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7章江流儿,星辰之道 (第1/1页)
观世音菩萨也只知道那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触犯了天庭条例,该当受此责罚,但毕竟曾经也是天庭里显赫一时的神将,玉皇大帝念及旧情,也是理所应当。不过,这其中有没有其他内情,观世音菩萨还是有所猜忌。 观世音菩萨只是温和一笑,然后回道:“既然是大帝推荐的人选,那我定然安排在取经队伍里,和那孙悟空一样,也让江流儿做了个徒弟! ”昊天的插手,也在观世音菩萨的意念之中,毕竟保护天道之子江流儿昊天也会有功德的。 最主要的是西天佛教教主准提算计了昊天,也算是还了昊天的因果。 让二者着谁都不欠谁的。 昊天见观世音菩萨同意后,甚是满意。 这取经之事算是决定下来了! 玉皇大帝宣布:天庭各路神将,都必须协助取经! 观世音菩萨离开天庭后,便去了东土大唐。 见了那江流儿,果真是个人物。 只见生高大威猛在身高一米九的身高,却又粉嫩精致,怎一个美男了得?简直可以用那“魅惑众生”来形容! 这便是五百年前的金蝉子!观世音菩萨也是暗自唏嘘一阵。想当年,她和金蝉子也是同门师姐弟,尤其让她难以忘怀的。 金蝉子乃佛界第一美男,就是一心知道修佛,除了修佛任何的事情都入不了他心!观世音如此想着。他远远地呆呆的跟踪着江流儿,不由得一阵叹息。 “师傅,你瞧,今世的他是最像圣僧的一个!”旁边的伴随童子木吒说道。 “嗯,”观音点头,说道:“目不旁顾,却眼神清澈,却有一股舍生取义的悲天悯人!只是……”观音停顿了一会,说道:“这一世的金蝉子比她前世聪颖点,话多点!” 身旁的木吒点头。 观音接着道:“如此也好,聪颖些倒是很适合的人选!还有,他虽有迷倒世间女子的长相气质,却不近女色!” “菩萨,听说他转世了十次,都是阳气未泄!” 观音侧眼看了木吒一下,木吒忙低头,心中忐忑。他也是失言,竟然在观音面前说这样的话。 观世音菩萨点头道:“的确,他从未近过女色,但他却有着女色之缘! 只是每次转世都有一些痴女为他而疯狂,今世恐怕也是如此!” 东土大唐的大殿之上。皇帝李世民正要为江流儿举行送别仪式。 观世音菩萨变化为一位年老高僧上殿,将手中的九锡禅杖和锦襕袈裟送于江流儿。 九锡禅杖和锦襕袈裟可不是简单的法器,这是金蝉子还没转世之前的先天功德灵宝。 乃如来给金蝉子的保命灵宝。 随后老和尚摇身一变,顿时化为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在唐国谁人不知?天下多少百姓人家都供奉之中。 “拜见观世音菩萨!”无数僧人、百姓顿时激动的拜下。 “拜见观世音菩萨!”江流儿恭敬道。 “不必如此!”观世音菩萨微微一笑。 “菩萨,请问,大乘佛法,在何处?”李世民急切的问道。 “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劫,能消无妄之灾。”观世音菩萨说道。 “圣僧,快去引菩萨,上台开讲!”李世民急切的说道。 观世音菩萨微微一笑,却是没有搭理,而是飞天而起。一时间,满天宝象,无尽佛光,却遮盖了天空之中。 观世音菩萨说道:“江流儿,此去路途遥远,妖魔横行,九死一生,你可敢去?” 江流儿一愣,连观世音菩萨也说九死一生,可见此去生还的希望渺茫。 在他之前,也曾有数位高僧,本着去西天取经的圣意,都在那半道被妖魔所吃。 只是,他不得不去。一是因为这皇帝,说是做了一个梦,梦见西天有大佛,大佛有大经,此经可安邦治国,更能渡人渡己,死后也会得到宽恕,而不会遁入十八层地狱,所以,这皇帝就一定要取了这经,然后修行一番。 第二个原因,是为他自己。在他内心深处,西天极乐世界对他有着无比的吸引,似乎这取经,便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声音,唯有如此,他才能功德圆满、不枉此生。 “敢去!”江流儿缓缓地答道,“我相信我们佛法的力量,定然可以让这一路妖魔都感化而归顺!” 观世音菩萨一怔,这江流儿怎么如此天真、愚钝。 妖魔若是能够那么容易被感化,那就不是妖魔了。 不过,她此刻并不想打击这样一个金蝉子的信心,毕竟在这取经之路上,信心犹未重要。她便说道:“如此更好,相信你能用我们的佛语感化众生,也能使那些妖魔弃恶从善、弃暗投明!” 观世音菩萨如此说着,其实弃恶从善很好理解,但弃暗投明又是何意。 所谓弃暗投明,便是这一路上依靠天庭道家的妖魔都让其弃暗投明,转投西天佛家…… 但让观世音菩萨没想到的是最后的结果让整个佛界彻底震惊………………。 江流儿听后,备受鼓舞。赶忙跪拜磕头。 观音又说道:“江流儿,此去西方,在大唐的边界有座五行山,那山下封印着一只神猴,你可收他做个徒儿!” 江流儿领命。只见天空一丝青烟,观音早就离开大殿,在那返回西天的路上了。 ————————————————————。 五行山中。 山洞外 外面已降下夜幕,玉盘皎洁明亮,繁星闪烁布满整个苍穹。 孙悟空坐在洞口旁边,背着洞墙树干仰头出神地望着星空,可能在想事情,也可能什么都没想。 星辰之道。 朱雀……青龙……白虎……玄武位……… 这便是星空的另一种韵意。孙悟空在这一刻。心中忽然有了明悟。 道家有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孙悟空这里。又有了自己的体悟。 把无尽的星辰,看作为道,这就是星辰之道。 当然孙悟空并不是要顿悟星辰之力,只是顿悟这星辰之中来补助自己的斗战之道而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宇宙万物的本原为“道”。 阴气阳气相互作用,在地化生五谷,在天为日月星辰。 道有时光辉照耀,好象升腾在天;有时隐而不现,好象没入深渊;有时滋润柔和,好象潜伏入海;有时高不可攀,似在峻岭重山。 道无处不在,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本原。 日月星辰包括地体自身,都漂浮在道之中。 这四百多年来,孙悟空没有事情可以做,只能数星星解闷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