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初会李成梁 (第1/2页)
就在王守业打量李成梁的同时,李成梁其实也在偷眼打量着王守业。 见其最多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李成梁只当王守业是某位勋贵家的公子,于是脸上原本就有的热切,登时又浓烈了几分。 等到麻贵替两人双方介绍的时候,李成梁更是忙不迭抢先拱手见礼:“不知王守备府上……” “什么府上不府上的!” 麻贵一听这话头,就知道他是误会了,忙笑着打岔道:“伯成老弟能平布青云,靠的可全是自己的本事。” 李成梁听了这话,只当王守义是不愿被人当成二世祖——类似的主儿,他在辽东也认识几个,明明全靠父祖余荫,却总爱吹成是赤手空拳打下的江山。 但王守业偏又笑吟吟的补了句:“小弟家中原是匠户贱籍,就算想靠祖上余荫,也没处承袭去。” 匠户贱籍? 这下李成梁可真是有些愣怔了。 山海监守备究竟是做什么的,李成梁到现在也还没弄清楚,但麻贵中午时自报家门的得意劲儿,他却是瞧的真真切切。 似麻贵这样的将门子弟,都引以为豪的官职,又怎么会落在个匠户贱籍身上? 尤其这王守业还如此年轻! 他心下惊疑不定,好在城府颇深,只是略一愣怔,便又不动声色的拱手赔笑道:“王守备果然是年轻有为!李某方才一时唐突,还望王守备多多包涵。” 说着,侧身往里一让:“此地不是说话的所在,二位且随李某登楼一叙。” 麻贵哈哈一笑,边迈步向那翠云楼的侧门行去,边向王守业挤眉弄眼道:“我这老哥虽是来袭爵的,身上却有正经的秀才功名,说起话来也是文绉绉的。” 面对这番打趣,李成梁却只是摇头苦笑以对。 他一面引着二人往楼上走,一面心下就生出些忐忑不安来。 据某些史料记载,李成梁因家贫凑不齐路费,一直要等到四十岁——也就是四年后的嘉靖四十四年——得了某位御史的青睐,这才得以进京袭爵。 但这种说法明显是有问题的。 虽说地方卫所的官儿不太值钱,但指挥同知毕竟也是从三品,不管是留在卫所,还是转调边军营兵,总也不会缺了油水。 如果来到京城,就必定能够袭爵的话,先找人商借些路费又有什么难的? 显然问题并不在路费盘缠上。 他真正缺少的,是用来打典的银子,是用来疏通的人脉。 而他之所以会比原本历史上,早来京城四年,其实还是托了天地异变、祥瑞迭出的福。 七月里,李成梁意外得了件祥瑞,却没向别人那样,将其进献给当地官府,而是带着家人悄没声摸到了朝鲜。 【李家自唐末就避居朝鲜,直到李成梁的祖父那一代才回归中土,所以对朝鲜的风土人情,比旁人要熟悉的多。】 而朝鲜境内显然不似明国这般,祥瑞大肆泛滥贬值,几番交涉之后,竟卖到了四百二十两银子的高价。 加上历年来的积蓄,李成梁也攒下了小七百两的身家。 俗话说钱壮英雄胆,他反复思索之后,便觉意带着所有积蓄进京袭爵。 结果到了京城之后,却是两眼一抹黑,无头苍蝇似的转了几日,连连在五军都督府、兵部、吏部碰壁。 正为有钱送不出去而苦恼,突然听说好友麻锦的弟弟麻贵,调任京城为官,这才找上门来求其牵线搭桥。 麻贵中午倒是答应的还算痛快。 可他领来的这位王守备,也忒年轻了些! 老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自己这好容易积才攒下的银子,如何就敢放心的交托给对方? 可若推三阻四的话,却又怕恼了麻贵,彻底断了袭爵的门路。 就这般患得患失的,引着二人上了楼,早有那徐娘半老的鸨儿侯在门前,一迭声的喊着姑娘们出来迎客。 霎时间环肥燕瘦就涌出好些来,其中又有一多半在纱裙正中开了口子,露出白生生的小腹。 那肚脐上还嵌着些金玉饰品,黄的白的甚是扎眼。 这也是鬼指病肆虐带来的改变——相较于裹缠纤腰的良家妇人,这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