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九十四章:收降关胜 (第2/2页)
时。 “如此多的百姓聚集在一处小岛之上,花寨主是怜悯百姓,还是欲让他们陪葬?” 一声充满傲气的讽刺声音响起,却是重枣红脸的大汉,“大刀”关胜开了口。 同游不仅仅只有登州六人,关胜、宣赞、郝思文、张清、丁得孙、龚旺六人同在应邀之列。 听关胜语气不善,花荣有些诧异,疑惑地问道:“关将军此言何解?” “梁山之上,地不足万亩,却聚集了几万百姓定居,这些百姓生活物资如何获取?口粮如何获取?单靠这方寸之地,来赡养几万百姓,花寨主是否太过儿戏?” 听关胜如此解释,花荣才明白关胜的话意,心中思量如何应答,才能让人满意。 月前一战,关胜、宣赞、郝思文、张清、丁得孙、龚旺六人都被梁山俘虏。 张清三将家眷就在东昌,东昌被破之时,他们和将士们的家眷直接被带回了梁山,等朝廷对于他们几人的通缉令下传之后,没有退路的张清三将,只有投降梁山一路可走。 朝上几位权臣为了遮丑,关胜并未被朝廷通缉,虽然家眷尽数被接来,关胜却是不愿投降,花荣便先从宣赞下手。 宣赞凭一手箭法曾大败番将为国争光,被郡王看上,招为驸马,可惜郡主嫌他长的太丑,想不开而郁郁而终,从那以后他便彻底沦为了笑柄,在京城中受尽不平,早已看透了朝中那帮小人的嘴脸,此来征讨梁山,便是想证明自己不是戏台上没用的丑角。 可惜,一战败北,他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心高气傲的他,就算死,也不愿意回去继续受那些小人的欺辱。 花荣的招降,他一口便答应下来,没有丝毫的犹豫。 郝思文半生都怀才不遇,义兄关胜在河东剿匪无数,但是不但不能得到升迁,还常被小人污蔑,他早看透了官场的腐朽不堪,若不是义兄关胜相招,他不会给这腐朽的朝廷卖命,花荣、宣赞、唐斌三人三顾茅庐请他出山,感觉到花荣的诚心,他没多久便上了花荣的贼船。 只剩关胜这个心高气傲的家伙,油盐不进。 登州六人不熟悉关胜几人的情况,但是对于关胜的话语却生出几分认同,几万人在这个岛上生活,老弱妇孺都有,这里完全不像一个贼窝,反倒像是一座正在兴建的世外桃源,这么多人聚在一起,生活、吃饭确实是一大难题,满山梯田虽好,但是要解决如此多人的口粮,在他们看来确实力有不逮。 被打断讲话的“导游”宋万,听关胜如此问,毫不客气地反驳道:“梁山如此多百姓,还不是被你们这些滥官逼上山的,这些百姓若不上山,下一回你们再来,恐怕还得被你们拉来当rou盾,你们不把百姓当人看,俺们梁山可不能不管百姓死活。” 关胜被宋万不留情面的抢白,弄得老脸一青,冷哼一声,故作不屑地把头扭向一旁。 “关将军多虑了,我既然敢让百姓上山,我自然要为他们的生计思虑,你们相必也听说了我们在海外开辟荒岛的事情,实话告诉你们。在岛上,我们已经开垦出来三四万亩良田,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更多的田地被开垦出来,而且梁山上的百姓大部分都不会长居住在此,我会慢慢把他们分散到海岛之上,在那里,有着无尽的土地等着人们去开垦,有了土地,养活这些百姓,不是什么难题。” “海外蛮荒之地,毒虫猛兽横行,病瘴瘟气处处,步步惊险,花寨主为了一己之私,背井离乡去海外开荒,是否不妥?” “这些皆是传言而已,海外情况并没有这么恶劣,况且,岛上有人世代居住,他们能够存活,证明那些荒岛是宜居之所。” “无稽之谈,强词夺理。” 关胜不屑蹦出两个成语,让花荣脸上的笑容变得僵硬起来,严重怀疑这个关胜就是传说中的杠精,对于杠精来说,道理不一定讲的通。 “人都说关云长忠义,我却说他是浪得虚名之辈。”