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章 配不上杨可 (第1/1页)
王霞拿起麦克风,打开,道:“四位班长马上来办公室开会。” 四名班长进来,王霞示意坐下。 “我实话实说,虽然我也会做衣服,但对缝制管理这一块不是很懂,所以我工作的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好在有我的小师爷给我坐镇、把舵,肯定差不了。你们以后也要向他学习,他说的话就是我说的话。明白吗?” 王霞的豪爽、霸气、声望全厂都知道,所以四个班长乖乖答应:“明白。” 王霞对杨可道:“小师爷,你安排工作吧。” “这六人虽然技术不行,但从此也是我们一车间的人了,所以我们要团结一致,做出成绩给他们看看。你们放心,我会把她们培养好的。各自领回去吧。 另外,4班不是有几人没报名吗,与报名的人互换,然后正常进行生产。 4班长留下,你们去忙吧。” 虽然杨可承诺教好六人,但三名班长还是老大不愿意、不高兴,缝纫是一个技术活,是靠长期工作积累的经验,才使得技术越来越高的,岂能说短期就可以提高的。 虽然心中不开心,但也没办法,只好领着六人出了办公室。 杨可又给4班长常春花洗了一遍脑,常春花信心倍增。 “我们去4班吧。” 众人一起来出来。整个车间工人哪有心思干活,都是边干活,边小声议论这件事情。 见众人出来,都抬头观瞧。 4班的工人虽然都是主动报名参加革新的,其实心里也是没底,不知道杨助理安排自己做什么,所以更没心思干活。见众人到来,都停止了手中的活,望向众人。 常春花道:“没心思干活,是心里还没有底吧。 刚才杨助理给我讲了这次修改工艺的具体方案,我感觉非常好。所以我们要无条件服从杨助理的指导,这样才能把工作干好。 你们看看,其他人都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瞧不起,一定要做出成绩来。 只要产量和质量上来了,赚的钱就更多,到时候我们用拿到的钱封住她们的嘴。 所以不管是老人,还是新来的,我们都要拧成一股绳,按照杨助理说的去做。” 有一个年龄大的工人笑道:“用大团结烀她们嘴呀,我可不干,我用手纸拍她们嘴。” 惹的众人哄堂大笑,气氛算是轻松了许多。 有工人喊道:“常姐,我们不明白大道理,就想多赚点钱,只要赚钱,加班加点我们都干!” 其她人也七嘴八舌地跟着如此说,一时间群情激昂。 杨可对常春花高看了一眼。 等工人说完话,杨可道:“你们继续工作,我摸摸底,看你们每个人的强项是啥,再重新安排。” 众人信心高涨,开始忙碌起来。 一个班组20人分别是: 1名检查员。 1名码边工。 3名案板工。 15名机台工。 班长并没有脱产,而是拿主要工序的。 杨可围着一班转悠,让关招娣把每个人的名字记下来,并且标记上号码。同时说出这名工人适合做什么。 关招娣很认真地记着。 李梦洁是寸步不离杨可录音,录音机虽然小,时间长了也累,不时地左右手换着拎。 当喊到赵红的名字时,李梦洁停住了脚步,双眼紧盯赵红。 李梦洁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作出评价:算是一个小美女吧,哥哥的眼光还算不错,但是……却配不上杨可。 赵红应了一声,继续低头干活,并没有注意到李梦洁锐利的目光。 转悠几圈后,杨可拿起一件衣服,对高素娟道:“你也过来。” 众人跟着杨可回到办公室。 杨可道:“永春,志国,你俩也得记录,为打板做基础。记住了,我说的工艺流程对你们打板很有帮助。” 因为打板前首先得知道这件服饰如何制作,否则打出的板与样品有误差,就无法缝合,即便勉强缝合因为工艺不对,也达不到技术标准。 二人非常兴奋,拿出笔记本和笔,等待杨可说话。 杨可拿起夹克,扔给常春花和高素娟,道:“下面我开始分解这件夹克的工艺流程,常姐、素娟,你俩看着衣服,如果我漏掉了哪个环节,马上提醒我。招娣,你记录。不懂的地方马上问。我们的宗旨是有问题马上解决,这样不仅有利于生产,还能加深印象,促进学习。” 随后杨可开始了分解: 案板工的工作:首先给重要布片编号,这样两个布片按照编号缝合,不会出错,避免了色差。 案板工的工作还有: 1,粘袖盒粘合衬、领子粘合衬、兜牙粘合衬。 2,按照净版划出兜口的准确位置。 3,按照净版画好领子、袖盒、腰判。 4,按照尺寸扣好袖口开叉包边。 5,机台工勾好领子,负责翻领子,熨好,重新画出上领子的线。 6,兜牙上好后,负责开剪,并且熨烫,要求四角成九十度,不能斜了。 说到这里,常春花插话了:“杨助理,这样来回折腾不行啊,我们都是一个人负责专门抠兜的,开剪大小自己能掌握,给案板工,怕有误差。开不好整件衣服就废了。再说了,分开了也不习惯啊。” 杨可道:“要想增产,就得减轻机台工不必要的cao作。你仔细琢磨琢磨,你一个人抠兜,坐在机台上,翻来覆去地弄,很麻烦,要是分解了会很顺利。” 高素娟道:“常姐,杨可说的对,刚才在会上不是也讲了吗。” 常春花还是有些顾虑,毕竟一直这样cao作,马上改变还是有些不适应,总感觉再给案板工是多此一举。 杨可道:“这个问题记下来,到时候我们用成绩说话,如果成绩不好,那就改过来。” 杨可的谦逊使得这个本来比较严肃的生产研究会,变得活络起来,几人不再顾虑,有问题马上提出来,杨可一一回答。 回答的同时,杨可继续分解,并且让关招娣表明几号工人做哪几道工序。 直到快中午,夹克服的生产工艺流程终于出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