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太空之异星歧途_第38章 钢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 钢球 (第1/2页)

    不过,远方的战火并不能影响此方的发展,在生产了9000架长剑无人机,保证拥有了一定防卫力量之后,正坐在苍龙本部之中的任武,也随之开始思考起了下一步该造些什么......

    工程钢球已经扩增至90台,角龙坦克还是最初的10台,纳米矿塔和附属的工程艇没有再建,采矿运输艇倒是增加到了9艘,又将作战机器人增加到了100台,让这一个连的战斗工兵勉强用于担任陆战队,以备可能的不时之需。

    “所以,除了通用微曲战斗机以外,还有什么适合空间卫星内外作战的单位吗?”

    将生产列表上的战机一览划拉完毕,看待于此地任武还真是没法找出,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战斗力的单位,因为不管是哪一种技术水平的通用战机,制造时间最少的都在72小时以上,而且用途方面也不适合星内复杂环境作战,毕竟损失了速度其性能也就形同虚设。

    “有的,机动悬浮装甲一栏里,有一种名为钢球系列的,多用途空宇型作战单位。”

    预料之外地,做接话道地不是擅长情报工作的茉莉学姐,而是担任战术官的琉璃。

    “所谓的钢球系列,是一种部属于低轨道平台上的无人空降机兵,机体为可自由搭载多种附加装备的球形,主要以反重力系统驱动,既能算是一种浮游炮,也属于机动悬浮装甲,通常为纯黑色的涂装。”

    “因为本身不装载额外的推进系统,所以无法在太空中进行远航,一般用于太空单位的近程防卫和星球的近地防御。同时能以轨道空降的方式,进入行星环境内作战,并具有再突回外空轨道的能力。”

    边说着,琉璃边调出了钢球系列的介绍资料,其中的工程钢球便属于这个系列的低配型,而钢球的装配位总共有上、下、左、右、四斜侧共计八个,低配型的工程钢球便属于在四斜侧上,只加装了工作用机械手臂类型,同时拆除了复合抗性装甲和相关的作战设备。

    “如果要在真空环境下作战,钢球后部需要加装额外的推进器,不然只凭反重力系统只能在星体或人造重力圈内使用,且无法在真空中进行机动,除非加装引力子系统,让反重力的斥力子与引力子相互作用...”

    “从而在机体外部形成互相排斥的力场,这样才能让机体在无推进器的情况下,也能在真空中高速且灵活的进行机动,就像微曲战机的超常规机动一样。但那样的话就会使得成本激增,变成高性能的钢球了,无法再短时间内快速形成战斗力。”

    话语间,做出补充地是另一边的琴姐,显然更了解空宇类型的单位,并且抓住了任武需要更快形成战斗力的一点。

    “那我们就没有加快生产速度的方法吗?”

    虽然在领导学等多个学科上已经学有所成,但看着生产界面陷入了沉思地任武,却对生产建设方面还不是很了解,而目前所了解地也仅仅是,纳米工业超脱复杂产业链的一方面。

    “当然有,联盟的生产型纳米机器人已经升级到第五代了,性能上有了更多的强化与优化,在生产所需的能耗基础上,只需要额外增加20%的能量,即可提升100%的生产效率,但在性价比上会有所降低。”

    坐在信息席位正中间的茉莉,也开口做接话道。而关于生产型纳米机器人的信息数据,也随即在她的cao作之间显示了出来。

    简而言之,超效率的生产运转需要更多的能源,每加速100%多消耗20%能源,即200%的生产效率下,原造价100万能元的单位,便转变为120万能元,以此类推。最大安全超载500%,最大容错超载1500%,算上基础总能耗为380%,装备可靠性降低至90%,即500%以后,每加快1%的生产效率,装备可靠性即降低0.01%。

    再往上不可靠性继续增加,超速生产一般不会超过1500%的限制,除非是为了尽快暴兵的特殊情况,不考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