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章 【赴京】 (第1/2页)
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人气。 郑威这贸易公司属于贸易行业里的新丁,还没有口碑可言,别人自然不放心它的业务能力,把订单交付给它。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弄个噱头。 只有引起轰动效应,才能出名。 卖大碗面的吹嘘干死麦当劳都能引起轰动,更何况是有能力全球代购的贸易公司呢? 大火之后自然不缺生意。 “坤哥,要不你给我出个注意?”郑威眼神一亮,忙不迭问道。 陆坤思忖片刻笑道,“这样,我给你支个招儿......” 他的意思就是叫郑威尽量高调,比方说拉横幅大搞虚假广告,如获得多少多少订单之类的,把附近两条街都拉上横幅,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几天就会引来媒体报道,这种低成本的广告,最是实惠。 又比如每天把狐朋狗友叫上,各种豪车出入公司,给人营造一种生意兴隆的假象,也能引发媒体的进一步跟踪报道。 再比如以订单最低门槛两百元起等也能在老百姓群体中引起轰动,毕竟这个年头中国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好奇,是无以伦比的。出不了国,能淘到一件根正苗红的外国名牌,也能大涨面子。 总之就是要尽量高调,争取把公司的名声一炮打响。 ...... “行了,差不多不就得了。” 陆坤瞅着刘丽萍不断往行李箱里叠衣服,不有些头疼。 他向来讲究轻便,出行只要兜里揣着钱包,就不愿意肩挑手提。 刘丽萍白了他一眼,刺啦一声把行李箱的拉链拉上,而后把箱子立起来靠墙边,“北方冷着呢,到时候生病了就麻烦了。” 陆坤没还嘴,反正只要她不再一个劲儿地往里箱子里放东西就成。 “证件都齐了没?”刘丽萍关心道。 陆坤瞅了她一眼,发现她眼底的不舍,不把证件再在她面前展开,再次清点了一遍,笑着道,“齐了,放心吧。” “爸爸,记得早点回来。” 小光头站在大门外,哭得稀里哗啦的,可把陆坤心疼得要命。 陆坤眼睛有些发涩,伸手摸摸他的脑袋,又忙蹲下,把大衣口袋里的纸巾扯出来给他擦眼泪鼻涕。 “别哭别哭,男子汉大丈夫,哭个什么劲儿?大家都看着呢。” 陆坤双手捧着他的脸,拇指肚缓缓抹掉他白里透红的小脸上的泪珠,瞅着他红彤彤的眼睛道,“光头强不在家的时候,小光头强记得看好弟弟,照顾家里,知道不?” “知道。”这小子梗着脖子应了两个字,立马又差点泪崩了。 陆明哲懵懵懂懂地站在小光头边上,瞅着哥哥莫名其妙地就哭了,不疑惑地挠挠脑袋,再看看爸爸轻拍哥哥的后背小声安慰,唯独不抱自己不哄自己,小嘴一瘪就要跟着哭。 “你敢哭一个试试!” 对待小儿子,陆坤就没那么多耐心了,都说百姓老幺,但他偏偏觉得小光头比陆明哲乖巧懂事多了。 陆明哲被吓懵了,原本要掉眼泪的表立马收住,手足无措地站在一边。 “围巾就不用了吧?” 陆坤躲着刘丽萍的,但还是一个不注意被她把天蓝色围巾围在脖子上,“行吧,你们在家都好好的,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儿记得跟我打电话。” 刘丽萍嘱咐道,“你到了地方记得给家里回电话。” “知道了。”陆坤冲他们摆摆手,而后钻进车里,只要见不到他们的影。 11月4号,陆坤赶了上午的飞机去了京城。 80年代坐飞机很困难,即便是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全天也就三两个航班,遇上极端天气还经常停飞,经常会出现有钱人都买不到票的况,至于出国的票就更难买到了,基本都是留给政府要员或是重要社会人士出国访问亦或者专家留学生出国交流的。 到1994年虽然好得多,每天的航班数量增加到上百个,但平摊到每个航线依然显得十分稀少,得提前几天时间、甚至一个星期订票,赶时间的飞机票非常不好购买。 南明还没有直飞北京的飞机,陆坤得先到上海再转机。 陆坤在上海转机刚把东西放下,边上一中年大叔就开口道,“去北京?” 陆坤都懵了,这话问的,这同一航班,老子不去北京,难不成半路跳下去不成? “啊”,陆坤嘴角抽了抽,“不然呢?” 中年大叔哦了一声,然后继续找话题道,“是去北京出差还是念书?” 由于这年头的大学生看着年纪都不小,完全没有那种青葱模样,故而中年大叔也不好辨别陆坤的份。 “出差。” 这个时节又不是学生们开学、放假的时间,他想不明白对方怎么会有猜测自己去北京上学的想法。 陆坤轻声回了一句,便要别过脸,拒绝搭讪。 然而只是匆匆一瞥,他就怔住了,这人的面相怎么如此熟悉? “您是褚老板?”陆坤惊诧出声。 这人可是他上辈子的老大哥,虽然俩人所从事的行业风牛马不相及,但上辈子陆坤可没少得这位老大哥提携关照。 “哦?你认识我?”褚时健有些奇怪道,被认出来了,干脆落落大方承认。 陆坤回过神,扭开饮料瓶喝了口饮料,“怎么会不认识,您的名气太响了!” 这位老哥一生坎坷,在不到60岁时成为叱咤风云的“中国烟草大王”,71岁陷囹圄,75岁二次创业成就‘褚橙’品牌,84岁成就亿万富翁......他的一生堪称跌宕起伏,但他的心气却像牛一样执拗而坚强地一次次放手一搏。 别人在他晚年的时候问过他,如果要给自己留一句座右铭,他会留什么? 褚时健当即便道,“如果给自己留下一句墓志铭,只留‘褚时健,属牛’。” 因为家境困难,儿时的褚时健不仅要帮助家里做农活儿,还要照顾弟弟meimei,15岁才把小学念完,接着就辍学在家专心务农。 直到有一天,堂哥告诉他不要在家待着了,应该读书去,他才恍然醒悟:放弃学业一事无成! 于是,褚时健不死心,重新开始上学。而正是经年累月不断地阅读和学习,才让他早早地明白了一个道理: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他从顶峰跌落谷底之后的防弹力,看他的心气是不是还在。 前世陆坤事业陷入困境难以突破桎梏的时候,褚老哥便是拿自己这段经历劝谏他,告诉他心气不能丢,学习不能落下。 褚老哥的话在他陷入低谷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