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海贸(二) (第1/2页)
破风号在广州只停留了两天,装满货物之后就离港前往长崎,在此期间,破风号上的穿越众分批进入广州城逛了逛,因为时间太短,大家也只好走马观花,拍些照片和短视频留作纪念。 “大家注意了,马上要进入台湾海峡了,都打起精神来,海峡附近海面可不太平,随时可能遭遇郑芝龙、刘香、荷兰人、西班牙人的船队,虽然我们不怕他们,但是小心驶的万年船,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战术上我们要重视敌人,阴沟里面翻船的例子可不少见。”王国贤用广播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进入海峡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没过多久夜幕就降临,也许是因为夜色的缘故,在没有月亮的海面上漆黑一片,想要被敌人发现是很困难的,而且破风号上也装备有航海雷达,虽然是民用雷达,探测距离也达到了40公里,除非是恶劣天气的原因,影响到雷达的探测,否则敌船想要无声无息的接近破风号是不可能的。 因为此时是冬春之际,海面上吹的是东北季风,破风号是逆风行驶,如果不使用柴油动力的话只能走之字型航行,这样太耽误时间,而且穿越集团柴油储备丰富,不在乎多烧一点柴油,在夜间索性降下风帆,直接使用柴油动力行驶,经过一夜的航行,在黎明时分,破风号已经驶出了海峡。之后又经历了两天两夜的航行,终于抵达了长崎外海,期间倒是遇到了几艘大明的中式帆船和日本的朱印船,此时但凡是做海上贸易的,大部分都是半商半盗,都不是好相与的,只是见到破风号硕大的船身以及高航速,这些海船都没有敢上前抢劫的,再说想抢也追不上。 进入日本领海之后,破风号就关闭了主机,改用风力航行。靠近长崎港之后就见到了许多日本小渔船。 “桃四郎,快看,大船,好大的船,那桅杆好高啊!” 桃四郎望向同伴指着的方向,他道:“阿罗,你少见多怪,大船你又不是没见过,荷兰人也有大船,这艘船也没有大多少。”此时正是西方大航海时代,东亚的西班牙人、荷兰人、葡萄牙人的运输船基本都在五六百吨,少数也能达到一千吨左右。 阿罗争辩道:“还是要大不少呢,而且这个样子的船我还是第一次见。” 此时的长崎是日本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德川幕府将于1633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日本人出海贸易,原来允许西洋的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来长崎贸易。之后因为德川幕府开始大力清洗天主教,就禁止了葡萄牙人来长崎贸易,后来连荷兰人都禁止了,只允许大明的海商到长崎贸易。 破风号缓缓的驶入长崎港,日本虽然是一个岛国,但由于其封闭的环境加上长期受到大陆文化的影响,在古代世界的日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来都不太重视海上力量的发展。19世纪西方的入侵让日本真正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海军更是要到明治维新之后。所以破风号驶入长崎港也没有德川幕府的水师来拦截,但是港口还是有长崎奉行所专门用来监视的船只。 一名同心急匆匆的赶到长崎奉行所向长崎奉行黑田利隆报告,“大人,港口来了一艘大船,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大船,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同心是江户时代的下级警务人员,相当于衙役。 黑田利隆是德川幕府的直属家臣,也就是旗本,拥有自己的军队。 黑田利隆也想知道是哪里来的船,急忙站起身对一旁的与力村田彰男道:“立刻召集人手,跟我去港口看看。”与力本意为协助主官工作之意,类似中国古代的师爷。 黑田利隆亲自带着一队足轻到了港口,穿越众早有预案,周学述带着日语翻译章泽下了船,周学述一看黑田利隆的穿着打扮就知道他是领头的,他微微欠了欠身道:“在下见过将军,在下名叫周学述,是大宋遗民,三百多年前因为蒙元入侵,家国沦丧,先祖无奈远避海外,如今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故土,然几百年间已是沧海桑田,今日冒昧前来贸易,还望将军准许。”章泽用流利的日语向黑田利隆做了翻译,黑田利隆惊奇眼前这人的日语竟然如此流利,大感意外。听到章泽的翻译更是惊讶无比,南宋都亡国三四百年了,今天突然又冒出个大宋遗民来,黑田利隆虽然没见过宋朝人,但是见过宋朝的画,这穿着打扮根本不像宋朝人,更像是西洋人的打扮,难道当年这些所谓的宋朝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