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二章 只不过是在嘴硬罢了 (第1/2页)
“话题尽了,也不紧要 吻我至凄冷的深宵” 这一句歌词看上去跟首段歌词要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其实已经开始出现了变化,开始凸显出分手双方的不舍了。 如果没有话题了,那就抱抱彼此吧,在这个寒冷的夜晚,互相取暖,就好像曾经相互扶持走过那些艰难的日子一样。 既然是最后一个夜晚,那就好好珍惜最后一起相处的时光,不要急着离开。 “繁华闹市,灯光普照 然而共你已再没破晓” 听到苏景用一种平常的腔调唱出这一句的时候,看着歌词的人心里都莫名其妙堵了一下。 你看这座城市的夜晚,灯光亮如白昼,街头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但是谁能想到,在人海中,有一对恋人正在用一种恋爱般的方式结束一段感情呢? 轻描淡写的两个意象名词,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典型的以乐写悲手法,强烈的对比,让这首歌的感情更具有冲击力。 一个“然而”,一改之前的感情,把不舍和不甘放大来。 果然,下一刻,副歌部分的歌词,正顺着听众们的思路来发展。 “红眼睛幽幽的这孤城 如同苦笑挤出的高兴 全城为我,花光狠劲 浮华盛世作分手布景” 这一段副歌直接引爆了听众们的情绪,不是因为苏景唱得多么有力量,而是这一段歌词本身就有这种力量。 这个时候,人们才明白为什么这首歌的歌名叫做《倾城》,全城的鲜花和灯光,壮阔繁华的都市夜景,这原本唯美得像是告白一样的景象,在这个夜晚只是分手的布景,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呢? 其实在副歌一开始的歌词里,苏景就已经给出了答案,明明眼睛都红了,却要苦笑着装出一副高兴的表情。 所谓的和平分手,不过是一方承受着莫大的悲痛。 承受的人,也许是男人,也许是女人,或者男女人都有。爱到不爱了,也许彼此放过对方才是最好的,硬要凑在一起,不过是折磨对方折磨自己,让矛盾越来越深,然后在某一天不欢而散。 “传说中痴心的眼泪会倾城 霓虹熄了,世界渐冷清 烟花会谢,笙歌会停 显得这故事尾声更动听” 痴心的眼泪真的会让一座城市颠倒吗? 所有的一切都能重新来过吗? 谁知道呢。 传说之所以是传说,那是口口相传,却没有足够有力的证据来证实。就好像华夏的图腾——龙,没有人见过,但却一直流传至今。 为什么苏景会突然写出这么一句歌词呢? 下一刻,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满城的霓虹灯已经熄灭了,绽放的烟花也谢了,消失在夜幕中,歌曲也停了,这个城市变得冷清了。冷清的同样还有分手的主人公,夜越深,距离黎明就越短,留给他们相处的时间也越少。 既然要曲终人散,多想让这座城市繁华到天明,用最壮阔的方式,让这个故事的尾声更动听,让回忆不至于那么冷清。 歌曲还在继续,后面的演唱歌词基本一样,也就是在第三次重复副歌部分的时候,有两句歌词出现了变化。 “红眼睛幽幽的这孤城 如同苦笑挤出的高兴 琼楼玉宇,倒了阵型 来营造这绝世的风景” 关于这个“琼楼玉宇”,在之后很快引起了一番争议,一方说这里的“琼楼玉宇”是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痴心的眼泪终于得到了回应,继续营造着绝世的风景。另一方则说,这个“琼楼玉宇”是富丽堂皇的建筑物,在烟花绽放的一刹那,倒映在水中。 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有着不少的认同者。但有一点是他们都认可的,“琼楼玉宇”这个词语,无疑让这首歌的意境变得更加唯美,变得更加浪漫。 歌曲以一句“显得这故事尾声更动听”结尾,呼应着最开头那一句“热情就算熄灭了,分手这一晚也重要”,多了一些说不出来的韵味。 这首歌词在结构上严谨得无可挑剔,事实上苏景的很多歌词都很好,但这一首《倾城》却被普遍认为是苏景目前写得最美的一首。 纵然花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景象,但还是有不少歌词带有直击人心的力量。一首歌会让人有感触,除了旋律能引起共鸣外,还有就是某一句歌词直击人心。 不是有句话是这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