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戏rou来了 (第2/2页)
的重要因素。 在大唐四周的敌人,哪怕有一时凶顽,在拚消耗上,也远远不是大唐的对手。 光是战马这一项,一战死成千上万都不稀奇。 但大唐有的是马,源源不断。 损失了立刻可以补上。 反观大唐的敌人,可能一战之后,便立刻拉胯,只能靠两条腿仓惶跑路。 “打仗,拚得就是整体国力和后勤啊。” 苏大为不由感概一句。 上官仪稍微正色看了他一眼,觉得他这话,说得倒是切中要害。 略微颔首道:“苏少卿果然是知兵之人,这话不错的。” 停了一停,他才总结道:“现在苏少卿知道朝廷为何要废除马政中,令农人皆养马的旧制了吧?过去有此令,皆因大唐战马不足。 可如今,已经是麟德元年,我大唐有战马七十余万,在幅员千里的马场上,犹嫌太过狭窄,这么多的马,又何必令百姓另再养马? 何况养马所费不小,农人豢养多有吃力,而且马这种牲口和牛羊不一样,需要不停的吃草料,并不会反刍,而且其粪性酸。 被马粪侵过的土地,农物难以生长,十分毁地。” 说到这里,上官仪闭口不语,轻拈长须,微微自矜。 他对帝国的各项政事,熟悉如掌上观纹。 而且此人心气颇高,未来的仕途,是冲着右相这个位置去的。 之前扳倒李义府,他也是出力甚多。 苏大为此时在心悦诚服,先向上官仪和郝处俊等人行弟子礼道:“是阿弥愚钝,多谢东台侍郎和西台侍郎为我解惑。” 上官仪眼中闪过一抹诧异,他看到郝处俊微微侧身以示避让。 这才醒悟过来,也随之侧身,表示不受苏大为的礼。 “是陛下有命,所以才解释朝廷制度,苏少卿不必如此。” “要的,古人说一字之师,今天两位大臣的话,令我受益不少。” 苏大为向上官仪和郝处俊叉手行礼道:“原来军事,并非只是军事,还涉及到政事、民生和诸多政策,历史源流,环境,这事比我想的复杂。 之前是我眼界太窄了。” 一直沉默不言的许敬宗此时微微点头,一双眼睛微眯着,脸带着笑意,似在赞许道:“苏少卿能有这番见识,便不止于术了,以你的器量,非寻常将才,将来或可为国之栋梁,勉之,勉之。” 花花轿子人人抬。 眼看着李治的态度,在场的人精都知道李治还是看中苏大为。 此子未来必会大放异彩。 所以众人都不吝多抬苏大为一下,也算结个善缘。 否则以在场三位重臣的身份地位,实在没必要为一个小字辈,浪费如此多的唇舌。 谢过三人后,苏大为再次向李治行大礼,言辞恳切道:“阿弥读书少,没什么见识,让陛下见笑了,谢陛下爱护。” “你知道便好。” 李治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若你只盯着眼前,最多只是将才,若是你的眼界能放大放远,那才是如苏定方一般的名将,战神。” 说完,李治似乎自觉有些说得太多。 微微一顿,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将茶盏递给一旁的王伏胜后,他微微喘了喘气,伸手捏了下自己的眉心。 强自振作精神道:“今天既然说到这里,那就顺便议一议李义府的事吧,众卿,有何看法?” 苏大为没想到,李治突然就把话题跳到李义府的事上。 心中不由一凛。 他总算知道,为何今天谈话的场景不在紫宸殿,而是在延英殿了。 皆因为,满朝都认为,李义府是武后的人。 同一时间,苏大为还意识到另一件事。 那就是,最近已经数次没看到武媚娘在李治身边了。 这是十分反常的。 刚开始,李治还说是为了照顾太子李弘。 但现在这提起的话头,令苏大为想到了另一个可能。 或许,可能…… 李治与武媚娘之间,有了某种间隙? 没错,从永徽年间,到如今,这十来年,李治与武媚娘堪称世间最好的模范夫妻,夫唱妇随。 他们俩联手,扳倒了一个又一个敌人。 将这大唐的权力,牢牢抓在李治手里。 可是再好的夫妻,也不可能一辈子不红脸。 哪怕李治与武媚娘皆自封天皇天后,李治允许武媚娘分润他的权力,与他一起处理朝政。 可那也不是真的将权力让给武媚娘。 而是让武媚娘做他的手套,他的影子。 所谓二圣临朝。 日月丽天。 李治,才是太阳。 武媚娘身上所有的光,都是李治带来的。 而若一但李治觉得武媚娘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李治绝不会有任何仁慈。 甚至不会带一丝情感。 因为,他是帝王。 他要做超过太宗的千古一帝。 在温情和柔情之下,李治有着帝王那颗寂寞和冷酷的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