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机器局牛刀初试 (第2/2页)
说大人有请。来至李鸿章书房,见案上放着军机处发来的邸报,李鸿章见他进来朝对面椅子指了指,张日新谢坐。李鸿章叹了口气:“又被你言中了!” 原来那次在苏萍家中苏萍整理出的历次交战的资料,张日新没敢一次拿出来给李鸿章看,唯恐挫伤他的意志。只是每个事件临近时才提醒李鸿章预作防范。前些天把苏萍写出的第一条呈给中堂,那一条写的是崖山遭遇战。看今天这架势八成就是那事儿了。 李鸿章击案道:“哎!我得着你的提示,立刻给前方打电报,让他们绕道而行避免接触,一者为了保存实力,二者避免挫伤锐气。按说前方应该立刻回电,结果没有,又发了一次,还没有,我料定是电报线路出了故障,故障还没查出来呢,军机处的邸报先到了。你瞧瞧。”张日新一看,就是崖山遇伏,参将萨穆多及十五名军士阵亡的战报。 张日新沉默良久说:“中堂大人,事已至此,亡羊补牢吧。”他又把苏萍写的第二条告知李鸿章,并商量出应对措施。 李鸿章又说:“苏萍所言那两家日本商社,我想来想去,要是转交五城兵马司监视,我还真信不过他们,所以我就让下边成立了一个侦缉处,专事刺探敌方情事。从人员、采购、进出海关货物、与中国人交往、电报信件等多方面进行侦查。这两家商社对面分别设置了一个西瓜摊和一个算卦、看相的摊子,都是精选干员伪装的,如有异象即刻上报。” 几天后第一个火箭弹的样品完成,吴敏组装了一个临时发射架。由于考虑到保密,参与试验的仅限于他们四人、刘总办和三个帮着计时的年轻人。发射架采取垂直安装,这时已有了很原始的电点火装置,由于这时秒表尚未问世,三个负责计时的每人拿一个怀表人工读秒计时。通过解算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可以大致推算出火箭弹的初速。 一切准备就绪,众人撤离到十丈开外。“预备,放!”火箭弹“嗤”的一声,拖着火焰笔直升空,过了一分多钟,落在距发射地五、六尺远的地方。大家心中兴奋异常,却没出现诸如鼓掌、跳跃、拥抱之类的场面,因为这些外在的表现,那时的清朝人还没学会。 正在他们核对数据时,忽听有人在外面喊:“上差到!” 刘总办立刻派人出去查看,他自己赶快穿上官衣,并示意所有有职衔的人都穿上官衣,众人一同迎出门外。只见七位官人骑马而至,两位首领太监在前,五名锦衣卫随后扈从,来到门前翻身下马,机器局的人将马匹接过。 刘总办驱前请安刚要说句欢迎的话,哪知人家理也不理径直往里走,刘总办赶紧小跑几步把他们引至会客大厅。为首的那位公公直接站到上首位置,喊了一声:“张日新接旨!” 张日新连忙摞下马蹄袖跪听。只见那位首领太监展开圣旨,昂首挺胸朗声诵读:“太后懿旨:锡类推恩朝廷之大典,奉公效职臣子之常经,尔,原任北洋军佐领张日新,学通载籍,品著圭璋,雅擅西学,熟谙兵器,丕彰潜德,堪为大任,兹以覃恩授尔为正参领职并为尔指婚以示褒荣,著即赴颐和园合卺,钦此!” 首领太监读罢懿旨,双手将懿旨放于供案上,另一名太监捧出该换的新官服、官印和顶戴。张日新叩头领旨谢恩。该太监这才恢复常态,和颜悦色道:“张参领请起,可喜可贺!”见张日新没动,又说了一遍。站在左右的金书办和吴敏立刻把他搀扶起来。只见他脸色苍白,目光散漫。那位太监见状只好向众人一拱手:“咱家告辞了,回宫交差要紧。”转身就要出去。 张日新强打精神说了声:“公公留步!”刘总办和金书办也极力挽留。那位公公等的就是这一齣,就势转身坐下。金书办不愧是大帅府的干员,不知从哪里弄出五十两一封的银子来,交到张日新手里,张日新把这银子恭恭敬敬捧到公公身旁的茶几上,说:“上差远道而来,不成敬意!敢问公公,女方是哪一位?” 公公哈哈一笑:“还能是谁,太后身边的红人儿苏姑娘呗。”张日新一下子恢复了常态,对金书办假嗔道:“真不懂事,对上差如此失敬!”金书办回身又照样捧出一封银子来,赔笑递上。如此皆大欢喜,刘总办设宴款待上差七人,众皆作陪。宴罢,公公告辞,众人送出。 送走了公公,众人争相称贺。张日新对刘总办说:“大人,”刘总办立刻抢说:“不敢当!”张日新说:“上谕的意思是刻不容缓,兄弟只得请几天假,即刻启程。”又转对三位工程师说:“时间紧迫,有劳几位仁兄了,大敌当前工程进度千万耽搁不得。” 三人拱手:“放心放心!” 刘总办又命人取出一封银子来:“张参领双喜临门,下官无以为赠,区区微仪,望乞笑纳!”张日新坚辞不受,刘总办就交到金书办手中。 告别了机器局众人,张日新和金书办径奔大帅府求见李中堂,禀明前事并告假。中堂大喜,备了一个箱笼,除金书办外又增派一名得力小厮和四名亲兵,说:“无违上意,好事忙行。”又说:“到京后齐化门城门已关,可到齐化门外隆兴客栈小睡半宿再进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