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偶天成_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结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结局 (第2/5页)

会生根发芽,再加上锦绣坊老板娘本就私心很重,在护国公怀疑她时,那份私心就被无限放大了。

    护国公很清楚,姜绾才是前朝公主,是锦绣坊老板娘正儿八经的少主子!

    他的女儿只是被错认,被姜绾和靖安王府、河间王府还有刑部尚书联手扣了个前朝公主的罪名,被当街斩首示众,而姜绾则成了河间王府嫡女,不受身世困扰!

    锦绣坊老板娘为了自己的主子真是煞费苦心,这才是真正的为自己主子着想,他和护国公府都被她利用了!

    在离间之前,护国公对锦绣坊老板娘几乎是言听计从,离间之后,锦绣坊老板娘几次提议,护国公都置若罔闻。

    锦绣坊老板娘是有心气的人,认定护国公背信忘义!

    两人嫌隙越来越大。

    护国公也曾动摇过,怕被人挑拨了,他抓了锦绣坊的丫鬟,严刑拷打,但可惜一般的丫鬟并不知道这么大的隐秘,小丫鬟只知道锦绣坊老板娘私下去见过姜绾几次,确实派人给姜绾送过密信。

    但信上写了些什么,小丫鬟不知道。

    一个月后。

    姜绾把李太医从南疆找回来的医术看了一半,边关传来了锦绣坊老板娘被活捉的消息。

    说是活捉,其实是被护国公拿来和王爷做交换。

    护国公执迷不悟,拒不伏法,皇上一怒之下,将除了护国公府长房一干人等之外的护国公府九族都砍了脑袋,包括护国公世子在内。

    护国公膝下无子了。

    到了誉州,护国公在想办法夺城池的时候,内院没少纳妾,锦绣坊老板娘被护国公夫人下了绝子药,她这辈子都无法生养了。

    半个月前,护国公内院还真传出了好消息,有个妾室怀上了。

    护国公高兴不已,大摆筵席。

    然而不过几天,就被易容借着送粮的名义混进城的暗卫给抓了。

    暗卫要护国公拿锦绣坊老板娘来换妾室的命。

    护国公挣扎过,毕竟锦绣坊老板娘于他而言用处不小,但要不是因为锦绣坊老板娘,他也不至于现在就落到这副田地!

    他年纪不轻了,宠幸了七八个妾室才只有这一个怀了身孕,他赌不起。

    再者,锦绣坊老板娘现在对他态度越来越差,他几次从锦绣坊老板娘眼底看到了杀气,再留在身边,终是祸患。

    护国公一狠心就拿锦绣坊老板娘换了妾室。

    锦绣坊老板娘想活劈了护国公的心都有了。

    消息第一时间传回京,最振奋的莫过于姜绾。

    她后悔放锦绣坊老板娘离开,现在被活捉,她就能再见到锦绣坊老板娘,就有从她嘴里问出解蛊之法可能。

    事关齐墨远的命,傅景元和檀越他们亲自押送锦绣坊老板娘回京,一路上遭遇不少伏击,不过都没能成功。

    囚车走的不快,半个月后,姜绾在城门外十里亭见到了被关在囚车里的锦绣坊老板娘。

    再看到姜绾,锦绣坊老板娘惨笑一声,面如死灰。

    有句话在她心里憋得太久了,见到姜绾,她终是忍不住问出声来,“这么处心积虑挑拨我和护国公,又抓我回京,是不是为了从我嘴里问出解蛊毒的办法?”

    显而易见的事,姜绾就不否认了,“是。”

    锦绣坊老板娘闭上眼,再不言一个字。

    姜绾知道让锦绣坊老板娘说出解蛊办法不容易,但再不容易,也得想办法说服她不是?

