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回 得闲逢贼子 遇巧救书生(5) (第2/2页)
会有这样的问题的。 所以白卯儿只有将气撒在刚回来的吴小刚身上,向着他骂道:“喂,笨蛋,我在这里受罪,你倒是滋润潇洒。你潇洒这么一个晚上,到底看出什么端倪没有?” 吴小刚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不光是那县令符杨,县衙里没一人对‘吴情’这名字有所反应。”他顿了顿,却忽然又笑着说道:“但没有端倪,也是一种端倪。” 原来这“吴情”虽是吴小刚的化名,却不是他今日才胡编乱造的。“吴情”和“白治”,正是他与白卯儿二人昔年在平等教中,与人相互称呼时用的绰号。华容县衙无人对此名字有所反应,显是说明这帮人就算和平等教有关,至少也绝非什么要紧人物。 虽然这并不能排除有人早便料到吴小刚会来这手,提前做好了掩饰准备的可能。但另有一封信,却也证明了吴小刚的判断。 原来今日三人在那县衙外的茶水摊上商议后,虽将查清艾严身上秘密作为最重要的事情,但华容县衙之事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于是吴情便按大姐的吩咐,午饭时便去了那金珍楼,一连点上楼内所有招牌,却又大嫌特嫌,激得那店内第一号的主厨亲自出面讨教,便在吴情那盘炒野菜下一败涂地。 那老板朱斐闻得有此异人,自是以礼相待、躬身相请,赶忙便安排了这晚上的县衙大宴。 但平等教虽恶,终不可能天下所有恶事都是平等教设计。吴情会如此行事,最主要的目的当然不是试探县衙之人是否会对自己的名字有所反应,而是给大姐王月君制造查探后院的机会。 其实依王月君的本事,就算中庭没有大宴,她要粗查县衙中的情形也不是难事。但就算是王月君,如果当真要细查符杨的书房住所,万一查到一半遇上符杨回来,虽说她自己藏住身形不难,也不能保证半点端倪都不会露出。如果打草惊蛇,那就不是她之所愿了。 所以吴情不但在县衙大展手艺,而且还施展出了久未试手的“烧全羊”绝技,莫说是主座上的符杨了,就是本该呆在后院房中的夫人小姐,也全都被吸引到了中庭来。 而那“烧全羊”冲天的火光,也正是给王月君的“暗号”。 然后王月君便在符杨的书房角落的内柜中发现了这封信,她虽没将信带回来,却把内容记得清清楚楚。 其实这封信的内容虽然不算短,但对于王月君来说,其中有用的东西并不算多,概括起来只有两条王月君三人先前都已有所怀疑的命令。 一是处理贼子尸身,二是不得为难艾严。 这封信上大多的文字,是告之符杨着该如何编造剿灭贼子之事向朝廷上报,包括贼人的身份、与华容县差如何遭遇、以及县差们是如何将其悉数剿灭的。其中大多也与白卯儿先前的猜测相差无已。 或许正是这“邀功”的内容太过繁复,符杨才没将这封信销毁掉。 但这封信对王月君来说也并非完全没有作用,因为它不光印证了三人先前的猜测,也证明了这符杨最多只是一个奉命行事、连理由都未被告知的小人物。 因此三人的疑惑也就更大了。 吴小刚一听大姐告之信件内容,立即便问道:“难道从一开始,贼人就不是真的要杀艾孝廉?” 毕竟贼人动手之时,他与白卯儿并不在场。虽他二人后来已听王月君说过当时情形,值此疑惑之时,还是不免再问一次。 “不,如果我不出手相救,艾孝廉那时必死无疑。”王月君摇头说道,她亲眼见到贼人来势汹汹的模样,当然知道当时的情形有多么危急。 但王月君说到此处,又顿了顿,看向吴小刚说道:“除非那个写信之人一开始便能算到,我会出手相救。” 吴小刚立即会意,点头说道:“不错,昨日我们会去闲游洞庭本就是随性为之,在那湖边客栈遇上贼人也是碰巧之事,如果说那写信之人连这点都能算到,那他才是真正的神仙了。” 王月君也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她先前已觉得这件事够复杂了,但现在看来,这件事的背后恐怕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的多。 白卯儿也出声问道:“大姐,那这符县令该怎么对付?” “暂且随他去吧。”王月君又摇了摇头,接着说道:“若是现在就对付了他,只怕就真的要打草惊蛇了。” 既然这符杨只是一个小人物,当然不能为对付他因小失大,这道理白卯儿当然也明白。于是她点了点头,又问道:“那我们之后怎么办?” 王月君沉吟半晌,终于还是开口说道:“既然这艾孝廉才是关键,我们也只有先跟着他,至于之后怎么办,只能看对方会否还有行动,‘后发制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