闻焕章一声不屑的评论,瞬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关胜一听闻焕章污蔑自己祖上,顿时勃然大怒,戟指闻焕章,杀气腾腾地吼道:“书生,关某敬你是个智者,对你尚存几分敬意,但你如此辱篾先祖,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关某今天便与你同死。” 面对关胜犹如实质的杀机,闻焕章面不改色,冷冷地道:“敢问关将军,关于长是忠于汉献帝刘协,还是忠于汉昭烈帝刘备?” “汉昭烈帝乃是汉高祖之后,汉昭烈帝忠于朝廷,武安王自也忠于朝廷。”关胜眉头一皱,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语带双关,刘备是皇亲忠于朝廷,关羽忠于刘备自然也忠于朝廷。 “刘玄德既然忠于朝廷,为何屡次违抗王命,暴力抵抗朝廷大军?而且擅自称王,为一己之私,阻碍朝廷统一天下,致使三国鼎立,尽耗大汉国力,使得民生凋谢,造成五胡乱华之惨剧,此举可是忠义之士所为” “当初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曹孟德之子曹丕更是谋朝篡位,如此大逆不道之人,自然人人得而诛之。汉昭烈帝不媚小人,攻伐不臣,乃是忠烈之举。” 闻焕章目光中闪过一丝异芒,冷笑道:“以将军的立场,凡是不臣之人都应得到攻伐,掐媚小人应该人人得而诛之。” “自然如此。” “赵匡胤为周世宗所器重,由微寒之处,提拔为殿前都点检,掌控朝中禁军,待之不可谓不厚,可是世宗尸骨未寒,赵匡胤便凌辱周家孤儿寡母,谋夺周家皇位,如此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人,比之国贼曹丕更为可恶,关将军为如此不忠不义之人效命,是否有违先祖本意?” 闻焕章这家伙,跳脱的思维方式专治杠精,七绕八拐就把关胜忽悠瘸了。 满脸涨红的关胜想要反驳,却不知该从何处下口。 “武安王之忠义,是对刘玄德的忠义,而非腐朽的汉献帝,诸葛亮、关张的忠义,是对刘玄德、刘禅之忠义,也非献帝刘协,典韦、许褚忠于曹cao,周瑜、陆逊忠于孙权,此等人所效忠者,是各自认定的明主,而非是当朝的献帝刘协,将军以为然否?” 关胜听闻焕章没有在刚刚的话题上深扯,让关胜松了口气,身上桀骜之气稍减,对于闻焕章的相问,鼻中冷哼一声,不做回答。 闻焕章看关胜气焰被压,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继续开口道:“圣人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关胜将军勇贯三军,然,年过三十,却仍然是不入流的巡检,朝廷对将军的恩义之薄,可见一番,今高俅提拔你做了正将,比之当年曹孟德对武安王如何?天壤之别,祸乱朝廷,滥杀忠诚的高俅可值得你卖命,重用高俅这等小人的昏君,可值得你卖命?” 周围之人此时方明白闻焕章的用意,本以为闻焕章只是为花荣出口气,没想到饶了一大圈子,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招降这个桀骜关胜。 关胜默然不语,众人皆屏息静气,静待关胜反应。 半晌之后,关胜长叹道:“武安王义肆华容道,某不如也。” 闻焕章略带深意地给花荣使了个眼色,花荣一愣,随即眼前一亮,抱拳对关胜试探道:“花荣素来敬佩将军勇武,虽自认与汉昭烈帝没有可比性,但是花荣愿为兄弟两肋插刀之心,绝不低于汉昭烈帝。若将军觉得花荣尚可一交,便留在梁山一起大口喝酒,大碗吃rou,花荣保证不让将军心寒,若花某有半句假话,将军可随时取我项上人头。” 关胜仔细盯着花荣的双眼,想要看透花荣的内心,花荣毫不退缩,真诚相视。 两人针锋相对互视半晌,关胜确是最先服软,躬身行礼。 “败军之将关胜,拜见寨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