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欺猎手_【女祭司THE HIGH PRIESTESS】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女祭司THE HIGH PRIESTESS】 (第3/4页)

演技。

    再完美的演技也会有瑕疵。

    没有人能够将不属于自己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除非那是真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苏秦的男人。他读书很刻苦,意志也很坚定。那个年代是个乱世。他立志要成为最伟大的谋士。”

    “但现实是残忍的。叫苏秦的男人带着满腔的志气在世界各地游历了很多年,花光了身上的所有盘缠,但还是一无所获,没有一位国王愿意听他说话。”

    “当他狼狈邋遢地回到家里时,亲人们都厌恶他。父亲埋怨他浪费时间,母亲问他为什么不去种田。没有人在乎他的理想,也没有人想知道他往前几年的经历。”

    “苏秦很绝望,也无能为力。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也开始怀疑自己的理想。他已经三十岁了。一直做梦是会死的。他忍不住开始想:也许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吧。我本来就不是能言善辩的人,国王们需要的不是诚挚的建议,他们需要的是弄臣。憧憬光芒的蛾子扑向烛火就会死掉,他生来就只能当蛾子,他能成为蛾子以外的生灵吗?他想。”

    “之后的一年里,苏秦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也没有人会在乎。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战争还在继续,人们照旧生活。”

    “直到两年后,一个叫燕的国家里,忽然出现了一名叫做苏秦的谋士。他的衣着得体,谈吐也很有气质,燕国的国王很欣赏他,这个叫苏秦的男人受到了重用。”

    “在之后的几年里,苏秦又接连去了不同的国家,游说每个国家的君主,君主们都采纳了他的建议,联合起来成为了联盟,而苏秦也被同时封为了六个国家的丞相,成了天底下最光鲜的谋士。”

    “后来有一天,苏秦大丞相驾车路过一个偏僻的乡村,两个在田边耕地的农夫看见了他的车队。一个农夫说:‘看,那个苏秦丞相,长得像不像村头老苏的儿子?那个穷酸书生好像也是叫苏秦吧。’”

    “另一个农夫想了想,笑了。他说:‘只是名字和样子有点像而已,他们怎么可能会是一个人呢?’先说话的农夫也笑了,他说:‘确实是这样的,苏家的那个书生又穷酸又迂腐,气派和这位丞相一点都不一样呢,一定不是同一个人。’”

    叫做柳烟视的女人,把这样一个离奇而又古怪的故事,用童话般的口吻向我娓娓道来。末了,她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这是历史上有关于狂言师的、最早的故事。但它也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已,它的真假并不重要。我想要告诉你的是,狂言师从来都不是骗子。”

    她顿了顿,轻声道:

    “骗子只是骗子,但狂言师……是彻头彻尾的疯子。”

    我一言不发,表示默认。我曾在很多年前钻研过心理学,看过很多有关精神病的案例,自然也知道“协调性多重人格障碍”的存在,正常的多重人格患者每个人格之间都有着独立的经历和记忆,并不能够彼此共享记忆,但协调性多重人格是绝对的例外,他们的每一个人格之间都能够自由地交流,甚至是通过协商的方式共享一具躯体……至于能够主动创造一个虚拟人格的人,更是闻所未闻。

    所谓的狂言师,就是一群将梦想具现化的疯子。他们将一个完全由自己捏造性格和经历的灵魂拉进自己的身体,就像是为了达成某些目的,和魔鬼订下了契约。一想到那个叫做柳烟视的女人身体里真实地存在着一个“我的meimei”,我就不由得感到毛骨悚然。

    这个女人,为了让我相信狂言师的存在,不惜用上这种违背了人性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献祭了一半的灵魂……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些事情,你也许不感兴趣。我也知道,单凭这些不可能说服你成为狂言师……”柳烟视坐回椅子上,双手握成拳并放在膝盖上,青黄相间的指甲扎进rou里:

    “所以,接下来……我会向你坦白——以一名狂言师的身份。”

    说到后面一句的时候,她的脸上似有些自嘲,我仿佛能看见她眼里的悲哀。

    “时左才……你知道你的养父母为什么要给你取这个名字吗?”

    我的心脏骤停了一瞬。

    柳烟视继续说道:

    “2007年三月,南科大学内网的学术论坛上,发布了一篇关于古籍研究的文章,撰写者是南科大的历史系教授,时盛年。”

    我没有说话。

    “论文的内容很普通,无非是对几个朝代的历史文献作出了些许归纳总结,在文章结尾,对于人物与时势的关系作了一些思考。这篇论文在发表以后并没有在学术界造成多大的反响——事实上,仅仅一个星期后,它就沉进了南科大学术论坛的帖子深处。”

    “这件事情,本不该掀起任何波澜。直到半年后,一名企业媒体的撰稿记者在网上搜寻资料时,无意间地翻到了这篇论述历史时事的文章。那名记者本也只是半吊子水平,对历史一知半解,却偶然地从论文里发现了一些很奇怪、也很有趣的细节:论文里面很多关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似乎都和当时某些不怎么出名的历史人物有关。时盛年教授还列举了不少详实的资料作为佐证……记者当然不会在意这篇文章的学术意义,但他发现了其中的商业价值——他将这篇文章的许多内容拆分开来,断章取义,摘选了其中比较猎奇的部分,取了一个非常显眼的标题,将其发布在了新闻网站的娱乐版上。”

    说到这里时,柳烟视忽然深吸了一口气,胸膛似在颤抖:

    “按理说,这种哗众取宠的新闻,读者们哪怕看到了,也只是笑笑就忘了,根本不会有人会在意……但是,接二连三的偶然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串联了起来……先是一名在微博上名不见经传的编剧转载了这篇新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是名气颇大的大学教授,甚至是一些历史学会的权威人物,乃至于学术界的泰斗……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人物发现了这篇文章,加入了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佐证其中的论点,整个事件如同星火燎原一样越传越大,到了后来,甚至有人发现论文里重点描述的那一类人,似乎也在以同样的方式存在于现代……”

    我忽然冷笑了一声:

    “然后是07年12月,那场牵连了近百号人的商企贪腐大案,是吗?”

    柳烟视整个人都不自觉地颤了一颤,沉默着点点头。

    “你想说的,无非就是那场案件里被逮捕判刑的上百号人,其实都是中国现存的狂言师,对吗?”我淡淡道:“所以呢?这整起事件,跟我有什么关系?”

    柳烟视慢慢地摇摇头,过了很长时间,才好像用出很大的力气、发出了很轻的声音:

    “那一场‘大清洗’,被称之为狂言师的末日……我的父母被枪毙的那一天,刚好是我的七岁生日。”

    “所以呢?”我的声音僵硬得没有一分情感,我甚至没有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