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幸福的事情 (第1/2页)
大庆当天,苏景和宁希竹凌晨五点多就起了床,洗漱完,煮了两碗面当早餐,就拿着装着凉茶的大号保温杯出了门。 老苏家到长安街的距离不算很远,考虑到交通管制和人流密集,俩人就扫了两辆单车,骑到广场附近再步行。 苏景和宁希竹赶到的时候,戒严的外围已经人头攒动了,群众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激动。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的热情。 “自豪啊!”费了一番功夫才顺利通过安检,苏景回头看着警戒线外的人群,心里罕见的涌起一种名为骄傲的情绪。 宁希竹深有同感地点头,“真是可以吹一辈子了。” “一辈子?”苏景嗤之以鼻,“回头我让老爷子写在族谱上!” 宁希竹哭笑不得,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一口老血憋在喉咙,只能连翻白眼,捏着小拳拳在苏景的手臂上猛捶。 一路走到观礼台,难免遇到一些熟悉的脸庞,当然了,苏景他们熟悉的基本上也是广大群众熟知的国民影星和文艺大家。 没有过多交流,也就是点了头打个招呼。 突然,苏景停下了脚步,挽着他手臂的宁希竹也跟着停了下来,疑惑地顺着苏景的目光望过去,入目的却是两个正在交谈的外国人。 “你认识?”宁希竹好奇问道。 “嗯。”苏景露出一个难以表达的笑容,“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 “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 苏景沉吟片刻,拉着宁希竹走上去,却没有马上开口,而是站在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微笑地看着两个外国人。 没有贸然打断他们的交流,也没有偷听他们说话的意思,但又表明了他的意思。 很快,两个外国人注意到苏景和宁希竹。 “嗨,帕博教授。”简单的几个单词听不出苏景的口音是否标准,但能明显听出其中亲近的态度和目标。 看到走过来的人,宁希竹这才知道苏景的目标是一个老人。 看着苏景的脸庞,帕博教授想了一会儿,才一脸歉意地说道:“我很抱歉,没有想起你是谁。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见过面,你给我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是的,帕博教授,我们确实见过。”苏景丝毫没有介意,也没有一丁点的尴尬,“十一年前,您把一个华夏的年轻人带到了维雅尔的舞台上。” 老人又回忆了一下,恍然,“噢,我想起来了,你是那个神奇的华夏人,苏。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亲爱的苏。” “我也没想到能在我的国家见到您,帕博教授。您还是那么强壮。”苏景笑容满面地跟帕博拥抱了一下,然后把旁边的宁希竹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女朋友,您可以称呼她,宁。” 说完,他又快速地跟宁希竹介绍老人的身份,“帕博教授,意国歌剧家,当年就是他向维雅尔国际青少年声乐大赛组委会推荐了我。” 宁希竹的英语本来就不差,从开始苏景和帕博的简短交谈中就知道了一些,现在又听到苏景的介绍,便微笑着伸出右手,“欢迎来到华夏,帕博教授。” 轻轻握了下宁希竹右手手指,帕博夸赞道:“你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士。” “谢谢。”宁希竹笑容更甚。 结束了跟宁希竹的交谈,帕博看着苏景,“苏,我很久没听说过你的消息了。” 虽然帕博的语气很正常,但苏景心里感到非常的愧疚,和国内很多前辈一样,眼前的这位老人在十几年前也很看好他,要不然也不会向大赛组委会推荐他这么一个华夏人了。 “我非常抱歉,辜负了您的期待。”苏景满怀歉意地解释道,“当年我回国后,因为一些私人原因,退出了声乐舞台。” “那真是太可惜了,你拥有着令我们惊讶的天赋。”帕博一脸惋惜,随后话锋一转,“苏,你们国家邀请我来给华夏的年轻人上几天课,我希望能看到你。” 苏景惊喜,也总算明白了帕博为什么会出现在今天的会场了,“真的吗?” “当然,苏,你们国家有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也有很多优秀的艺术文化,和意国的文化一样令人着迷。”帕博的语气听上去有些激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国际的声乐舞台,会看到更多的华夏面孔。” 苏景自豪道:“多谢您的夸奖,我也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来临。因为这些优秀的年轻人和当年的我一样,都缺少一个机会。” 帕博认真地看着苏景,“苏,我希望能在欧洲看到你。上帝喜欢你的声音。” 苏景沉默了一下,忽然笑了,“我正在努力恢复,希望上帝能保佑我。” “我会向上帝祈祷的。”帕博轻笑道,“苏,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联系最专业的专家,根据你的情况制定一个科学的恢复计划。” 不得不说,帕博的这句话戳中了苏景,这一年来虽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