双手捧起茶杯暖手,看着他们俩道。 俩人对视一眼,而后道,“如果不出意外,可能下周市政府、省政府就会召开拍卖会了,不然这场风波继续下去,市里的领导也会有麻烦。” 市里的领导自然知道这事儿是日本人在其中扇阴风、点鬼火,但毕竟有求于人,所以即便是心里有气,也不便发作。 “行了,我大概了解了。”陆坤微微颔首,心里泛起了一肚子坏水。 日本鬼子不是想要那些厂子吗?那就走着瞧好了。 不付出点代价,休想! 陆坤已经决定了,过两天就一一联系本地的实力派,到时候组团在拍卖会上抬价,怎么也要从小鬼子身上刮下几斤油水,不然都对不住中日人民的“深情厚谊”。 陆坤主动出面当恶人,市里省里的领导没有阻拦的道理,毕竟日本鬼子付出的代价大一些,下岗工人们拿到拖欠工资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毕竟政府手里没钱,想要支付拖欠的工人工资,除了卖厂子,还能有什么办法? “对了,陆总,还有个事儿我得跟您汇报一下。”黄明博看陆坤端起茶杯就要送客的表情,赶忙开口道。 陆坤疑惑道,“什么事儿?” “是这样,前些日子,咱们不是才狠狠报复了那个南国经济周报嘛,现在他们老板走投无路了,打算把报社卖出去。但省里长眼睛的都知道那个家伙得罪了咱们,即便那家伙开了个白菜价,也没一个敢接手的。”黄明博笑笑道。 陆坤哦了一声。 那姓孔的能撑到现在才崩溃,也算是心理强大了。 “你跟市里省里疏通疏通关系,让他们行内人把他拉黑名单,最后取消他的从业资格。”陆坤摸着下巴,思忖了一会儿,随即吩咐道。 陆坤想要捏着一份舆论力量不假,但也并不是非南国周报不可,只不过如果承接了这个烂摊子,可以快速修整,重新开张罢了。 貌似今年以来,想要私人办报办期刊,难度大了不少。看来上边想要对舆论力量加强约束了。 之所以要剥夺那姓孔的报社社长的行业从业资格,就是防备他拿了卖报社的钱,躲到什么地方东山再起,往后又在利益驱使下跳出来对他无脑黑。 “对了,你让人联系一下原南国经济周报的骨干员工,跟他们约定一个时间,咱们重新把摊子支起来之后,全部回归岗位。” 这家报社,最值钱的并不是以往建立起来的名气,也不是那片房子,而是办报资质与优秀人才。 虽然陆坤跟这家报社不对付,但不得不说,那个捉笔cao刀造谣骂他的家伙,笔力那真个是浑厚,说句入木三分也不为过。 造他陆大暴发户的谣,他陆大暴发户自然不乐意。 但要是往后帮着他抹黑对手,洗白自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