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 离去 (第1/1页)
最终,一场晚宴在一片欢笑声结束,诸侯带着微醺的酒意各自回到自家的行辕之中。 盟会在今日也算是勉强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期间虽然发生了不少事,但总的来说,这次首止盟会还是比较成功的。 齐国所倡导的诸侯共同拥戴姬郑的提议得到了初步的贯彻,并且写进盟约之中,虽说盟约的作用就是用来撕毁的,但是,在而今齐国如此强势的背景下,诸侯还是要掂量掂量的。况且拥戴世子,本就是大义所在,各国诸侯又向天地鬼神起誓,所以,基本上可以杜绝诸侯们的出尔反尔。 郑伯逃盟之事自然也不会如此轻易揭过,鲁、宋、陈、卫、曹五国诸侯在晚宴中当着姬郑的面向齐桓公作了保证,回国之后立即整顿兵马,只待齐桓公一声令下,便立刻出兵伐郑,好教郑伯知晓知晓什么叫天下大义。 五国诸侯之所以如此积极,一来是为了向齐国表忠心,二来与申生提出的战胜之后强迫郑伯赎回留在首止的扈从士卒不无关系。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不过一个利字而已。 至于许国,许僖公同样也表达了“寡人愿索敝赋以从”的殷殷期盼。 不过却被齐桓公给拒绝了。 因为许国处在郑国的四面包围之中,万一诸侯这边刚打完郑国撤兵,郑国便拿许国出气,齐国也鞭长莫及啊。 更何况许国上下还在为许穆公服丧,齐国身为诸侯领袖,在盟国国丧期间向其征兵,不仁! 所以,齐桓公拒绝的很是干脆。 许僖公见齐桓公态度坚定,便不再强求。 许国国小,又处在郑国国境之内,之前差点被郑庄公吞并,现在又夹在齐郑之间,许僖公心中还是有颇多顾虑的。 齐桓公的决定可以说是正合许僖公的心意。 别看许僖公在私底下对郑国喊打喊杀的,但在明面上,许僖公终究还是不愿和郑国结仇的。 郑国的国力虽然已经大不如前,但是只要郑国愿意,随时可以把许国给灭了。 许僖公的父亲许穆公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所以才拼了命的向齐国靠拢,齐国但有征调,许国倾尽所有也要满足齐国的要求。 许穆公所做的这一切仅仅只是为了能够借助齐国的力量压制郑国,使得许国不至于亡国绝祀。 现在齐国要攻打郑国,许国必然要态度鲜明的站在齐国一方。不过,对于郑国,许僖公也不想与其撕破脸,说到底,齐国这汪远水终究解不了近渴。 这便是小国的无奈之处。 …… 第二天,诸侯各备车马护送姬郑离开,齐桓公亲自将姬郑送出卫境。 分别前,姬郑握着齐桓公的手,道:“齐侯大德,郑没齿不忘。” 齐桓公躬身道:“太子言重了,臣不过从天下臣民之殷望而已,尽忠职守,岂有大德于世子?” “卿过谦了……”姬郑道:“卿率领诸侯共同拥戴于我,我不敢忘卿之德,他日必以德报之,以酬卿匡佐之劳。” 齐桓公连称不敢。 姬郑也不在意,突然有些惆怅的说道:“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与卿再相见……” …… (ps:困死了,这一章看来今天是码不完了,明天补上,国庆这段时间本来准备安心码字的,谁知道事太多,实在对不住各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