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守信的人 (第1/1页)
折腾了大半夜时间,终于把老道士作案的证据拿到手,夏辉几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怎么办?夏老弟。”周江远似乎把夏辉当作主心骨了。 夏辉沉吟了一会儿,咬咬牙道:“把吴道士送到官府,那《血祭易术》和银两也一并送去,这些银两不要动分毫”。 一想到这五千多两擦身而过,夏辉rou痛啊。但知道这是证物,涉及诸多命案,官府一定会审查得很彻底,只怕少一张银票,官府也会追查到自己身上,夏辉不得不放弃贪污这笔钱了。 至于这血祭易术,夏辉倒有兴趣研究一番,但是杀人活祭的事情他是怎么也做不出来的,不过这是证据,自己也不能私藏。 周江远听到夏辉说要把血祭易术和银两都交由官府,暗暗松了口气,看着夏辉,多了丝敬佩,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受得住银两和易术的诱惑的。 一旁的吴道士大急,“等等,等等。小兄弟,你刚才不是说只要把证据给你,就放我一命的吗?为何你还要送我到官府,你是不是搞错了?” 夏辉哈哈大笑道:“是吗?我有说过吗?我怎么不知道啊?周兄,你有听到吗?” “没啊,我没听到。”周江远大言不惭的道。 “小东你听到我说了吗?” 夏东摇了摇头,一脸糊涂的道:“我什么都没有听到,你什么时候说的?” 三人瞬间哈哈大笑。 老道士气得一脸猪肝色,怒道:“你,你们实在太卑鄙!” 夏辉收敛了笑容,走到老道士跟前,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头,嘿嘿笑道:“傻孩子来的,叔叔开玩笑的。我当然说过放你一命啦。你放心,我说过的自然会遵守承诺。” 老道士愣了一愣,已顾不得眼前的少年不分老幼了,试探地问道:“真的?你真的会遵守承诺,放我一命?” “当然啦,你放心,我会放我你一命的。”夏辉点头说道。 老道士长长的吁了口气,神色激动,又哭又笑,忙道:“谢谢,谢谢饶命之恩。” “夏老弟,你真的要放了他?”周江远疑惑问道。 夏辉一本正经的道:“人无信而不立,既然我答应过他,那我就放他一命。唉,现在像我如此守信的人真的不多了。老道士,今天算你走运。” “是是是。小哥真是一个守信的人。”老道士谦卑地道,脸上满是死里逃生的笑容。 夏辉拍了拍周江远的肩膀,叹了口气:“周兄,接下来就要麻烦你了,麻烦你把这老道士送去官府。我说过要放他一命,总得要遵守承诺,就靠你了。” 刚还满心欢喜的老道士瞬间愣住了,表情僵硬,瞬间脸色血红。 周江远也是愣了一愣,随即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这夏东弟果然是一个妙人,有趣,实在有趣。 老道士反应过来,悲愤欲绝,破口大骂,刚骂两句,周江远就把臭袜塞回他嘴里。 看着那老道士愤怒不止,惊恐万分的样子,夏辉心里暗爽,对于这等极凶之徒,他越是痛苦,自己就越是高兴。 夏辉笑着摇摇头,走到桌子旁,正要把桌上的银票和那血祭易术放回铁箱子里,看见铁箱子里面还有几本书,顺手拿出来翻看了一下。 不知不觉无尽的黑夜开始慢慢褪去,此时黎明的署光开始散布大地。 清晨街道上,行人稀稀落落,夏辉三人押着道士往官府方向走去。一个老头、一个乞丐驱赶着一个满脸血迹、绑着手的老道士,后面还跟着十来岁的小孩,小孩怀里紧紧地抱着一个铁箱子。这四人的出现吸引了每一个行人伫立观望,甚至有几个好事者偷偷地跟在夏辉他们后面,似乎想看看热闹。 走了一段路程,身后已经跟了十来人了,那人数看情况还在不断增加。看着身后越来越多的“追随者”,夏辉有些后悔了,早知道会引起这么多人关注,就应该让衙门派人来押运了。 一旁的周江远却是特别兴奋,似乎很享受被人围观,不时还对一脸死灰的老道士怒喝两声,威风凛凛。 幸好路人看到吴道士满脸血污,不敢靠近相问。 当身后长长的尾巴足足有五六十人的时,夏辉四人终于来到了青南衙门。 守门的官差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站衙门口,大吃一惊。一个官差急忙跑进去叫人,另外一个则紧张地看着夏辉一行人,大声喝道:“来者何人,竟敢集众围堵官府!” 夏辉连忙笑道:“官差大哥,你莫要误会,我们是来报官的。” 听到是来报官的,守门官差松了口气,“你们报什么案?” “我们抓到一个杀人凶手,特地把他押来官府。”夏辉指着吴道士道。 看热闹的行人听到那老道士居然是个杀人凶手,“哗”的一声,纷纷议论开来。 听到是命案,守门官差全身一紧,面容严肃道:“你说他是杀人凶手,有可证据?” “当然有,那老道士可是杀了不少人呢,官差大哥,请你马上派人来接管这老道士。”夏辉说道。 此时,赵知县正在后堂审批公案,听到守门官差说有上百人聚集在衙门前,大吃一惊,连忙聚集所有官差,往正门赶去。 衙门门前黑压压的全是人,赵知县吓得脸色白,这如果闹出什么民变,乌沙不保事小,只怕自己的项上人头也要搬家了。 赵知县吞了口口水,大声道:“诸位父老乡亲聚集于此,所为何事?” 刚才守门的官差道:“知县大人,这位小兄弟说是来报案,说这道士杀害了多条人命。” 赵知县大惊,多条人命可是大案啊。再看官差所说的小兄弟,满脸污迹,分明是个小乞丐,小乞丐捉住杀人凶手,这也太不真实了吧? “不知这位小兄弟可有证据证明这位道长杀害多人呢?”赵知县也不请夏辉他们进堂了,当即就询问起来。 夏辉打量了一下这位知县大人,四十来岁,大腹便便,倒有几分威严之态。于是把道士祭活人,利于邪术害人谋财的事情简单说了一片,并且把夏东手中的铁箱子打开,把那本《血祭易术》拿了出来。 赵知县脸色越来越震惊,急忙接过《血祭易术》。 围观的众人听到道士的恶行,民情激愤,纷纷破口大骂。为了钱居然滥杀无辜,杀的还都是些未长大成人的少年,简直是黑心烂肝的狗东西! 一传十,十传百,邪恶道士血祭活人的事情很快就在青南城乃至整个青南县传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