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 扫棒加身对不住 (第2/2页)
了院子里的声音。 “义儿不要乱跑,要乖,只有你听话了,娘亲才会欣慰。” 赵九重微微一怔,这声音并不是杜氏的声音,而是更加的年轻,赵九重也并不觉得陌生,这声音正是他那个媳妇儿贺凝的声音。 “好吧,义儿听嫂嫂的话。” “嗯,义儿可想吃嫂嫂手中的这块糕点?” “想吃!嫂嫂能将这糕点给义儿吗?” “如是义儿能够背出来昨日教给义儿的诗,嫂嫂就将这糕点给你吃。” “啊?” 赵九重瞪大了眼睛,他这弟弟赵匡义自幼便是个魔王般的人物,不是抢这就是抢那,他作为兄长的,没少因为赵匡义被母亲杜氏训斥。 结果,此刻赵匡义的声音竟无比乖巧,而贺凝的声音,却又那样的温柔和煦。 “那好吧……义儿便试试吧……”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然后呢?义儿忘了后面是什么么?” “没,没有,我是觉着,嫂嫂手上的糕点,只够我背这一句,如是嫂嫂还想听后面的,须再给义儿一块糕点。” “你这个小机灵鬼。”杜氏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好吧,那你背来听听,你若是背的对了,嫂嫂便再给你一块糕点。”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拍手的声音顿时响起,贺凝道:“义儿真是聪明,我才教了你一遍,你便学会了呢。” “那是当然,我可比二哥聪明多啦。”赵匡义道:“我听娘说,二哥小时候游手好闲,不听管教,这些诗,他可要背很久才能背会,然后很快就忘了。但义儿不会,义儿念了的诗,会记着一辈子。” “你这孩子,你知道一辈子多长吗?”杜氏笑道。 “这……” 赵九重哼了一声,觉着赵匡义这个小子人不大,但却学会了背后说他的坏话,心中有些不快,但其实,他心中还是疼爱这个弟弟的,见到他学的乖巧懂事了,心中也觉得不错。 犹豫了许久,赵九重最终还是走到了门前。 男子汉大丈夫,自己惹了祸,总要面对。 当即,他便鼓足了勇气,开始叩门。 哐哐哐…… 叩门的声音打破了院子里面的说笑声。 “我去开门!” 赵匡义的声音响起。 紧接着,赵九重便看到门缓缓地打开了。 赵匡义看着赵九重的腰部,忍不住抬头,看着黑着脸的赵九重,大叫道:“逆子回来了!逆子回来了!” 这些日子赵弘殷总是在饭桌上骂赵九重是逆子,赵匡义听见了,自是学会了这个词,见到赵九重直接就喊了出来。 赵九重本想着进了门主动向杜氏认错,顺带……再好好跟贺凝道歉。 只是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自己的媳妇,赵匡义这个小子竟然喊他逆子。 当即,他目光一凶,双眉倒竖道:“此话也是你能说我的!” 赵匡义呆了一下,当即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娘!逆子骂我!” 说着,他便转头朝着杜氏那边跑去。 贺凝看着赵九重,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所措,窘迫万分的低下头,又忍不住偷看赵九重,目中带着幽怨之意。 杜氏从椅子上坐起来,抱起了赵匡义,紧盯着赵九重,道:“你这不听话的孩子!” 说着,杜氏干脆又将赵匡义放了下来,径直走向了院子一旁的扫把,直接抄了起来。 赵九重脸色难看,但最终也没说什么,只能心中一叹,任由杜氏去到他身后。 啪! 啪! 啪! 啪! 杜氏一改贤妻良母的模样,道:“你这孩子,也不说一声,就跑了!你害的家里人多担心你!” 啪! 啪! 啪! 杜氏道:“你爹因为你,都长了白头发,你这媳妇因为你,差一点就被贺家接回去了!” 啪! 啪! 啪! 杜氏说着,眼圈红了起来,怒道:“你可知道,凝儿回到了贺家,那凝儿往后怎么办?你平日里只想着你自己,可曾为你家人考虑过!?” 啪! 啪! 啪! 啪! 杜氏道:“你若是在外面有什么三长两短,你要凝儿怎么办?你要你爹,你娘怎么办!你这不肖的孩子!” 啪! 啪! 杜氏接二连三的抽打着赵九重。 赵九重心中万分愧疚,任由杜氏抽打,只想着只要杜氏能够撒气,就算扒他层皮他也认了。 赵匡义看着赵九重,原本就是装哭的他,此刻竟不经意间露出了一丝看戏的笑容。 赵九重一直低着头,不代表他看不见,顿时发现了这一幕,在心中冷哼了一声。 杜氏抽打了赵九重半晌,才终于停了下来,道:“快去跟凝儿道歉!看你爹回来了以后,怎么收拾你!” “是,娘。”赵九重应了一声,低着头也不敢看贺凝,有些僵硬的走了过去。 杜氏喝道:“跪下!” 赵九重心中有些不情愿,男子汉大丈夫,跪父母也就罢了,即便赵九重心中觉得万分愧疚,可跪在贺凝身前,总归有些觉得不舒服。 杜氏道:“你是没听见娘的话么!” 赵九重心中一叹,只能赶紧要跪下。 贺凝原本目光躲闪,委屈的已经落泪,此刻见到赵九重要跪下,赶紧道:“不,不要,不要跪。” 她赶紧阻止。 赵九重的身子微微一僵,看着两只葱白的小手推着他的胳膊,心里一暖。 不过,原本不想跪下的他,倒是因为这一下,真心实意的缓缓跪了下来。 赵九重低着头,道:“凝儿meimei,对不起,我不应该在成婚那日跑掉……我对不住你,你……你打我一顿吧,这样你心里能舒坦些……” 贺凝终于控制不住一下子哭了出来,这些天她受了太多的委屈,父亲要给她退婚,杜氏、赵弘殷想尽办法请她不要退婚,而贺家对于这件事情也颇多的说法,造成了她太多的压力。 如不是她自小就记着赵九重,想着赵九重离开时说的话,她早就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