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五十八章 暴涨的名望 (第2/2页)
商人都认识他们。 如今,他们却以晋州的税官这个份出现,让很多商人都瞠目结舌。 原来商人也能做官啊! 很多人感觉有些不敢置信,但是事实却告诉他们这些都是真实的,而且更让他们羡慕的是,陈玉等在晋州还颇有名望,很多读书人见了他们都会恭恭敬敬的叫他们一声“大人”,这让这些外来的行商们异常羡慕。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么一天啊!” 怀着这样的感慨,这些商人中很多人在晋州城买了房子,然后把自己的家人接到了晋州城来。 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冲动,而是晋州这么好的经商环境,在其他地方实在太难找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以他们的投资眼光来看,如果现在不在晋州城买房置地的话,再过两年,他们想要买的话付出的代价将会更高! 在这样的况下,晋州城的房契地契交易就火了起来,有些房子甚至隔一天就换了两个主人。 面对可以的况,陈玉等人立刻就向晋州此时李狗蛋提出了建议,加收晋州的房契地契交易税,加收的标准是一成。 也就是说,晋州城的房子和土地一旦交易,那么在他们拿着房契地契来官府过户的时候,就要把成交价格的百分之十上交,而且每卖一次就要缴纳一次。 听完这个建议,李狗蛋当场就拍板同意了。 “就这么办,不过一成可不够,再加一倍,收两成,而且一年之内交易过的房契和地契,每交易一次,就加一成,若有敢隐瞒价格的,发现之后收回其名下房契地契,并将交易双方逐出晋州!” 在李狗蛋看来,这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晋州城的机会,所以此刻他就要努力的抬高晋州城的价值,最好能和京兆府这样的大府持平,到时候这些都是他晋升的政治资本。 当了这么久的晋州城的刺史,如今的李狗蛋好歹也培养出了一点政治嗅觉,不再是当初的二愣子了。 李狗蛋新娶的妻子是来自太原王氏的,是真正的名门闺秀,不说别的,单单她的见识就甩了李狗蛋几条街,李狗蛋之所以能这么快适应晋州刺史这个份,他的妻子功不可没。 人家都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李狗蛋就属于这种况。 商人们都是买涨不买跌的,晋州放房价地价越高,他们就越放心,再加上李狗蛋这个刺史的故意cāo)纵,晋州城的房价又迎来了一次暴涨。 只要是靠近晋州城中心的房子,哪怕一座最普通的土坯房院落,也卖到了上百贯的天价! 要知道,这些钱哪怕拿去长安和洛阳,也能买一三进三出的大宅子了。 晋州城房间暴涨,藉此收到大量交易税的官府自然是受益者,但是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晋州的百姓,很多辛苦大半辈子也攒不到十贯钱的家庭,突然就发现有人拿着上百贯钱来买他们的土坯房子! 这是人傻钱多啊! 遇到这样况的百姓,二话不说就卖房了,卖了房之后再拿出几贯钱请几个熟人,在城边的空地上重新建一座屋子。 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在晋州城里,住哪不是一样? 不过对于“人傻钱多”的外来商人们,晋州的百姓还是比较欢迎的,不止是因为他们提升了晋州的房价,还因为百姓们也知道晋州的税收来源于这些商人。 换句话说,是这些商人帮他们交了税。 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晋州的百姓在和外来行商的相处之时,要比其他地方的百姓和善得多。 这也让这些外来的商人们体会到了晋州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他们也和之前来的那些商人一样不想走了。 但是想留下来,就要买房买地,而买房买地又会让晋州的百姓受益,这样一来,百姓们又会对下一次来的行商们更加和善,让他们不自的想留下来…… 这是一个良循环。 而高明作为这个良循环的始作俑者,自然备受百姓和商人们的崇敬,也正是因为他有着无与伦比的声望,才会使得城门卫兵在喊出那声“见过太子下”时,让城门口跪满了人。 这是哪怕李世民这个皇帝,都无法做到的! 不过此时的高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看到城门口跪了这么多人,他只能叹了口气,然后从马车里探出头朝着周围的百姓吼了起来。 “晋州的百姓们,都起来吧,别在这里跪着了,天快黑了,都回家吃饭吧!” 高明话音刚落,周围的百姓顿时就欢呼起来。 “太子下万岁!” “太子下万岁!” “太子下万岁!” 看到这一幕,高明顿时有些傻眼了。 “怎么回事?晋州城的百姓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血了?我才随便说两句话他们就燃了……”仅代表作者天山寒鸦的观点,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作删除处理,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 ,谢谢大家! 手机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