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章 初试 (第2/2页)
茉莉学姐的话音又紧接响起。 “恩...看来不拖大是对的,这是给我们变相提升测试难度。”面色一凛地任武也点了点头道。“但这不要紧...艾雅姐,能听到我说的吗?” “当然,任总您有什么指令吗?” 曾作为雾都红星学院食堂后勤管理的艾雅,其声线柔和成熟又略带一丝丝的纯真感。 “让工程车就地部署纳米矿塔,采矿车负责去收集蟹挖掘机挖下来的矿石,装载满后统一集中向我在战术地图上标注的2—3区,完毕。” “好的,没问题,工程车正在展开部署,采矿车已经出发了,完毕!” 注意到茉莉学姐面前的虚拟荧屏上,所显现出的纳米矿塔部署进度,微微皱眉地任武又接着问道。 “学姐,这些纳米矿塔在部署完成后,按照最快效率的每小时产能有多少?” “所有纳米矿塔预计,将在十分钟后完成展开部署,超合金钻头深入地层的时间,按照钻头的最大长度计算,最久不会超过三分钟,随后纳米机器人将向周围地层扩展,已运输接线的方式如大树根须般延伸,大约在半小时后达到采集峰值,对微元素制资源块的产量估计,约为每小时55吨,维持支出约为每小时6万能元,之后随纳米接线扩展比例增长。” 显然,不需要茉莉学姐进行过多的解释,将荧屏上的进度条看在眼里的任武,只需要了解己方目前的收入与支出即可,而关于现世代整个工业生产体系的构成,则早已通过思维加速的学习方式,在过去的自习课程中完成了了解,并深深地刻入进了脑海当中。 要知道,对于旧世代的人类来说,挖矿—精炼—合成—构建,是一套再正常不过的工业体系。这其中所包含的各类工厂,及其相互交织的庞大产业链,最终将集中成一片庞大的产业园区,而这也的确是工业实力和巨大产能的象征。 可在现世代的技术条件下,连3D打印都已被纳米科技淘汰了的工厂之中,所谓的纳米核心工厂除了区分民用与军用之外,是一套完全不同于旧有体系的新型工业,复杂而又简单高效得足以令人感到害怕。 即,采集—融合—生成,看上去与前者相差不大。但完全由纳米机器人组成的工业体系,却是将这之中的整个过程都分包给了,各种型号且职能不同的的纳米机器人。挖矿只需要建立起纳米矿塔,让采集型的纳米机器人去开采地下的各类元素,包括各种各样的微量存在。而逆向反哺则能改变土壤,进而改造整个生态环境。 融合的工作,则是让融炼型纳米机器人单纯地,将采集起来的元素制成一块块的资源块。然后再由纳米核心工厂,依据相关的生产蓝图,直接让生产型的纳米虫群,提取资源块中的各类元素,再合成制造出蓝图上所设计的东西。 倘若硬要打个比方的话,现世代人类的工业生产方式,在外星人看来就是一个钢铁构筑起的巨大母巢,利用体内的微小虫群聚合体,直接热孵化出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小到螺丝钉,大到装甲车,巨到无畏舰,一座纳米核心工厂便能取代一个,拥有复杂产业链的超大工业园区。所以外星人认为人类是恶魔虫群,其实也并不奇怪了...... 另外,修复用、采集用、生产用的纳米机虫,不但都不是一个型号,配套的控制终端也并不相同,生产用需要载入专门的技术蓝图、密钥、数据核心等等。 而修复用纳米机虫一般是在修复过程中,自己变成材料填补至受损结构上去,不具备自我复制能力,方便即拿即用并保证安全性。 采集型有专门的高效运动型,只负责高速分解物质并采集元素,运输回纳米矿塔的核心生产线中。不然,没有明确的分工与种种安全限制的话,一旦具有所有能力的纳米机虫失控,或被有心人或势力盗得,其危险性更是不言而喻。 将脑海中铭记的信息稍稍回忆了一番,将目光转向了左边的任武,又再开口道。“琉璃,能确认敌对目标的具体信息吗?我方是否拥有轨道打击之类的支援能力?” “报告任总...目前已知敌方登陆场区位于东南方,距离我方所在地大约一千三百公里,暂时无法进行索敌工作,本部并不具备相关的信息单位支援。” 琉璃的声音比较软萌,听在旁人的耳中也是尽显腼腆,但这可爱的话语却只能让任武的神色更加凝重。 “报告,任总指挥!外空轨道平台拒绝了我部的支援请求,看来这场测试我方将不会获得额外的能力支援。” 另一边,坐在茉莉右侧的琴姐紧接说道,支援能力方面显然是她那边的终端在负责。 “未知情况的遭遇战模式是吗。” 言语间既不像是询问,也不像是在自问地任武,倒是转露出了些许肯定地神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