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五章 二更 (第1/2页)
没来之前。 在马老太和宋福生吵嘴那阵,宋茯苓脑中想的不是穿哪件衣服,也不是男女大防。 她才虚岁十三,八月份的生日。 她其实才十二岁多,到明年八月才十三岁整呢。 在宋茯苓心里,古不古代的,她十二三也是个儿童,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年纪。 压根就没想那些。 还有些纳闷爹奶在吵什么呢,是在借她话题在争论对古代封建阶级的无奈吗。 她脑子里琢磨是,明天怎么教,能不麻烦,不浪费时间,能快速教完。 最好上午一个小时左右就能结束,这样中午好去找奶,中午得吃饭啊。 而且宋茯苓也猜到了,陆畔一定是纠结比例的问题才叫她来。 她就寻思,在这里,听说外面学堂里的老师都是在纸上写完字,让学生们上前看,一个班里一个老师带不了多少学生,也没有黑板这个概念的。 有些像现代的小班,一对十几名学生那种模式。 那她不行啊,这要是一大篇子写完算完,还是用她不熟练的毛笔写,再加上讲,太浪费时间了。 那得教到什么时候去。 所以,她昨晚入睡前就跟她爹说,想将教家里娃子们读书的小黑板带去。 当时宋福生一听,眼睛都一亮: 这个好,一个在上面讲解,一个在下面坐着,离得远远的。 遇到不懂的,也不用离近了凑一堆告诉来告诉去的。离那么近让人讲究,看着也不好看。 就连夜让他二哥宋福喜给黑板做了一个木支架。 那块小黑板本是被鱼鳔胶粘在会议室墙上的,给孩子们读书用,宋福生硬给抠了下来。 这不就有了带黑板前来。 温暖的花厅里。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宋茯苓主导话题的,陆畔不知。 只知被连续闻讯。 “陆公子,您要做的沙盘桌呢?” “还没做。” “要做多大的?” “没想好。” 宋茯苓憋回想不由自主叹的气。 你这什么都没弄,你就先给我弄来。 你这样可不行啊,做事没个章程。 你这样,搞不好,我还得再来一次。 “也就是说,什么都没有,是吧?” 陆畔抿口茶:“是。” 宋茯苓点头,表示了解: “陆公子,和您先汇报一下,像我那个沙盘桌,就是你在蛋糕店里见到的那个,上面会用到的坑凳、细沙、泥土、地模型,表示道路江河等各色布条,渲染地貌色调的锯末、颜料,以及会用到说明城池内部建筑、高地等会使用到的纸牌、线绳,包括石膏等,我已经都和他们说过了,您的手下已派人去寻。” 顺子在旁边急忙弓腰点头,他派的是跟他去的一名小厮,一名管家,和本是预备要陪同宋茯苓的大丫鬟木槿。 顺子都给打发出去将这些尽快买回送到泽园,估计快回了,尽量不影响少爷和宋茯苓姑娘待会儿用到。 其实宋茯苓还让顺子准备了些木签。 但她没有单独拿出来说。 木签可以用于表示战斗中正在行动的兵旗、队标、队号,这个就看陆畔自己了。 宋茯苓心想:不行啊,不能坐在这里干等,教吧,直接来,并不影响。 她站起身问道:“陆公子,现在开始?” “恩?”今儿发愣的次数,比陆畔以前一年加起的次数还多。 教什么,材料不是正买着? 他还没有问,关于那个沙盘桌,对方是怎么想的。 尤其是那几国之间的地理位置。 是脑子一拍,随便定的大小面积,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算学方式。 而且,他还没有劝宋茯苓:你放松一些,叫你来,只是想听听你的想法,你随便说,不怕说错…… 他什么也没说,宋茯苓就已经站在黑板前开始唰唰写了。 “下面我会常说三个词,一个叫比例尺,一个叫水平比例尺,一个叫垂直比例尺。” 陆畔挑了下眉:“什么叫比例尺。” 粉衣、橘黄裙、绿鞋,扎着两个包包头的宋茯苓,回身道:“就是一种简略的说法,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我们要将实际面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直缩到你的沙盘桌上。不能每次都说的如此复杂,我们给它取个名。”说完,在“比例尺”仨字上画了个圈。 且提示陆畔:“我建议陆公子拿笔本记录。” “等一下,你用的是什么笔?” “粉笔,这个不重要,去取笔本你写一下吧。” 陆畔:“……好。” 宝珠低垂着头。 顺子面无表情贴边站在角落。 顺子他爹,泽园大管家,头回听到这样的对话,愣了好一会儿,才扭头冲也愣住的丫鬟皱眉,用气息呵斥速去取纸笔。 宋茯苓回过身,接着小嘴叭叭叭,一边分解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的概念,一边唰唰唰写下公式。 又两不耽误问陆畔:“陆公子听懂了没?” 陆畔望着背对他的小身影:“听懂了。” 恰好宋茯苓也写完了,转回身,冲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