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别院相见 (第1/1页)
细雨绵绵,如万条银丝从天上而落。 城外别院里,自屋檐落下的一排排水滴,形成美丽的珠帘,dàng)漾在半空中。 别院的房间的摆设,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至极。 沈煜宁到来时,程将才几人已经率先达到了。 “见过郡主。”程将才见着他进来,率先行礼。 他后的人显然也知晓了她的份,跟着站起来,朝她行礼。 沈煜宁透过帷帽打量着眼前的几个人,微微颔首。 “诸位大人不必多礼。”她同样朝着几人行一礼:“请坐。” 众人落座,沈煜宁将几人的动作神态收入眼底。 意料之中,程将才并未能带很多人过来。就算加上他,来人也不过区区四人罢了。 启元帝的名册上,虽人数众多,那些人也的确曾都是极为忠诚与离国皇室的人。 可如今,离国已亡,她没有要求别人一成不变,誓死追随离国的想法。 也从未期待所有人都像程将才一样,所以,如今也并不觉得失望。 即便孤军一人,她上所背负的仇也是一样要报的,与这些人无关。 而如今,这些人还能在此时同她站在一起,这样,很好! 沈煜宁打量着眼前的几人,这几人中,除去程将才如今状况稍稍好些。 余下有两人,皆是如今在朝中完全被边缘化的存在。 一个是曾经离国的内阁大臣郭远慈,如今是任宁燕朝中左侍郎一职。 郭远慈看上去年纪并不大,不过四十来岁的模样,穿着一青色衣袍,颇有几分文人雅士的味道。 另外一个乃是离国曾经的刑部尚书肖思在。 他年纪看上去比郭远慈要略小些,穿着一玄色衣袍。 面容严肃,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 他如今虽也在刑部任职,但那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位置罢了。 而剩下的最后一人,却是让沈煜宁心底颇为惊讶,目光频频落在他上。 那是一个童颜鹤发的老者,满头银丝,已是苍老至极的模样。 在她打量几人的同时,几人也在打量着她。 虽况已听程将才说了个大概,可心底终究还是有些发虚的。 “可否请郡主取出那玉佩,让我等一见。”开口的正是沈煜宁频频侧目的老者。 “这是自然。”她伸手将怀中玉佩取出,递给面前的老者。 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一瞬不瞬落在眼前老者的上,眼底隐隐有些笑意。 如今在这般况下,还能见着曾经有所交集的故人,着实让她有些惊喜。 这人乃是曾经离国的太傅张文昊。 沈煜宁对他印象颇深,原因无他,张文昊家境清贫,自幼便有神通之称。 不过二十有余便是状元及第,光耀门楣。 此人也确实有真材实料,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乃是离国赫赫有名的学者。 自启元帝登基后,便封了太傅,教习皇子读书。 小十幼时子赢弱,在学堂总是明里暗里的受到其他皇子的欺负。 偏偏他又子倔强,回来也什么都不肯说。 那段时间里,她忙着前往太医院学医,也不曾注意到小十的异样。 只觉得他似乎有些闷闷不乐,好在太傅张文昊有所察觉。 知晓她与小十感深厚,便寻了机会与她暗示了几句。 一来二去,两人也算是有些接触。 今能在此见到他,沈煜宁除去惊讶便是惊喜 原因无他,太傅他年事已高,早早便已辞了官职,也免了一番灾难。 他虽早早便辞了官,可他为官数十载,门下学生数不胜数, 宁燕如今新朝初期,正是四处寻找贤才之时。 倘若新入朝为官的,自一开始便是她的人,这对沈煜宁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惊喜。 老者接过玉佩,沈煜宁也随即收回落在他上目光。 缓缓将头上的帷帽取下,露出一张巴掌大的小脸。 “早就听闻北靖的安宁郡主与我朝故去的明和公主十分相似,此言倒是不假。” 张文昊略带惊疑看着眼前的小姑娘,眼底有些复杂。 这张脸实在是太像了,不止是脸眼前的小姑娘整个人都给他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 他打量着沈煜宁,语气里不自觉的便带了几分和蔼。 十皇子君离忧算是他看着长大的。 作为十皇子的嫡姐,明和公主他自然也是熟悉的。 想到故去的明和,张文昊心底隐隐生出几分叹息。 随即收回目光,不再看眼前的人,仔细端详这手中的玉佩。 见张文昊确认了玉佩,余下的两人也彻底放下心来。 至少,程将才所言不虚,也并未被人欺骗。 想到程将才之前的话,两人对视一眼。 “敢问郡主,十皇子何时能归?”开口是郭远慈。 沈煜宁对他并没什么太大的印象。 但他既然能出现在父皇的名单之上,也定然不是简单之辈。 闻言微微一笑,开口道:“阿忧如今在北靖还有事,一时半会无法脱。” “这……”郭远慈和肖思在对视一眼,眼底皆是有几分各自的思量。 “多谢郡主告知我等十皇子的消息。”郭远慈说着便她抱抱手。 “如今已经知晓了十皇子的,我等也能安心留在着等十皇子归来了。” 那两人对视一眼,站起来,朝着程将才抱抱手道。 “既然十皇子还未曾归来,若是无事,我等便先行告辞了。” 程将才面上有些难看,恼怒道:“你们这是何意?” 来的时候他已经同他们将事说的很清楚了,沈煜宁便是代替君离忧在宁燕的人。 可看这两人的意思,却是丝毫没有打算听令于她。 这让程将才有些恼怒,毕竟这是沈煜宁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人也是他带来的。 “程大人,你我皆是离国的臣子,我们虽感激安宁郡主带来十皇子的消息。” 肖思在看了沈煜宁一眼,直言不讳道:可到底她不是十皇子。” “没错,仅仅凭着一枚玉佩便想让我等信服,实在有些牵强。 “毕竟此事事关重大,这路艰难,若是稍有行错半步便是万劫不复。” “我等倒是大可以死,可后还有一家老小。”郭远慈也接口道。 “郭大人说的在理,程大人也请三思。 “如今既已知晓十皇子的消息,不若等十皇子归来,再细细商谈……”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十分在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