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问道_第九十六章 文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文魄 (第3/3页)

摸不清头脑。

    “武皇啊武皇,难不成您是想做那未雨绸缪?是啊,这天渊离了他杨家还真他娘的不一定行。”徐博温扶额无奈地自嘲一笑,随后又无奈摇头,两个无奈皆不如心中无奈。

    若是这天渊没有杨家国门无人守;若是这天渊没有杨家天下难太平;最后,若是这天渊没有这杨家,这天下没有这杨家,那人间禁地该如何?

    前者这满朝文武皆知晓,后者他徐博温和武皇等人也心如明镜,但就是如此所有人还那样逼迫杨家,当真不怕杨家狗急跳墙?

    “这个天下还真他娘的不讲道理,谁让你杨继却偏偏要讲道理!”徐博温抬眼又看向会试考场的方向,他看着那个杨家的年轻人,那个锋芒毕露倔强的年轻人,如同他年轻时第一次见到杨继一般。

    当年的杨继虽然还籍籍无名但是那幅自负臭屁的模样却还真是让人有些无语,现在看来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杨继才会有那样无敌于世的杨家军。

    “今科科举还真是有点意思,先是论功行赏之至,然后又说这士风不正,一个杨家就让这整个天渊都那么为难吗?”同样是看到这场策论的题目,王羲颐则是哑然失笑,来这天渊之前他自然听过这杨家赫赫威名,但是却没想到如今的杨家竟然已经站到了这种位置上。

    “我的小师弟,当年偶然听先生提起过,这些年很多人都可能成为我的师弟,他们有的天纵奇才国士无双,有的野心勃勃企图匡扶天下,但是却都没能成为先生的弟子,你呢,身处这样的位置,你想要做的,能做的究竟是什么?”王羲颐若有所思的看向天渊方向,随后他又随手翻开腰间那本从不离身的书。

    “善待人间万家灯火,人间万家灯火却不知,何等悲哀,何等悲凉!”中年书生面露凄苦神色,他很想竭尽所能去帮一帮这个杨家,但是形势让他无法出手也无能为力,所以他如今也只能来看一看他的小师弟。

    “这策论如梳理江河百川又如那将士百舸争流,好的策论更是治国,平天下之策,我今日就看看,在这矩阵之中哪个读书人能成为治世之能臣!”

    关注着这会试之中所有考生的徐博温自顾自朗声开口随后掌控矩阵。

    抬手挥手之间矩阵之中光怪流离,儒家气运在其中如同璀璨江河争流而上。

    这成势之人所布矩阵辅以气运长河最是不凡,而徐博温如今所控矩阵则最能看出考生笔下策论的功底。

    上次会试之中拔得头筹之后成为那科状元的晋心安所作一篇《经世论》在当时的矩阵之中显化为一骑凿阵之师,当时那带头一骑携滚滚气运长江势如破竹,所有当时科举之中显化而出的兵甲无人与之匹敌,当时徐博温所观此情此景之后即便是不看那晋心安的文章也知道其所作策论必然扬名天下。

    今时今日又是同等矩阵显化,不知今人可胜那古人?况且今科科举所主之人正是时任礼部左侍郎的晋心安,如此一来更有说法。

    会试考场之中已经有很多士子开始动笔,而荀攸宋祁等人虽然对此题目有待商榷但却也各自落笔,除此之外还有先前齐鲁之地的几位著名士子也神情自若。

    自古便是如此,胸有笔墨者自然胸有成竹。

    其实除了这些本就扬名的年轻士子之外这会试之中还有两人如今让徐博温另眼相看。

    之前王羲颐以自身手段弄出一方画卷世界,其中文脉才起显化最为不凡之人自然是杨文锋,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几人也非庸才,而有两人最为意外。

    一人笔下巨浪滔天而起过山河,一人笔下海上生明月,而此二人徐博温从未耳闻。

    其实徐博温清楚这一点王羲颐又如何不曾发觉呢?只不过不同于徐博温,他王羲颐了解得更多也知道感觉得很多一点,所以他心中已有眉目。

    文脉才气于人间不显,气运显化天机一泄而逝,那是在他王羲颐的世界之中他又如何感觉不出。

    只不过这些年他已经习惯了,其实这也没什么,想想他的先生,他所承受的不过九牛一毛罢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他自然无惧无畏。

    “先生呐,学生已经许久未见过您老人家了啊!”王羲颐抬头看了看那九霄之上,他知道在这九霄云外天穹尽头可能此刻会有一老人远离人间,但他却也一直就在人间。

    事实上就在此刻九霄之上又九霄,滚滚云海之上的某处世间即便是成势之上的修道之人也无法进入的某处天穹之中有一儒衫老人正盘腿而作眼神温和。

    老人眼前空无一物但又似乎有光影一闪而过,其实只要老人想他是很轻易便能看到人间的很多光景的。

    在老人的身后有一气势恢宏的巨门,那巨门上有飞凰腾龙倏忽而去,又有氤氲仙气扑面而来,同时有仙音袅袅入耳于老人。

    “你们就别费那劲了,八百年之前我都未曾走进去,如今你们要让我入这天门?”老人随手一按随后那恢宏巨门便消散于天地之间。

    “羲颐啊,你这孩子还是如此的犟,这些年你早已走出自己的路又何必非要走回来呢?就算是不入天门也自可走那人间问道,如今偏偏要苟且在我这一脉,是想让我亲自见你一面和你说声对不起?

    量你也没这胆量,你算是脾气顶好的读书人了,可是当年你为了我的名声一个人去压的那所有世俗王朝的儒家士子抬不起头也就说明你脾气其实也没那么好,其实啊,当初我骂你罚你心里其实挺高兴的。

    你想啊,我这么大年纪了去和那些个小辈那些个王朝君王计较不是显得我小气,再说了,也跌份儿不是?可是我心里不爽怎么办,又不能出气,好在还有你这么个弟子替先生我舒心呐!”

    老人一个人在这天穹之外自言自语又自得其乐,他此刻自然能看到王羲颐,也能看到杨文锋,看着自己的两位弟子老人唏嘘不已也心满意足。

    “这些年没有见你,其实也是有愧于你,羲颐,别怪先生!其实最想说声对不起!”老人眼中看着那位弟子最终喃喃自语,说出那句想说却没说的话,说给想见却没见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