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45、因祸得福 (第1/1页)
只见那画册的封皮被人撕了去,上头赫赫然一对男女衣衫不整交颈叠股。 画面不堪入目。 这种东西若是拿到圣人面前……? 最轻都是一个君前失仪之罪,闹不好会连累父母妻儿。 就算是在外头被小黄门给翻检出来拦下,这种东西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他这一辈子也完了。 至少名声在外了,不被革职他也没脸继续当这个官了,必然要辞官回乡。 只怕儿子孙子都无颜出仕。 姜文翰由最初的惊吓中平复过来,脸色变得阴沉沉的。 这本春gong图册画工精致,画中的人物纤毫毕现,封皮又被人为撕掉,摆明车马就是有人故意而为,就是为了坑害周玉典。 周玉典也想到了。 不过如今却不是追究谁干的时候,而是不能让对方得逞。 姜文翰问额头还冒着虚汗的周玉典:“大人还记不记得条陈上的内容?” 周玉典拿着手心里的手帕,擦着额头的汗,整个人跟水里捞出来的一般。 “记,记得……吧?” 姜文翰只觉得心在往下沉。 他就怕周玉典这样。 估计这也是对手的目的。 这幅图册跟他们的条陈重量差异很大,周玉典拿到手也有极大可能发现不对劲。 但是只要把人吓得像周大人这样,他们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周大人这副模样,见到圣上状态也不会好。 他本来就紧张,如今遭受惊吓只怕会更紧张,加上备好的条陈又丢了,到了圣前一问三不知支支吾吾。 就算你这两年殚精竭虑为移民奔波,也会被认为你什么也没做,在任上尸位素餐。 再准备一份条陈也来不及了,姜文翰一边把人往马车上送,一边给他提点着条陈上的内容。 死马当成活马医吧! 一路坐车送他过去,一边填鸭式的尽力多说一些。 不是有规矩不能代替,他都想代替周大人去。 马车停下来,外头赶车的车夫禀告:“大人,到了。” 跟要上法场一样,周玉典呼出一口浊气,拿起手帕再次贴了贴额头上的汗。 也不知道是秋老虎肆虐,还是他紧张的。 擦完了发现手帕已经湿透了,忙在马车的暗格里翻找了找,想要拿出一块干净的帕子。 翻找的过场中碰到一个硬物,周玉典把那本手工装订的书册拿出来,方便找帕子。 姜文翰一下子被书册表面书写的字吸引了。 拿起来读道:“武安州移民志。” 信手翻了翻。 内心一阵狂喜……。 有了这个还要什么条陈啊? 大笑道:“这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啪”的一下把画册拍在周大人手上:“大人快看看这个,有了它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往周大人跟前挪了挪,说:“大人若实在记不得,只需对着这上头注释的内容读一遍就行。” 刚开蒙的孩子都能做到。 交代了也顾不得问画册的来历,匆匆把人送过去了。 看着人跟着迎接的人走远,脸再次阴沉下来。 吩咐车夫:“先送我回去,你再回来等周大人。” 不说姜大人回去收拾下手的人,只说周大人拿着锦帕包着的画册,跟在小太监身后前去面圣。 坐在偏殿中等待的时候,他把用锦帕包着的画册牢牢抱在怀里,片刻不敢松开。 老皇上近来精力不济,刚开始还依次接见,见了几个以后就把人一股脑都叫了进去。 周大人站的位置有些偏。 这也没办法,他又没有后台,又没有花钱打通关系,可不是只能站在偏些的位置。 他也没太多野心和奢求。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 来的官员依次把自己在任上的功绩做个简短的总结和汇报。 轮到周大人的时候,他就照着姜文翰的吩咐,捧着画册照本宣科。 站在中间位置的人疑惑的往他手里看过去,想不通他为何没有出丑? 他的好奇的眼神也勾起皇上的好奇心,问道:“你之前在哪里当差?手里拿的是什么?” 实际刚进来的时候都自我介绍过了,只不过人多,皇上也记不住哪个是哪个了。 周玉典:“微臣周玉典,之前在武安州当差。” “这是一本画册,微臣卸任回京之时当地百姓所赠,是他们自己画的《移民志》。” 皇上果然感兴趣,觉得是跟万民伞差不多的东西,都代表着当地百姓的爱戴。 百姓爱戴官员,官员是他派去的,岂不也是在变相的爱戴他?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移民迁徙对朝廷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对背井离乡的百姓却是要命的事。 皇上自己也知道民间怨声载道,没想到还有歌功颂德的? 皇上大喜过望,令太监把画册呈上去。 周玉典站在下头心里惴惴不安,不知道是福是祸。 也不敢抬头直视皇上,低着头偷偷往上头瞧。 就看到皇上翻着画册,唇角微扬。 还是太监看到皇上看得太久了,官员回事都被打断了,再拖下去午膳都耽误了,悄悄提醒了皇上,才得以继续。 下面的看到今日风头都被周玉典一人夺去了,说得天花乱坠也显不出自家,匆匆回了一番就结束了。 袁季驹画功高超,袁叔驹配的解说也简洁有趣,字也赏心悦目。 看着跟看连环画似的。 周玉典等人离开的时候,那本画册也不知道是皇上忘了还给他还是故意留下了。 他也不敢问,随着众人身后鱼贯而出。 出来以后,众人或是真心,或是假意,当然也不乏泛酸之人,纷纷跟周玉典拱手告辞。 有人问:“周大人呈给皇上的画册画得什么呀?周大人得了圣眷别忘了我等。” 官场上也拉帮结派,有同窗,同期……,大家同气连枝互相提携。 他们这种同时外派的官员,也是缘分。 周玉典这会心也重新放回肚子里了,谦虚道:“侥幸,侥幸而矣。” 心里却想:可不是侥幸,他这是因祸得福。 找到等待的车夫,“回衙门。” 他得回去跟姜文翰研究一下,究竟是谁这么害他。 找不到这人他以后得落下疑神疑鬼的毛病了。 太吓人了,多吓几次他的小命休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