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代我谢过她 (第1/1页)
初一的天很好。 长安城近一月来难得的人声鼎沸,车马相拥。 一辆表示着富贵的马车快速从宫门掠出,朝着长安城的中心驶去。 随着马车扬起尘埃的落下,同时还有小时不见的还有原本在宫门口专有的各家小厮。 威武侯府的正门打开,随即这辆马车消失在长安城里。 威武侯宴家,世袭侯府。第一代老侯爷救太祖爷于危难,跟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天下大定之时,太祖爷以半壁江山让之,老侯爷拒绝了。为拒绝太祖爷亲封的并肩王,举家闭门不出。 太祖感其忠义,封威武侯,世代承袭,赐丹书铁卷,免死金牌。 老侯爷盛情难却,只得领旨谢恩。 感慨今天下安定。兵伐战乱已经过去,百废待兴,命子孙弃武从文,走科举路线,为百姓造福。 百姓一阵叫好,为感念威武侯功绩,纷纷铸碑立庙。 穿过宴家的客厅,走过长长的回廊,就是一个书房。 书房只是一个小书房。精巧名贵的金玉器恤随处可见。华贵中又有着诗书之家的高雅脱俗之感。 厚重的帘子被人掀起。院子里的风跟着来人带了进来。 守着门口的小厮被这突如其来的冷风凉的精神一振。 “夫人,您回来了。”阿罗疾步上前道。今儿个是初一,命妇朝见皇后娘娘的日子。 来人略微点头。 来人正是刚从宫里急忙回来的长公主。 从宫里一路赶回来,鼻头上点缀着浅浅的一层汗。屋里的炭火很旺。原本憋闷和焦躁的心情略微平复下来。 她该怎么问这个孩子。 直接问他,钗子还在不在。 还是问他钗子是不是送了什么人? 谁都想不到,平日里干脆利落的长公主也有这样斟酌的一面。 “夫人,可是要见公子?”阿罗壮着胆子问。 “嗯。公子可是在温书?”长公主问。 “公子晨起在院子里打了套拳,现在用过早饭在温书了。”阿罗见长公主未恼,吐了口气道。 宴家虽然弃武从文,但是基本的拳脚未曾落下。 长公主闻言从袖口里拿出羌无钗,“待公子有空的时候交给公子。不用告诉他本宫来过。” “是。” 长公主回到自己的院子就开始坐卧不安,她很想知道自己儿子的答案,又不想知道。 来往添碳火的丫鬟都小心翼翼的。 屋子里镂空炉的炭火也烧的很旺,但是这温暖如春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让人觉得舒服。反倒有一阵莫名的憋闷和焦躁。 “夫人,阿罗来了。” 索性,这焦躁并未持续太久。“快让他进来。” “公子说,这钗子他前不久丢了。怕惊动长辈,只得暗地里寻找。索性钗子已经找回,请夫人代谢过那位姑娘。”阿罗行了礼,认真转述了少爷的话。 长公主心里一凉。 自己生的儿子自己知道。 儿子表面上说的是疏离客气,实际上怕是见过这陆离了。只是不知道这羌无钗怎么到了她的手里。莫非真的是捡的? 儿子少年成名,云淡行书,清冷的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从小在他爷爷跟前长大,像别人家承欢膝下,泼滚打滑那是从没有的。 不,也有,在他未曾被老爷子带走的时候。小小糯糯的他也会趴在她的手上耍赖要糖吃。 儿子什么意思她自然明白。他说代他谢过就是让她不要为难她。 她的儿子在意的,喜欢的,她怎么可能去破坏。 相反,她儿子不喜欢的,她怎么可能去强求。 所以才有了千秋宴上羌无钗给他自己下聘的说法。那是唯一一次,自己的儿子求她。 那是她的儿子。 儿子过的开心,是她最希望以及应该做的事。 这是他们欠他的。 “你回去告诉公子,你说本宫知道了。”长公主罢罢手。 威武侯府的门再次打开。那辆消失在长安城的马车再次出现。 不同于上次的奔驰,这次它走的缓慢而沉稳,似乎是特意让别人看见一样。 与此同时长公主府的侧门拖出一妇人,认识的人都知道这是长公主身边的老妈子。只是不知道犯了什么错。 在宫门口还未来得及散去的小厮,看到那辆马车又驶进宫门,赶紧向自家主子禀报。暗自庆幸自己多留了一会。 守门的侍卫看到来来去去的小厮,一阵头痛。怕是今天已经回去的妇人们又会找各种理由进宫。 临仙宫的一个偏房里。 淑妃娘娘看着跪在下首的女孩子。 这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瘦瘦弱弱的,眉眼长得极其俏丽,不施粉黛,没有半点朱钗金珠点缀。身上穿着时下最流行的宫装。跪在这寒酸的小房子里,反而让人觉得富丽堂皇。 高高挺起的脊梁,仿佛跪在这里是什么骄傲的事一般。 淑妃一阵觉得好笑。 拿羌无钗松土。 天下怎么会有这般胆大的丫头。 “陆离,你老实说。你方才在前殿,看着本宫作甚。”淑妃一想起她那双在自己身上游走的眼睛就是一阵不舒服。 果然来三堂会审了。 想问点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麻痹你,然后一句把你拿下。茶馆说书的都是这样说的。 陆离想,她才不要中了淑妃娘娘的计。她就不承认,难道她的jianian夫还敢说他随手把钗子给自己了不成? “你这丫头,怎么回事。淑妃娘娘问你话呢。”林嬷嬷不客气的推了她一把,“这眼睛滴溜溜的转,想什么呢。” 林嬷嬷一推,陆离干好在走神,一个不注意就被推翻在地。 赶忙跪端正回答道,“回淑妃娘娘的话。奴婢只是浣衣局出来的小婢女,没见过这么大阵仗,心里瘆的发慌。娘娘是奴婢的娘娘,是奴婢的主心骨,多看娘娘几眼,奴婢心里踏实。” “哈哈哈哈,就说你这小奴婢看什么呢。本宫还以为自己脸上长了花。”淑妃笑道。 陆离低着头,这话她不好接。但愿她不要问钗子哪里来的好。 淑妃带着笑意从偏房出来。 “娘娘信这奴婢的话?”林嬷嬷思虑再三,开口问道。有些不明白的是还是问清楚的好,免得坏了主子的大事。 “你信吗?”淑妃反问道。 “奴婢知错。”错哪里?林嬷嬷自己都不信的是事还说出来问淑妃,这是说淑妃傻吗?这就是错。 “这小姑娘可不简单呐。”淑妃似感慨道。 “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不留下她了。你下去查她的来历,这两天接触过什么人都给我查清楚。出现的未免太凑巧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