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七章 土特产 (第1/2页)
当我爬出青铜棺第三百九十七章土特产“我师傅出关了,让我带了一件东西回来。” 尤早就注意到院子里放着一个大箱子,不是他们家的东西,原来是李聃让白子兮给他和阿凝带的土特产。 “来来来,尝尝我的手艺,边吃边聊吧。” 这时阿凝端着刚做的菜从屋里出来,她一身的荆钗布裙与别的村姑没什么不同。 刚才见到阿凝的时候白子兮和姬夭夭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阿凝变了。 以前的她像是一柄随时都会出鞘的剑,可是现在却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一丝的锋芒。 她变了,变得好像白子兮从未认识过她一样。 可白子兮也从未见她这么开心过,她卸下了所有的伪装,成为了真正的自己,白子兮真心为她感到开心。 小阿福哭着让阿凝把他从姬夭夭的魔爪手中解救出来,但是阿凝充耳不闻,几人有说有笑的把这些年分开发生的事互相讲给对方听。 “那个臭老头整天神神叨叨的,都魔怔了。”姬夭夭一副嫌恶的表情,李聃很早以前就开始经常闭关,有时大半年都见不到人。偶尔见到他也是愁眉紧锁,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前段日子李聃出了关,就把这个大箱子交给了白子兮让他务必亲手交到阿凝的手中。 李聃鼓励白子兮出去多多游历,他能教给他的已经足够多了,剩下的要他自己去领悟。 众人吃完饭后阿凝才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看看李聃究竟送了啥东西过来。 箱子里是数十卷竹简,竹简还很新,像是不久前才刚刚刻写好。 放在最外面的一卷上刻着武圣亲启四个字,阿凝打开一看,上面是李聃留给她的信息。 首先是告罪没能来参加阿凝的大喜之日,他那时正在闭关,出关之后心有所感发现已然错过。 尤把脑袋凑过来,发现尽是些他看不懂的陈国字,阿凝白了他一眼将竹简上的消息念与他听。 李聃已经彻底踏入了神劫,他这三年从白子兮那里学来了阿凝的武功,然后靠着自己的推演,达到了临圣之境。 李聃的话语中不乏得意与炫耀,像是献宝的小孩子。的确,他已经走到了他能走的最高处,想要再武道上再进一步就必须如同阿凝一样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来,但显然这点时间不够。 而李聃也只是借此打磨根基罢了,他对与人打架这方面实在没有什么天赋。 “不像某人……” 阿凝念出这四个字,差点气的要直接飞去陈国,给李聃“培养”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小阿福不知道为啥尤笑的那么开心,他今天听到许多奇怪的东西,让他的小脑袋瓜无法理解。 然后就是这一箱子竹简的事了,李聃将自己全部的修道之法写在了这箱子竹简中。 曰:《道德经》 《道德经》分上下两卷,上卷为道篇,讲得是何为道。下卷是德篇,讲得是如何成道。 阿凝突然感受到了手中竹简的分量,这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成道之法! 它就这么静静的躺在阿凝脚下的箱子里,即便是孩童也伸手可及。 小阿福从箱子里拿出一卷经文,也学着他娘阿凝像模像样的打开竹简拿在手中,竹简上龙飞凤舞的字他看不懂,但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吸引着他,让他沉溺其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小阿福稚嫩的声音响起,然后他突然惊醒,他刚刚是不是说了什么? 小阿福把竹简扔进箱子里,去找尤要抱抱。 尤抱起小阿福,李聃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他要传道于天下,造福苍生。 李聃并不想将自己的著作交给陈王,因为陈王一定不会将这《道德经》流传下去。 所以李聃把它交给了阿凝,他相信阿凝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道德经》,为世人指路。 阿凝和尤都对李聃的无私心生敬意,圣人之道,虽然不争,但有所为。 整日丧头丧脑快成一滩烂泥的人,骨子里也藏着天大的抱负。 李聃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所以不会藏私,用自己生平所学来造福苍生。 李聃要让千万万人都能求道,这与天下公道不谋而合。所以李聃放心把他一生的心血教给了阿凝,阿凝会像传播武道一样,将它流传世间。 末了,李聃写了一件事。他说自己曾和十绝斩妖孽于陈国,但似乎除恶未尽,他发现了一些异常,虽然李聃说自己可以处理但让阿凝多加留意,当初的妖邪可以威胁到圣人,让阿凝多加小心。 阿凝郑重的将箱子里的竹简放好,这可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她要在白都里在立一座大殿,将这部道德经刻在里面,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它。 但阿凝也有一丝担忧,李聃末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