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党二世祖_第二百七十七章 出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七章 出城 (第2/2页)

能收上来六十四万两的茶税,到了崇祯二年,只收上来区区十两白银。

    张孙振原本就是御史,对朝廷这些税收变化很了解,但是他在崇祯初年就被免官,也就对朝政没了发言权。

    这次张孙振重新成了封疆大吏,自然要将这几年在家中规划好的理想好生实践一番。不过张孙振个人水平有限,让他发明什么新法那是不可能了,所以张孙振才要拾张居正牙慧,在南直隶实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并不是张居正首创,但确是张居正推广到全国,所以张居正在历史中留下了能吏的大名。张孙振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是也想学习张居正青史留名,所以在听马铖说的这两个新法名字后大喜,赶紧给马士英写了一封书信,将马铖说的新法解释一遍,然后询问马士英什么意见。

    张孙振在府中给马士英写信不提,马铖与陈子龙出了门,马铖也没和陈子龙说话,而是骑上马带着亲兵就往城外走。陈子龙原本想要回衙门,但是被马铖亲兵胁迫,没办法只好跟着马铖一同出了城。

    布政使衙门门前的大街叫道前街,往西与苏州胥门相连,出了胥门四十多里外就是太湖,苏州城与太湖中间都是上好的良田。这时候南直隶夏粮已经收割完毕,按道理应该种植秋粮了,可是这几年因为小冰河影响,不等秋粮成熟寒流就会南下,到时候满地的稻苗就会被冻死,所以南直隶的秋粮都被改成种植些早熟的农作物,比如白菜等青菜。

    马铖一言不发带着队伍出城二里,正好看到路边一块农田,一个老翁带着两个中年男子正在耕种。马铖停下脚步,来到农田边上,对着那个老翁叫道:“老人家,你过来一下!”

    那老头带着两个儿子正在种地,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抬头才发现不远处站着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个年轻人,穿的衣冠华丽,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这个年轻人身后站着一百多个魁梧大汉,都穿着明军那种大红色军服。

    这老头一看这架势就知道面前这个年轻人必定是什么大人物,弄不好还是什么衙内之类的,赶紧带着两个儿子跪在地中,高呼拜见衙内大人。

    马铖看到将这父子三人吓成这个样子,赶紧和颜悦色的说道:“老汉,你们过来,我有些话问你们!”

    看到马铖和蔼可亲,那老汉才战战兢兢的来到马铖面前,跪倒说道:“不知这位衙内叫小老儿有什么事情?”

    马铖看到这个老头满脸的皱纹,年纪足有六七十,他的两个儿子也有四十多。

    “老汉,你今年贵庚啊?”

    那老头不知道贵庚什么意思,马铖身后的顾勇说道:“问你多大年龄!”

    顾勇的语气有些重了,吓的老头半天不敢说话,马铖瞪了顾勇一眼,摆摆手让他离远点,然后又问道:“老汉,你多大了?那两个是你儿子吗?”

    看到马铖这副模样,那老汉才说道:“小老儿四十三了,那两个是我的儿子,阿大二十六岁,阿二二十四岁。”

    原来是父子三人,不过这年纪也差的太多了吧。马铖今年二十二岁,虽然久经战阵有些显老,但是也比那个阿二年轻太多。至于这个老汉,年纪与身后的陈子龙相仿,怎么长的如同陈子龙的爷爷一样。

    马铖转身问陈子龙:“陈先生,您今年贵庚?”

    “回大人,卑职万历三十六年生人,今年四十一岁!”

    马铖看了看陈子龙,又看了看那老头,明明只差两岁,怎么如同两代人一样。陈子龙玉树临风,再加上垂到胸前的短须,一副佳公子的模样,说他三十出头都有人相信。可是面前这个老汉,长的饱经风霜,看相貌足有六十岁。

    陈子龙被马铖看的不好意思,只好低声解释道:“大人,百姓田间地头每日劳作,风吹日晒的年纪显大也算正常!”

    看陈子龙不好意思,马铖也就不在看他,而是转过头去问道:“老汉,这是你家的田吗?每年收成怎么样啊?”

    那老汉看马铖问他,局促的回答道:“回这位大人的话,这不是小老儿的田,这是城内陈举人的田,小老儿是陈家的佃户!”

    陈子龙当了一年多苏州知府,对城内的大小世家很了解,赶紧低声说道:“大人,这个陈举人叫陈道选,是万历四十六年的举人!”陈子龙说完又看看马铖,然后接着说道:“是卑职的族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