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星尘的生命 (8600,求月票!) (第3/4页)
星辰生命只是困惑。 打个比方:一个人类,诞生于1895年的秋天,他的记忆中家乡的味道是江南平原上的稻田,也可以是西部山林中浓郁的果香和草木泥土的腥味,更可以是北方地区寒冷厚重的大雪,人类记住了这个日子,他与自己的同类生活了漫长的时光,在成长,老去后,死在了故乡的泥土中。 是否幸福,是否愿意,都是另外一回事,他死去时,是在自己所能理解的世界中。 但是百年后的1995年,他却又复苏,带着重回幼年的躯体,茫然地环视着已经大变模样的世界。 稻田被填平,山林被砍伐,大雪被坚固的水泥建筑和暖气取代,而所有熟悉的事物都消失不见。 他当然可以适应的全新的世界。 正如同‘星辰生命’可以适应不再充斥着高热星尘的不稳定宇宙,适应这个逐渐冰冷的稳定宇宙。 但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因为‘道’的铭刻,死亡后一次又一次归来的祂,总是迷茫。 正如同人可以适应一次又一次的新环境,但是他始终会记住家乡的味道。 熟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甚至就连那些脆弱的小小生命,也构筑起了名为‘辉煌时代’的宇宙大探索时代,开始驾驶着一艘艘飞船,探索遥远星空的彼端。 生命,还存在着,并且缔造全新世界的模样。 但是旧日的世界,已经被永不停歇的熵,永恒扩大的宇宙,被时光所杀死了。 祂扪心自问: 答案是不会。 不朽是不容拒绝的。 星尘生命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如何得到的不朽。 所以,只要这个世间,还存在‘恒星开灵’的可能性,祂就不会消亡。 于困惑的茫然中,星尘生命在宇宙中游荡,而数以百万年计算的游荡,在一次次的死而复生中,祂开始尝试复制转换成其他生命拥有的形态。 这并不困难,万事万物,都是星尘生命的衍生,只要星尘抛弃自己的质量,祂就可以模仿那些小小的生命,融入他们繁盛的社会。 然后,星尘目睹了无数文明的毁灭与终结。 这些小小的生命,可以构筑起胜过行星和恒星的伟大文明,祂们可以组建出能轻松消灭一个行星的可怖舰队,他们的力量能将数个星系拉扯进入亚空间,并在其中组装一个个庞大到匪夷所思,超越物理定律的巨型建筑。 人造恒星,并非难事,他们甚至创造出了全新的恒星生命……只是并非是星辰生命的同类,仅仅是一颗等离子大火球罢了。 当然,并非每个种族和文明都能办到这些奇迹一般的奇观,但是几近于永恒的时光中,星尘总是能遇到这样的文明。 而这样的文明也会毁灭。 因为战争,因为内斗,因为自我的分裂,因为宇宙的天灾。 甚至,仅仅是因为不想活,所以就能死——令星尘羡慕的死。 一切都会消失,伟大的文明也会自灭,亦或是毁灭于战争…… 辉煌的时代结束,战乱的年代开启。 越来越多的文明毁灭,因为一些奇怪的理由,一些莫名其妙的因缘。 为了证明谁更强大,为了一些可笑的资源,为了一些人的贪婪……生命的毁灭,不断地发生。 这些理由,远比昔日,摧毁了星辰生命躯体和岩质行星上生命的脉冲星对撞要来的虚无和可悲。 ——生命是毫无意义的。 ——不然的话,倘若有人真的刻意去创造了这些存在,然后用这样的理由消灭他们,岂不是绝大的讽刺? ——我宁肯相信虚无,也不相信恶意的愚蠢。 如此思索,这样的思想在星尘的思维里扎根。 而就在这段时光中,祂遭遇了那么一群人。 一群在星空中游历,却宛如幽魂,从不和任何生命交涉,只是静静注视后,又悄然离去的旁观者。 他们找到了隐藏在人群间,丝毫不显眼的星尘生命,并礼貌地展开了交流。 他们如此说道,语气柔和且亲切: 星尘生命能够感应到,眼前的这群人身上的确有着和自己类似的气息。 那是同为虚无,但却并不茫然,并不困惑,反而心怀安宁的气息。 祂缓缓站立起身,然后有些困惑道: 人群的首领,一颗漂浮在灵能罐中的大脑,用合成的灵能语调柔和道: 低声自语着,星尘生命怔然道: 大脑平静道: ——的确。 ——为什么不呢? 虚无没有做的理由,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如若想要为善不需要理由,如若想要为恶也不需要理由。 虚无就是这样,总是极端,总是徘徊,总是迷茫。 所以星尘生命,便答应了对方,陪伴着这么一群默不作声的人在诸多河系间游历,周边了宇宙结构的一个个角落。 这是最古老的虚无教团。 这是非常漫长的一段旅途。 漫长到在迎来虚无前,教团内的成员便都归于虚无。 漫长到,星尘的生命,也成为了虚无教团中资格最老的那一位,成为了新一任的虚无教首。 永恒的星尘游荡于群星,这个冰冷的宇宙,旁观者轮回的繁复。 祂的困惑,始终无人解答。 无意义的虚无。 但是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 因为,与这个问题相对的,,同样也是无意义的虚无。 充满空虚与孤寂的生命,星尘的心,逐渐获得了安宁。 但是困惑仍然存在。 所以……这一切,都并不是结束。 故而,直到那一日。 祂,聆听到了‘伟大’的声音。 一切都为之改变。 …… 贸易之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