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五十三惊夜惊闻拈襟乱,稀人稀事拜谒倾 (第3/3页)
么会来这里?” 李泗义在此遇见天绍志,颇为惊讶,脱口道:“怎么你会在这里?” 天绍志直言不讳道:“我来等我二姐!” 李泗义更惊异了,遥望四方镇一眼,道:“二姑娘在里面么?” 天绍志点点头,钟妙引已忍不住抢话道:“何止?我和小志已经等了一天一夜了,眼见这个晚上就要过去,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把二jiejie带出来?” 李泗义略微理出事情来龙,面色暗下少许,也没再问,而天绍志却瞅见李泗义受伤的手臂,诧异相问。 李泗义不知道回答好,还是继续隐瞒,自己已经失去手臂的**,一时作难,犹豫难定,赵铭希无意纠缠这些琐碎,径直朝李泗义道:“小公子,没有多少时候了,倘若天亮,我们就难以进入四方镇,倒时又得拖一天,与你伤势不利!” 李泗义也明白这句话的轻重分量,朝他点首,便再无多言,与赵铭希双双灌了一大口酒,开始举步迈向四方镇那片树林。 冷不丁一个人影从暗里蹿出来,伸手便抓向赵铭希手中的大酒坛,呼道:“好酒怎能忘了我这个老人家呢?”竟是醉仙谭峭。 赵铭希闻得这一声,连忙挪步,将身移至旁侧,喝道:“我敬你是一位老人家,不与你计较,但烦请老人家不要扰闹,我还有要事!”岂料,话才说完,眼前无人。 老人忽然从另一旁现身,伸臂便夺酒坛,内气逼射,充盈四周。 赵铭希内心一震,冷汗不禁从后心冒出来,尚不及看清这老者如何动作,这老者已以移步迷踪之法,绞去了他三分心神。 他连忙跳开,一避三丈,并下意识伸出两臂,将酒坛抱拢,眼见老者没有追上自己,他开怀笑了起来。正自得意,双目霍然睁大,只见自己目及之处,老者再次消失。 赵铭希略一愣怔,手臂处被一阵力量吸附,风云变色之间,也仅是一瞬,臂腕已空,酒坛被人夺走。转目回看,那老者正抱着酒坛,张口对准坛口,又饮又吸,并不时发出赞啧之声。 赵铭希哪里还敢造次?他并非不识时务之徒,遂对这老人家起了警惕之心,不意与老人家计较,转瞬,哈哈一笑道:“如此这酒便送于前辈,前辈喜欢便好!方才晚辈与前辈开个玩笑,前辈身手不凡,着实令晚辈大开眼界!” 老者冷瞟了他一眼,面无多大喜色,似乎对于溜须拍马,颇有微词,面容竟呈现出些许悻悻不快,但他咂了咂嘴边酒水,很快沉迷酒中,倒也看不出多少计较。 赵铭希立刻将之收在眼中,将心一紧,收敛笑容,快步折回李泗义跟前,低声道:“小公子,我们走吧!” 李泗义看了看那酒坛,又举起手里握着的酒壶,看了两眼,忽而一叹:“既是如此,我与世兄一起!”抬头看向远处,连朝那老人高呼道:“老人家,这壶酒我也送于你吧!”不由分说,手举酒壶,想抛给老人。 赵铭希面色一变,拦之不及,急道:“小公子,不可如此!” 李泗义手快,早将酒壶抛出,他没有办法,在李泗义身旁嘀咕道:“酒里有赵门特制的秘方,待会进入前面那片毒林,可保小公子行走无碍,有酒在身,你便闻不到那种毒气。小公子,你负了伤,身体甚虚,没有它是不行的,你真不该这么做!” 李泗义却微笑不顾,那老者接酒鲸饮几口,忽然瞅向李泗义,抛下酒坛酒壶,身子一纵,人已飘了过来,就像一阵风似的,毫无征兆,饶是赵铭希内功深厚,也是不及。 老者飘至李泗义跟前,猛力探手扣住李泗义脉门,探试一周,眉头一皱,又一松,略一试探,心中已知究竟,故而他忽然将手松开,看着李泗义,捻须道:“你这小娃娃不错,我老人家既然喝你一口酒,也便还你个人情吧!”遂一掌抵在李泗义背后,渡入真气。 李泗义体内原本便有两道真气流窜,一道为柳枫先前渡入的太白山阴功内气,另一道为赵铭希渡入的玄天门先天罡气,属于阳气,这两道真气一阴一阳,相称相合,也不排斥,而是正在缓缓融合。 李泗义断臂时,自身所修习的太白山阴气受损,是故柳枫当时便为其渡入大量的同门阴气,以期保住李泗义性命。可李泗义手臂一时难以续接,内功耗损过多,门派功夫不得施展,几乎等同于武学废人。 赵铭希施救李泗义之先,显然早已知晓这个道理,大抵也揣测出李泗义体内那道阴气来源,故又渡入赵门阳气,以图阴阳调和,是有益于李泗义身体恢复。 老者本见李泗义面色惨白,气息虚弱,有意借此救这年轻人一命,谁知这稍一试探之下,发觉这一奇事,自是大为惊奇,于是收功后,转顾李泗义道:“小娃娃,你识得六阴经么?” 李泗义思索一阵,正要虔诚作答,赵铭希挡在身前,拦下他的话,面向老者凝重道:“前辈高见!” 老者看了赵铭希一眼,一些事已上了心头,问道:“莫非你早已知晓他体内有六阴真气?” 赵铭希微笑做礼,颔首道:“六阴经为太白山极难练成的内修功夫,自疗不及,则必然反受其害,损经伤脉。方才晚辈也是情急,才为小公子运气疗伤。” 老者闻言已明白了几分,立刻区分出李泗义与赵铭希各自所属门派,目注赵铭希,忽然道:“你用的可是元阳经?” 赵铭希并未否认。 老者哂然一笑:“这恐怕是玄天赵门的功夫吧?” 赵铭希笑着称是,说道:“六阴真气为阴气,元阳真气又为阳气,两者本就是三剑客所创。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阳损则渡元阳,走阳脉,阴亏则渡六阴,走阴脉,两者交融,损余则补不足,正是所谓阴阳互相调和……”顿了一顿,遂自报家门:“晚辈正是赵门铭希!” 老者心内恍然,喃喃轻语道:“难怪!” 赵铭希抬首盯着老者,这才大胆相问:“敢问老前辈莫非是——醉仙谭真人?” 老者也不反驳,脱口道:“你说我老人家是谁,便是谁喽!” 就在这时,突然有一阵迅疾的脚步声从四方镇传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