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临高1628_第三十七章 招工(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招工(一) (第1/2页)

    上午工作队给村民们开完会,下午农业部的人去村外看荒地,建设部和化工部的人对盐场进行勘测,要对盐场进行彻底的改造。

    来自建设部的工业建筑设计师席书对谢成道:“要建1100米防潮坝,一万亩盐田,这个工程量不小啊,光是盐田的建设初步估计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施工时间,防潮坝要等水泥厂建成之后再说,还需要不少的石料。”

    谢成点点头道:“防潮坝可以以后再建,物资部带了一个集装箱的食盐,大概有15吨,食用盐一年之内都不缺,化工方面也要等化工厂建立之后,施工时间还是足够的。盐场建成之后初步估计可以年产5000吨食盐,不但可以满足化工厂初期的原料供应,还能往琼州府各县卖不少盐。”

    傍晚,盐场勘测队回到驻地,四座彩钢活动板房和四座军用帐篷都已经搭建好了,只是暂时没有红砖建造围墙,工作队从金牌港运来一些木材,在营地周围建了两米多高的木栅栏,等砖厂出砖之后再替换成砖墙。

    谢成递给对杨茂才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一根,抽了一口,吐了个烟圈,问道:“你们今天晚上谁留守值班?”

    杨茂才也点燃香烟,抽了一口道:“我,还有何真和丁德文。”

    谢成点点头道:“我先跟他们回去,拿点东西,晚上我也回来值班,你们晚饭就不用做了,我给你们带回来。”

    “说起吃饭就郁闷,那两个女生都不会做饭,中午她们做的饭那叫一个难吃!”

    杨茂才话音刚落,梅思思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我又没有逼你吃,以后我还不做了,你们自己做!”

    杨茂才自知理亏,只好赔笑道:“以后哪能让美女做饭,我做,我做!”

    谢成回金牌港吃完晚饭,收拾了一些私人物品,开了一辆北京212回到了道灶村。

    “回来的够快的?”杨茂才笑道。

    “那不是怕你们饿嘛,快吃吧。”谢成把保温饭盒递了过去。

    丁德文把手机放进裤袋里,跑过来道:“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香煎马鲛鱼、白灼虾、红烧rou、酸辣土豆丝。”

    “不错,都是我爱吃的!我说老谢,得想办法弄个卫生间,现在洗手都没水,上厕所也是个麻烦事。”

    谢成道:“吃的水从金牌港运过来,其他生活用水就在驻地打口井,至于厕所就先从基地运个移动厕所过来,不过那个移动厕所是干式打包型的,需要用可降解塑料袋,用完就没有了,还是需要建个固定厕所,等建筑队来修盐场的时候,顺便帮我们建一个就是了。”

    杨茂才郁闷的道:“现在吃饭呢,说这个不合适吧!”

    “哈哈,抱歉,抱歉。”谢成哈哈大笑起来,一点没有抱歉的意思。

    “老谢,你说明天能招多少人?”杨茂才赶紧转移话题。

    “五六百个应该可以的,实在不行就放宽年龄,改为17岁到45岁,村里不少青壮都去了外乡,只要村民在我们这里做工尝到甜头,那些外乡的青壮自然回回来的,到时候还能再招一些。”

    “还是有些少,这么多工厂厂房、办公楼、仓库、道路要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手,光是基建都得用上三四年。工厂盖起来了还需要工人,这些村民都是文盲,很多技术工种都做不了,只能去砖厂,建筑工地做普工,水泥厂很多岗位也需要技术,更别说机械厂、化工厂、电厂这些了。”

    谢成点头道:“是啊,产业工人培养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先是要扫盲,然后建立职业技术学校,这个就要好几年,只能是让他们边学边干了。”

    杨茂才咽下一块红烧rou,道:“还有语言问题,他们听不懂普通话,我们也听不懂临高话,沟通是大麻烦,不能什么事情都要靠翻译。”

    “我们自己先办个扫盲夜校,开始的时候请钟庆文他们来教,等他们能听懂一点普通话之后,就我们自己教。就是不知道村民愿不愿意来。”

    “只要跟着我们有好处,肯定就有人愿意学。”

    第二日一早,工作队的其他人早早的来到道灶村,车队的车辆又增加了不少,农业部还派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