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田独考察队(二) (第2/2页)
对二名黎族职工道:“符德旺,黄定恩,你们二个先进寨子跟村民说明情况,就说我们是来这里做生意的,顺便采些草药回去,记住不要跟村民起冲突。”这二名黎族职工都是熟黎,汉化程度很高,基本就是跟汉族差不了太多了。这次一共三名黎族职工,另一个王那觉跟着另一组考察分队走了。 寨子里的村民也发现了考察队,这个寨子顶多一二百人,寨子外一下子来了30个壮年男人,村民们立刻进入防备状态,紧闭寨门。 还好有二名熟黎做向导兼翻译,要不然穿越众还真不太好进寨子。符德旺和黄定恩回来报告说,这个寨子叫大茅峒,寨主同意他们进寨子贸易。 石嘉伟道:“我看原时空的三亚地图,田独镇也有个大茅村,没想到几百年前就有了,还是个黎族村。你们看村子外面还种了这么多棉花,这些棉花长的可真高啊,比人还高,我印象中的棉花不都是只有半人高,跟茶树差不多高。” 卢金泽笑道:“棉花在亚热带、热带长到一两米很正常,最高可以达到6米。” 大茅黎峒一年到头难得见到几个来寨子里做生意的汉人,这次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这伙汉人穿的跟以前来寨子做生意的汉人完全不一样,头发也是短短的。几乎全村老少都到了村口,过来看热闹。 寨主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头发都花白了,身后站着好几个手持弓箭的年轻人。韩大成上前跟老峒主见礼,随意寒暄了几句,主要是因为互相听不懂,需要黄定恩他们在一旁翻译。韩大成从几个新兵的背囊里拿出一些早就准备好的礼物。几包临高出产的红双喜牌火柴和金明池牌香烟,几只玻璃碗,三十斤马袅盐场出产的食盐,几包从原时空带来的缝衣针线,几斤大白兔奶糖和话梅糖,两瓶撕了标签的牛栏山二锅头,两把不锈钢开山刀,五把不锈钢厨刀,五把水果刀,两面梳妆镜,都是实用型的,没有什么奢侈品,唯一要算是奢侈品的就是镜子、玻璃碗和二锅头酒瓶子了。 村民们看着韩大成不断的从背囊里往外掏东西,看的眼花缭乱,其实穿越众带来的商品真的不算多,主要是都要靠人力背。但是在大茅村民看来,已经是丰富的不得了了。老峒主虽然活了几十岁,算是寨子里最见多识广的人了,但是好些个东西他也没有见过。老峒主见客人如此热情,立刻将穿越众都请到自己的家里,不少觉得自己地位还可以的村民也挤进了老峒主的家,新兵们只好站在门外。老峒主看着堆满桌子的商品,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你们带来的货物我们都很喜欢,只是外面寨子没什么钱,更没什么金银,只能以货易货。” 韩大成微笑道:“没关系,我们这一次来主要就是跟老峒主交个朋友,以后我们还会来的,今后我们可能来崖州定居,会在大茅河下游建立寨子,到时候我们就是邻居了,以货易货不要紧,我们都可以接受。” 老峒主见客人如此好说话,又看了一眼桌上的不锈钢开山刀,他最喜欢这两把钢刀,看上去就是好东西,他更加不好意思的道:“我们寨子比较穷,能拿出来的货物只有打猎得来的动物皮革、自己纺织的吉贝布、葛布、槟榔之类的。” 韩大成豁达的道:“没关系,我们都可以收,至于怎么换,老峒主你定就可以了。我们还想在附近山里转转,采一些草药回去,希望能在寨子里住几天。” 老峒主一口答应道:“没问题,我这就叫人去给你们腾房子去。至于换的货物你们你们随便挑,能拿走多少就拿多少。” 韩大成忙道:“老峒主不必客气,我们自己带了帐篷,腾房子就不必麻烦了。” “欸!那怎么行,怎么能让客人自己住帐篷,这些你们就不用管了,我们会安排好的。” 韩大成道:“那就多谢老峒主了,我们还希望买点大米和rou菜。” “这是什么话,来了就是客人,哪里还能让客人自己买饭吃的道理。”在老峒主看来,这次交易他们是大大占了便宜了,虽说慷慨的让穿越众能拿走多少就拿走多少,其实真的拿不了多少,一个人能背多少东西。 好些个东西老峒主都不认识,韩大成一一给介绍。火柴轻轻一划就能着火,那奶糖能甜进心里去,就没见过这么精细的缝衣针,那棉线五颜六色十几种颜色,那二锅头的酒瓶居然是透明的,跟那玻璃碗一样的透明,里面的酒也是清澈如水,打开瓶盖一闻,酒香扑鼻,比自酿的米酒香气浓郁多了。那食盐也都是精盐,没有一丝苦味。老峒主照镜子的时候着实被自己吓了一跳,自己脸上的皱纹都照的无比清晰,这辈子就见过如此清晰的自己的脸庞,那镜壳也是精钢打造的,镜面比平静的井水还要光亮,简直就是宝物。老峒主最爱的还是那几把刀,一看都是好钢打造的,黎寨里面想要弄几把好刀多困难啊,听客人讲这刀还不容易生锈,这简直就是宝刀了。 有了这些礼物做敲门砖,韩大成的考察分队就在大茅村安顿了下来,傍晚的时候,老峒主让人送来了各种各样的食物,竹筒饭、椰子糕、糯米酒以及各种山上猎来的野味。韩大成感慨道:“还是古人单纯,这么些东西就换来了大茅黎寨的友谊。”方默笑道:“话可不能这么说,您老看这些东西不值钱,在老峒主眼里就是宝物。”韩大成道:“也是,大家赶紧吃吧,今天好好休息下,田独铁矿就在大茅村附近了,明天开始就要找矿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