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八章 ??汽车维修企业的卖点是什么? (第1/2页)
邓嘉林说:“嗯嗯!确实如此!” 林双喜兴致正浓,口若悬河: “汽车修理企业的卖点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问给所有的管理者的,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出自己的卖点、产品是什么,将是一个很大的失败。沈笑夫,你这个高材生来答一答?” 沈笑夫笑着回答:“汽车修理企业的卖点是什么?是服务?是维修的汽车?是技术的转移?是配件的销售?是技术支持?是修理工的劳动?是等等等等。” 林双喜道: “其实都有道理,但是又总觉得有些牵强。 因为,实际上我们搞的是一种无形的附加劳动,是修理工的技术转化成了商品,所以我认为修理厂的主要卖点、产品应该是修理工。 因此,如何选择好的原材料,如何进行有效、深入的再加工,使其成为合格品,如何对产品进行符合实际需要的包装,如何减少产品自动流失的可能,如何减少不合格产品的可能,如何使产品在自己所能支配的情况下升值,这是几个关键环节。” 邓嘉林说: “其实,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对待企业员工,是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好坏不仅可以影响到员工的利益,也可以影响企业的利益。 它就像一根绳子把员工和企业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同时,它更像一个相互支撑的人字架,如果其中一方坍塌了,那么另一方也不可能挺立。 因此可以认为: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 林双喜接过话茬: “在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如何对待员工已成为摆在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就汽车维修企业来讲,这点显得尤为重要,它属于第三产业,而且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对员工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也加大了对员工管理的难度。” 邓嘉林点头道: “是啊,最难得的其实就是对员工的使用和管理了。 一方面,企业因得不到有较高技术的人才而苦恼,终日四处高薪挖人,甚至于动用知名的猎头公司; 另一方面也因对有技术的员工难以管理而伤感。” 林双喜说: “特别是在如何使用技术员工及防止他们流失的问题上,众多经营者和管理者更是有‘同病相怜’之感。 从他们的口中,听到了许许多多有关员工‘不是’的话,有的甚至把员工说得‘一无是处’。 他们可以找到一百条员工做得不对的理由,但却很少提及自己是如何对待员工的;很少提及是怎么样用诚信来对待他们的。 我认识一位朋友,他经营着一家规模较大的汽车修理厂。 企业的硬件设施堪称一流,但不知何故,企业的员工却像‘走马灯’似地举行着‘接力比赛’,一拨接着一拨。 这些似‘流星闪烁’一般的员工中,虽有一些‘庸才’,但真正的“高手”也并不少。难道他们个个都不符合企业管理者的用人标准? 为了探明其中真相,我找到了刚刚离开这家维修企业的员工小武,从他口中了解到了一些人员流动的原因。 凭心而论,小武是一名很不错的汽车修理工。 不但技术高、悟性好,人品也很好,而且小伙子长得也精干,干起活来非常利落,人们都喜欢他。 参加维修工技能比赛,曾拿到过全市第三名的成绩。 当我问他为何要“跳槽”时,他动情地说: “其实我并不怕受苦受累,但我们又是为了谁呢? 客户要车要得急,晚上经常加班加点到夜里一、两点钟,可每当收工后,肚子饿得咕咕直叫,这时不用说老板,就连业务员也找不见,嘴里嚼着方便面,心里却是酸酸的。 我们也是人呀!机器还定期保养呢,可我们如此卖力又有谁知道呢? 没人关心生活倒也罢了,更令人伤心的是:自己外地的父母来探望小武的时候,居然要花钱租用自己厂里的宿舍,而老板在知道的情况下,连一句起码的客气话都没有,更不要说免住宿费了。 每次老板在说起加班的事情时,总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