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好的她 (求月票) (第2/3页)
里没有母皇,终究不是我的家啊。” 她说这话的时候带着十二分的严肃郑重,没有平日的娇憨可爱,他恍惚见看着那张酷似蜀越女帝的脸上,带着一种让他无法拒绝的信念。 “在我的有生之年,胤国永远都是蜀越的盟友,我们互相扶持,永不抛弃,我们将用铁与血来捍卫您的王权,包括您的幸福!” 这位大胤三皇子从玉阶上慢慢退下,单膝下跪,沉重无比。 这一跪,跪在了所有人的心上,让大多数人安心下去。 王座上的女孩名正言顺穿着她母亲曾经穿过的衣服,无比合身却崭新舒适的蟒袍。 高高坐在那张椅子上。 身下是跪着胤国的三皇子,背后是看不见三十万胤国铁骑。 女孩有些害怕看着殿前殿外的跪拜身影,她不说起来,就没人敢起来,包括楚瞬召。 她说出了那句她母亲无数次对臣民们说出的词语。 “众爱卿平身!”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万岁” 好陌生的感觉啊。 她坐直了身子,摆出君临蜀越的架势,有些上了岁数的朝廷重臣见到这一刻,以为是见到先女帝年轻时的模样,不由得老泪纵横。 这一天,蜀越新女帝正式登基,年号祥平。 …… …… 一声春雷,落雨纷纷。 随着胤国铁骑的归乡,整个黎京城真的变得和平下来,城外立着几万石碑用于纪念这场战争死去的人们,他们的名字并没有被人遗忘,无论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做出过什么样的选择,最终他们也贯彻自己的信念直到死去。 街道上开始有孩子互相追逐着,手中挥舞着木头制成的长枪,小贩们开始来回忙碌着,将沾满水珠的蔬菜瓜果往地上一放便开始了叫卖,年轻妇女挽着菜篮子匆匆走过,脸上满是喜色,游手好闲的小少年开始说书打牌好不快活,在某一处宅院里响起了婴儿啼哭的声音…… 这座城市开始恢复本应该有的活力,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活着,比起那些死去的人民,他们变得更珍惜眼下的幸福。 皇宫里开着热闹的朝会,各官员们开始激烈讨论着国事,好不容易结束一场激烈的争斗,直到一个新的问题被提出后,他们又开始了新的争论,这样的场景在澹台凝华大权独揽的时候是绝对不会发生的,新晋兵部尚书陈平溪还是那副老子天地不怕就怕小女帝的模样,恨不得将枪锋拍在桌子上,与抗议的那些官员继续展开唇枪舌战。 至于那个从小公主变成小女帝的女孩,坐在王位上听着群臣们的激烈争论,老太师张峰锐就弯腰站在她左手边一副任君差遣的模样,很明显很多事情她还听不明白,但她还是装出很严肃的样子,小手有些紧张握着王座两边的扶手,偶尔还会走一下神,希望他们的讨论快点结束。 她虽然是蜀越新登基的女帝陛下,可还是个十岁的孩子,而先女帝在世的时候似乎并未将她当成王位继承人来教育,让宫女们整体陪着她唱歌做游戏,似乎她只要开心自己就满足了,可现在她能有这样沉稳平静的表现,让这些大臣们感到十分欣慰。 大臣们的目光时不时会看着立在王座旁的长戟,这柄骇人的凶器被人狠狠插在了玉板下,与王座上柔软的女孩形成强烈的反差。 这根上面还残留着血渍的长戟立在王座旁,在华美肃穆的大殿里显得有些刺眼,至今他们还记得立下这根长戟的年轻少年,当时的表情是何等认真严肃,仿佛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这柄长戟是楚瞬召亲手立在王座旁的,是女帝生前留下的或天戟,他在王座旁立下这杆长戟的立意再明显不过了,现在戟锋上焕发出的冷光让朝臣时不时胆寒。 小女帝之所以可以规规矩矩坐在王座上,即便是犯困也不曾流露出烦躁,除了有老太师的监督外,更重要是这根长戟。 这是她母亲留下的长戟。 好像母亲还在她身边一样。 睹物思人。 …… …… 今日退朝之后,今日来自四面八方的奏折和卷宗被送进了平青宫,小女帝一边进膳还得一边听老太师的汇报,她现在住的地方就是母后的寝宫,现在虽然澹台宁素和澹台凝华的死去,整个蜀越姓澹台的人只有她一个了,所以就没有了什么党派之争,大臣们都知道小女帝年岁尚小不堪重负,便争着将自己的精力用在朝务上,朝廷上也算是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现在的她每天都得学会如何批阅奏折,对于老太师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教会她如何处理国事,虽然她现在还很小,所以给他们的时间还很长,大家都不需要着急,慢慢来就好。 那个胤国三皇子临走前还纷吩咐过,若是让他知道小女帝在他们手上受了委屈,他就亲手将他这个太师的胡子都拔掉,吓得自己当时白须颤动,惧不敢言。 胤国正式和蜀越签下万世之盟并且援助蜀越进行战后恢复,但还是会派一些人来督促蜀越朝廷这边的情况,这点让蜀越大臣们有苦说不出,谁叫人家胤国拳头比他们大,好在这个拳头没落到他们脑袋上。 由于现在从公主变成了女帝,那么出于各种原因对她人身自由的限制挺大的,再也不能像过去般随便跑出去玩了,这让她很是苦恼和委屈,虽然没有说出来,但脸上的表情是做不了假的。看出小女帝心中想法的老太师不由得苦笑,这一个多月都没有让她出宫走走,小女帝心中自然有些生气,而且很生气,尤其当自己让侍从捧着这堆奏折进来的时候,她没有拿手中的筷子去扎自己的眼睛,就算很给自己这位老太师面子。 每次小女帝勉为其难地用着那根“千年毫”御笔批阅奏折的时候,自己总是带着鼓励的目光看着他,这位老太师膝下两个儿子都死在战场上,他自然也就把她当成女儿来看待,容不得对她有一丝懈怠,可她总觉得自己的字写得歪歪扭扭不好看,于是便希望自己来替她批阅奏折,老太师他只是怜爱地摸了摸这闺女的脑袋,说丑点就丑点吧,反正没人敢说陛下的不是,要是有人敢私下腹诽陛下,老臣亲自去他家门前骂街,这才将她给逗笑同时也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去。 但自己听宫女们说她私下没少练字了,以前就是女帝亲自出马让她读书写字也哭闹着不肯不愿,这下女帝走了后反倒老实了,写满一张又一张的,等晾干后就堆在角落里,说是等那个胤国皇子回来看她的时候,亲自拿去给他瞧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