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秋山秋雨愁煞头 (第2/2页)
种什么境界呢?陈临辞用了与上一小句同样的笔法,归结为天地忧。 天地都被这一片染火枫林的肃杀萧瑟给感染的忧愁了,那天地之间这些茫茫渺渺的世人呢? 查天佑好奇的探过头去,好奇陈临辞接下来能够写出怎样的句子。 他虽然工于文章,但对于诗词歌赋却也并非没有研究,知道这种七言绝句,无论前面的两个小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写的什么风景,最终都肯定是为了最后的两个小句所服务的,所谓的借景抒、融于景,便是这个道理。 果不其然,陈临辞的第三句诗缓缓写于纸面,内容与查天佑心中所料,大致无二。 恒观悲风扫落叶。 一个失意的书生,坐在阶前,远远的看着那片染火的枫林,怔怔出神,天地之间一片萧瑟肃杀之意,夕阳西下,秋风席卷着落叶飞到庭前。一派寂然之意。 主角在第三句中已经登场,那接下来便是最终也是最重要的画龙点睛之笔了,这 首诗能否达到一种境界,最主要的,还是要看这最后一句到底能写出什么惊世绝句了。 陈临辞停下了笔,眉头皱了起来,好似在思考什么重要的东西,在这个时间点里,在场的众人,包括沈清秋与查天佑,甚至是庐陵郡的书圣后人王墨之,都也在心里思考,这最后一句到底应该怎么写才好,并且各自心中都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将自己心中所预想的句子进前面的三小句之后,却都发现缺一些感觉,无法将这首诗升华到足以与沈清秋之前的那首《秋词》相提并论的地步,所以很快查天佑与王墨之以及在场诸人也都像陈临辞一样,眉头紧皱了起来。 沈清秋的脸色也没有很好看,因为就算陈临辞最后的一句诗没有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是与前面的三句小诗水平持稳,也足以证明他的肚子里确实是有些东西的了,短短的这些时间里,先是一首《武陵》,又是这三句小诗,已经足以证明,前面的《武陵》并非陈临辞从歪门邪道的路子上得来的了。 就算是这第二首诗的水平不足以将他的秋词击败,只要证明前面的那首《武陵》确实是出自陈临辞之手,那他沈清秋今就是真真切切的败了。 陈临辞的眉头有些松缓,嘴角闪过一丝微笑,然后提笔写下了最后的一句。 秋山秋雨愁煞头。 ...... ...... 染火枫林布九州,肃杀萧瑟天地忧。 恒观悲风扫落叶,秋山秋雨愁煞头。 一首诗落成,陈临辞吹干墨迹,然后将毛笔放下,让店小二举了起来。 王墨之感慨说道:“好一句秋山秋雨愁煞头!我在心里也思量了许久,但却没有一句能够达到陈师兄这一句的水平,别的不说,单凭这一句,我便相信陈师兄绝非那种买诗的低劣之举!” 一首词你觉得是在抄袭,那么我再写一首诗,不知道你还有没有什么意见? 陈临辞底气十足的一句话,将沈清秋问的一愣,一时间竟然呆住了,在场的诸生也被陈临辞的问题问的一愣,短短的这么一会儿时间里,能够写出《武陵》这种境界的诗词佳作,已经算是千古少有了,陈临辞竟然还大方狂言说要再些一首,难不成还真把自己当成文曲星了不成? 在场众人没有谁敢相信陈临辞还能再写出来一首与《武陵》和沈清秋的那首《秋词》平分秋色的作品,但却也没有人再敢不相信,因为在这个少年的上,已经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奇迹。 在陈临辞打败申皓元之前,有谁敢相信他能够打败申皓元? 在陈临辞写出《武陵》之前,有谁敢相信他竟然在文坛上面能让大名鼎鼎的沈清秋黯淡无光? 可是他做 到了,这个名叫陈临辞的家伙,最擅长创造奇迹,最擅长把别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做成给别人看,而且就在刚刚还写出了《武陵》这种级别的词作,所以众人看向他的眼光,除了有些不敢相信之外,隐隐然还有些许的期待。 喻老将军干咳了两声,笑着看了看陈临辞,又看了看沈清秋,说道:“去年星夜学院的入院考试,陈临辞作为武榜魁首,但却文榜垫底的故事,老夫我也有所耳闻,所以沈家小子有这个顾虑,老夫也能够理解,但陈临辞如果能够当场再写一出一首与《武陵》境界仿佛的作品,我想便已经足够证明他的才学了,不知在场诸位觉得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