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86章 一桩荒唐事 (第1/2页)
有关A轮之后的步调梳理了大概的烧钱发展方向后,剩下的执行环节也不需要莱曼盯着。 攫欝攫。等到次日,回到萤火虫。 一件件的工作安排被整理到日志上: 首先是这两天A轮就要落定,再者要搞定和的导演人手,筹备建组;到了3月,公映;另外,万D那边还邀请他去站台收购仪式,再算上漫威陆续搬迁进新大楼这类琐事,事情还是不少。 “老板,劳伦斯导演的经纪人约了下午过来谈。” “OK,他来了,就带去会客室。” 等到梅斯离开,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嘿,你是?” “拉斯特先生,我是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妻子……抱歉,贸然打扰你,但迈克尔现在的处境很不好,好莱坞那里都在质疑他……昨夜他喝了很多酒,那些言语对他的打击很大,别人都告诉我,只有你能帮他了。我求求您,能不能帮他说些好话,让那些人不要再抹黑他了……呜呜。” 电话才接通,一个女人带着哭腔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大通,莱曼正迷惑着,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稍显熟悉的声音,“电话给我吧,贝尼。” “莱曼,还记得我吗?”电话换了个人。 “埃德蒙?” “嗯,我现在在巴黎,刚刚跟你说话的是迈克尔的妻子贝热尼丝-贝乔,整个事是这样的,我们想让你帮个忙……” 作为戛纳主委会的人,又是曾经帮忙筹备过,在戛纳电影节多多照顾莱曼的熟人,等他细细讲述完后,莱曼也明白这通电话的意义了。 第84届奥斯卡结束,夺得最高荣誉,作为法国界的骄傲,迈克尔导演回国后真可谓载誉返乡,风光无限,但奈何奥斯卡就是屁事多,或者说争端大,胜出被很多美国观众抵制、贬低,再加上这部电影是部黑白默片,很复古,讨好不了文艺青年的口味,可想而知,这部电影遭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 这也是莱曼忙着琥珀的事,没去关注,不然也会知道外面很多人都在批评,“刻意迎合”的论调也喧嚣至上,这些报纸、评价、网络自媒体就差指着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鼻子骂他虚伪,捧奥斯卡评委的臭脚,端的是意图难看,连“这种人怎么配当导演”的言论都出来了。 而且,话说回来,骂的这么难听,炮火都有点直轰法国电影界的味道,毕竟人也是法国电影圈混出头的,你说他,不就间接恶心了那些帮扶他或者说跟他合作过的演员、编剧、摄影等一大串的电影工作者。 “正式一点的声明就是了,现在的舆论太过分,恨不得逼死一个人,他只不过是拍了一部电影,他有什么错。” 连埃德蒙这样的老好人都生气了,可想而知外界给的压力多大。 这让莱曼想起了乔治-卢卡斯宣布不再担任总导演的采访,“没有互联网还好,自从有了互联网,批评越发恶毒且是针对其个人的人身攻击。我是何苦如此呢?” 信息越透明,信息被放大,接受信息的渠道越多,民众就好像心里燃了一团火,针对某件事太容易戾气上涌,自以为站在高处,站在正义的高板凳上,认定自己左手握着真理、右手握着真相。 在埃德蒙的碎碎念里,莱曼不禁浮现了一些画面。 一个45岁夺得小金人意气风发,言谈举止都藏不住笑,或许心里还有点骄傲、对其他同行起了点俯视感的人在高谈阔论,被“亲朋好友”的夸赞包围,但仅仅只是一两天,他就被冷言冷语组成的大山压在粪坑,只靠酒精躲避…… 这是要人死啊,就算拍了烂片对不起投资人、对不起买票进场的观众,但也绝不是被压在耻辱柱下不得翻身,何况,还不是毫无诚意的烂片,哪怕它是,人身攻击也太过了…… “我会的。”莱曼答应道。 无论出于何种立场,他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电话挂断,莱曼叫来了约翰逊,又让人买了很多份的报纸—— “又是一届没有任何悬念的奥斯卡,美美的收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影帝奖三个奖项。没有意外,没有黑马,没有大跌眼镜,更没有眼前一亮,完全是理所当然。 众所周知,奥斯卡评委的平均年龄高达57岁,其中,30岁以下的评委不到2%,60岁以上的评委就占到64%,而学院一共有5783名评委,差不多就有3700名60岁以上的评委。 所以,该如何指望这3700多名老人能够欣赏更年轻、更与时俱进贴合时代的电影? 这也是为什么第83届最佳影片是而不是呼声更高的。 同样,老古董们也不可能会喜欢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等影片,虽说后一部连个提名都没有。” “没办法,的胜出就是这样的毫无悬念。它太投机了,太取巧了,完完全全拍到了学院的心里。 巘戅顶点小说网XinDinGDianXsW.Com戅。说它投机,是因为它在很多方面迎合了老男人的心理。 首先,黑白默片的选择。默片时代距离他们并不遥远,很容易在心理上有亲近感,感觉回到了过去旧时光。 厺厽 顶点小说网 xindingdianxsw.com 厺厽。 其次,电影主题总体的刻意营造默片时代的氛围更是贴切,最后,地道的巴黎风情这样的立意拔高,更是它在一群年轻化的电影里显得那么不一般,这也不怪上了年纪的人都选择它……” “太偏颇了,如果是默片能拿奖,是不是所有人拍默片都能拿奖?” 办公室里,莱曼揉揉眉心。 攫欝攫。“这就像那些很上镜的演员贡献毁容式的表演拿影帝影后一样,很多无良小编都喜欢这么写,质疑了,才更有话题度罢了,为了阅读量不择手段故意引导。因为他们从不举例奥斯卡上那些贡献毁容演技依然拿不了奖的人”——比如查理兹-赛隆,很多人说她靠着的表演拿奖很刻意,却不知是先有隐性规矩,再有的作品。 奥斯卡歧视俊男靓女又不是一回两回,也是因为这类人天生就容易被人关注长相,而非表演。 “再取巧,也是规则胜利,非要挑刺,能拿最佳影片不也能质疑它的商业属性和老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