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临高1628_第七十六章 香烟(求推荐票求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香烟(求推荐票求收藏) (第2/2页)

食此能消癥痞。”明代大医家张景岳对烟草大加称赞,他在著作《景岳全书》中介绍吸烟可以壮阳、祛风湿,认为是“顷刻取效之神剂也。”

    第二个原因是在烟草传入之初,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传说:明军在一次征滇战役中,很多部队因感染了当地疾病而全军覆没,唯独一支军队毫发无损,事后发现这支部队都是由带着烟枪的吸烟者组成的。这个传说被很多书籍所记载,虽内容略有不同,但随着这一故事逐渐流传开来,使大家都对此深信不疑,吸烟的习惯由此普及。

    还有的说法是烟草从南方逐渐推广到北方乃至全国,是因为明末天启崇祯年间,明朝与后金交战,大量南方官兵被抽调到北方,从而把吸烟的习惯传到了北方。很快,长城内外各民族都染上了吸烟的习惯,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吞云吐雾。可是,这样一来,崇祯皇帝不高兴了。原来,当时北方人管吸烟叫“吃烟”,与“吃燕”谐音。而北京的别称是燕京,“吃烟”岂不是要把北京吃掉吗?所以皇帝一怒之下,便下令百姓不准吃烟,违者斩首。但是,统治者光想到了禁止吸烟,却没有想到烟草的生产和销售。加之当时抽烟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所以久而久之,这条禁烟令就成了一纸空文。而且,由于禁烟导致烟草价格直线上升,山海关外的女真人不惜以一匹马换一斤烟草。另一方面,禁烟反而宣传了烟草,很多人都想尝尝这皇帝不准吃的东西是什么味道,导致烟草销路更好。可见,明朝皇帝只因忌讳而禁烟,不仅没有真正禁止住吸烟,反而起到了做广告的作用,这是始料不及的。

    史料中,还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1637年,崇祯皇帝为了禁烟,勒令以斩首示众惩罚烟草私种私售者。不过,当时正在辽东与后金苦战的兵部尚书洪承畴却上奏说辽东士卒,嗜烟若命,导致政府禁烟彻底失败。怎么回事呢?原来,洪承畴本人也是一位“老烟枪”,皇帝让他带兵到山海关外打仗,他便趁机上了个奏本提了许多条件,要这要那,最后顺带一笔:北方士兵雪夜巡逻,抽一袋烟不仅能添点暖气,还可提提神,对带兵打仗有利,皇上能否开烟禁,体恤士兵?多疑的崇祯此时正倚重洪承畴,本不想批准,但又怕洪承畴不忠心。如果这点小事都不答应,怎么让洪承畴带兵?于是烟禁重开。没几年,北京真的让清军“吃掉了”,新坐龙庭的满洲贵族全是老烟枪。这样,皇帝与百姓“同心同德”,抽烟风靡全国的势头就再也挡不住了。

    不管怎么说,明末吸烟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情,在加上土著职工几乎天天都能看到穿越者首长在抽烟,有穿越众带头做示范作用,很快金明池牌卷烟就现在职工当中普及了,随即又很快在临高县城流行,没有多少时间整个临高都开始流行起抽烟来。虽然抽烟是恶习,对身体健康也很不好,但是穿越集团为了赚钱也不顾上这些了。而且香烟本来就是西方发明的,就算穿越集团现在不生产,以后西洋人也会来卖,还不如抓住机会先卖给欧洲人。穿越集团从原时空带了家庭用的小型全自动卷烟机,虽然比不上大型烟厂的生产流水线,但是现阶段已经足够满足穿越集团的需要了。

    在原时空人人都知道烟草行业是暴利,在2016年最赚钱的公司排行榜中,中国烟草总公司以利润10795亿位居首位,而排在第二名的工商银行仅有2782亿,而腾讯、阿里的利润更是连500亿都没达到,分别是410亿和383亿。可以说烟草公司的利润几乎是工商银行的4倍,腾讯和阿里的30倍。烟草行业毛利率长期高于60%,60%的利润看上去还不够暴利,这是因为烟草公司要缴纳的税是非常高的,甲类香烟消费税税率就高达56%,另收0.003元/支,此外,还要缴纳17%左右的增值税。在2017年,中国烟草的税收总额为11000亿,也就是说每天就上交国库30.1亿。所以香烟的高利润其实是“烟草重税”导致的。香烟的成本其实并不高,他们用的都是同样的原料,而价钱的高低就在于制作的工序;从收购商到种植者每公斤大约是二十多块钱,甚至有些更便宜。一包上百块的香烟,成本几乎都不超过八块钱,而中国最受欢迎,售价65元的中华香烟,成本仅仅只有5元。

    贸易部从广州采购的烟叶只要4分银子一斤,一斤烟叶大约可以生产650支香烟,也就是32.5包,按12文铜元一包计算就是价值390文铜元,造币厂新造的铜元,一两白银兑换700文铜元,4分银子就是28文,毛利高达14倍左右,当然中间还有扣除运费、包装、辅料、电费、人工等成本,扣除这些之后一包金明池牌香烟的利润依然10倍。(书友QQ群:686581877)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