    锦绣坊老板娘是前朝余孽,姜绾好不容易才摆脱前朝公主的名头,自然不能和锦绣坊老板娘走的太近,不然她还真想把锦绣坊老板娘带到顺阳王府关起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惜一切代价拿到解蛊之法。

    锦绣坊老板娘被押进了刑部死牢。

    说服锦绣坊老板娘拿到解蛊之法的重任就落到了刑部尚书的身上。

    锦绣坊老板娘入狱后,她住的牢房是最宽敞的,还有一扇窗户能通风,天气很好的时候,还能照进来一缕阳光,对这暗无天地的刑部死牢,是多么难得一件事。

    刑部尚书站在牢房外道,“这是顺阳王妃特地交代关照你的。”

    锦绣坊老板娘靠着牢房,紧闭双眸,一个字也没有回答。

    锦绣坊老板娘这些日子开锦绣坊,虽然谈不上养尊处优,却也衣食无忧,吃的好,住的干净,还有丫鬟伺候,刑部死牢的腐臭味,对她来说是最大的酷刑。

    进了刑部死牢,不到三天,锦绣坊老板娘就病了,咳嗽不止。

    这一日,姜绾还在看南疆医书,看的两眼发昏,正揉眼窝呢,外面金儿跑进来道,“王妃,刑部尚书来了!”

    刑部尚书?

    “快请!”姜绾忙道。

    刑部尚书不会无缘无故来顺阳王府,十有八九是有进展了。

    姜绾连忙起身,只是起猛了些,头一阵晕眩,她撑着书桌站了会儿,等晕眩感消失,方才出去。

    她出书房,那边丫鬟小厮领着刑部尚书过来,齐墨远人不在府里,刑部尚书面带微笑,姜绾就猜到有好消息。

    如她猜的那般,刑部尚书就是来送解蛊之法的,他一天三次劝锦绣坊老板娘,总算是把人劝动了,锦绣坊老板娘交待,解蛊之法就埋在前朝太子太子妃的墓碑前。

    刑部尚书派了心腹去找,果然,从墓碑前挖出一小坛子。

    里面夹了封信。

    刑部尚书就是来送那封信的。

    从刑部尚书手里接过信,姜绾打开。

    信是锦绣坊老板娘离京前埋在坟前的,信里满是对她的愧疚,当年偷梁换柱,自认是绝世无双的好计谋,可惜,碰到了护国公和护国公夫人,她不仅错认庞嫣为少主子,还几次三番帮庞嫣针对姜绾,险些置她于死地。

    主仆裂痕已生,她不敢奢求姜绾原谅她。

    在信的最后面,留了解蛊之法。

    齐墨远的蛊毒关键在于她的血,指尖血滴于茶水中,于每日午时,连服七天,蛊毒必解。

    这封信,姜绾如获至宝。

    姜绾问刑部尚书,“锦绣坊老板娘如何了?”

    “已经奄奄一息了,”刑部尚书道。

    姜绾心下动容,“我去刑部死牢看看她吧。”

    刑部尚书劝姜绾道,“我就是怕世子妃会心软,才亲自送这封信来,您好不容易和前朝没了关系,可不要功亏一篑。”

    “锦绣坊老板娘那儿,我会照应,给她请个大夫,尽量让她多活些日子,不至于走的太痛苦。”

    “当务之急是给顺阳王解蛊毒。”

    还有半个时辰就到正午了。

    刑部尚书说完就告辞了。

    铁鹰去找齐墨远回来。

    屋内,姜绾来来回回看那封信,金儿道,“这信上的解蛊之法是真的吗?”

    她虽然不懂医术,但看姜绾看的那么认真,还时不时的烦躁,金儿偷偷问李太医,解蛊是不是那么难。

    李太医告诉她,解蛊需得一气呵成,不然有可能遭到反噬,死的更快。

    对锦绣坊老板娘,金儿没有半点好感,本能的怀疑她。

    其实姜绾也有所怀疑,但这封信在锦绣坊老板娘离京之前就留下了,而且是埋在前朝太子太子妃的坟前,锦绣坊老板娘当时应该是觉得她会给前朝太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