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七章 有了 (第2/2页)
宫女每天围着伺候,随时准备接生,所有人都因为这件事情紧张了起来。 张皇后和朱佑樘每天都会过来,生怕出什么问题。 现在在皇宫大内,太子妃就是最重要的人,大家都生怕出一点事情。 朱厚照看着老爹和老妈,有些无奈的坐在一边陪着。 现在是他们沟通交流感情的时间,自己反而会被晾在一边。这种事情这大半年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朱厚照也习惯了。 朱佑樘看了一眼张皇后和太子妃,心中十分的欣喜。 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时候插不上嘴,让张皇后来交代一些事情更合适,他只是每天过来看一看。 看了一眼在旁边坐着百无聊赖的儿子,朱祐樘开口说道“走吧,咱们出去说几句话。” “是,父皇。”朱厚照连忙答应了一声。 他也不想在这里听着,因为她们不光是说一些私房话,还不时的会把自己拉出来鞭尸。 老妈时不时的就说自己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好,搞得朱厚照一阵一阵的头大。 人家都是婆媳矛盾,到自己这里,儿子反而和母亲闹矛盾了。 跟着老爹走出宫门口,两个人站在台阶上。 眺望着不远处,轻轻的舒了一口气,朱厚照的心情感觉好了不少。 看了一眼儿子,朱佑樘笑着说道“好在一切顺利,过一段时间太子妃就会生产了,我大明就有皇孙了!到时候朕一定隆重庆贺一番!” 虽然朱厚照不想折腾,但是他也知道不折腾不行。 这不光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父皇的事情,而是整个大明的事情。 要昭告天下,大明后继有人,这件事情十分的重要,政治意义十分的明显。 “全都听父皇的安排。”朱厚照笑着说道。 对于儿子的回答,朱佑樘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户部的事情,你最近这段时间有没有了解?” 朱厚照当然知道老爹说的是什么事情。 上一次自己的两员大将被贬斥,新提拔上来的人就是齐欢。在所有人看来,这个人还是自己的人,这代表着自己和老爹之间没有什么矛盾;或者是有矛盾,已经被调和好了。 用他们的话说,这个调和剂就是尚未出生的皇孙。 不过只有朱厚照父子知道,这其实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 不过户部那边出了什么事情,朱厚照还真不知道,因为这段时间他不想、也没有精力去关注这些。 “回父皇,可是户部出了什么事情?”朱厚照看着老爹,有些迟疑的问道。 “户部那边已经把事情做完了。”朱佑樘笑着说道“别的不说,你选人的眼光还是很好的。自从这个齐欢到任之后,做起事情来很有章法,也颇有手段,昨天送的题本上,所有的地方都已经完成了。” 朱厚照当然知道是什么事情完成了,那就是官绅一体纳粮。 如此一来,朝廷的赋税猛增,倒也是能够做很多的事情,可以大展拳脚了。 “这是一个好事情。”朱厚照笑着说道。 “的确是一个好事情。”朱佑樘也笑着说道。随后他抬起头看着儿子说道“最近民间在议论海贸的事情,是不是又是你搞的鬼?” 朱厚照有些无奈的看着老爹,然后开口说道“这事怕是牵连不到儿臣的身上吧?” “看看是什么人在鼓动就知道了。”朱佑樘没好气的说道。 朱厚照当然知道是谁在鼓动,其实就是辽东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在辽东的将门,还有在辽东有生意的勋贵和勋戚,以及参与进去的文官。 至于他们这么干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些年辽东的发展很迅猛,每年都有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出来,羊毛纺织产业也进行的非常顺利,同时他们与朝鲜的贸易也是每年递增。 这段时间他们又盯上了倭国,想要出海贸易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运输。辽东那边想把东西卖到关内来,那么运输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依靠陆路运输,不但运输的数量少,而且路上的损耗也大,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就打上了海上运输的主意。 只要有足够的船开展海贸,他们就能够把辽东的物品运到全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尤其是江南。辽东的药材在江南可都很好卖,江南的丝绸瓷器也能通过海上的船只运送到辽东去,同时也可以贩卖到朝鲜和倭国。 对他们来说这都是商机,有钱自然就好推动,资本的力量很强大。 只要朱厚照在其中稍稍露出一点意思,这些人就趋之若鹜。这些人一旦开始动手,被老爹发现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看着一眼老爹,朱厚照有些无奈的说道“倒是可以试试,毕竟现在这么多人都在说。先弄弄试试看吧,如果好的话,朝廷也能增加一些收入,即便失败了也损失不大。” 朱佑樘知道儿子在胡扯淡,不过他觉得也可以试试。这两年朝廷的商税越来越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儿子在让他们纳税。 在商人之中的地位,儿子可比自己高多了。虽然税制还没有改,但是像以前一样偷税漏税的事情少了,儿子还让人取消了各地的关卡税,这几年大明的贸易十分的繁盛。 在这样的情况下,海贸自然就是成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毕竟赚钱谁不想? 于是朱佑樘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试试看吧,不过这件事情你想让谁去负责?” 朱厚照想了想,然后开口说道“官职太高了不合适,官职太低了也不合适,不如让唐伯虎去试试看吧。他在西北做的很好,也算是有经验的官员。” 对于儿子提到唐伯虎,朱佑樘倒也不意外,不过还是有些迟疑。 倒不是他觉得儿子选人有什么问题,而是觉得唐伯虎未见得能够做得好。这大半年以来,唐伯虎名声鹊起,却不是因为他的才干,而是因为他的诗词。 边塞才子,他的名声已经非常大了,诗词和画作也非常受人追捧,可以说是名震京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