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渤海湾箭炮试射 (第1/2页)
第十五章渤海湾箭炮试射 隔日清早李鸿章带张日新等一行人来到渤海边,这里是机器局的靶场、试验场。离海边很远就有人迎接,把他们引至检阅台的位置。此时检阅台已满满当当坐了二百来人,只有中间部分还留着空位。检阅台背后居中高挑一面大旗,上书:“直隶总督李”,李字特别大。 快到检阅台时,制造局总办刘士谦率众出迎。张日新立刻问他:“刘大人,新武器试射本应保密才好,一旦在战场推出才能使敌人措手不及。照今天这样大张旗鼓已经无密可保,咱们前期的努力岂不事倍功半了吗?” 刘总办说:“咳,张参领有所不知,道理固然是这样个道理,无奈咱们有咱们的难处。咱们机器局虽说是官督商办,但上边仍拨给年例经费作为仿造或研制新兵器之用。但是前年、去年两年,海军衙门为筹建水师学堂从咱们北洋系的各厂、各局抽走了近一半的经费。此外还不断有御史言官甚至三竿子打不着的官员,参奏咱们不思进取、养尊处优、毫无建树、靡费帑银等等。结果上边从剩下的一半当中又抽走了一半儿,今年只剩下前年额度的四分之一,已经是捉襟见肘、举步维艰了。所以这次借着试射火箭炮的机会,知照各方,让他们看看咱们的成效。如果此事能上达天听,或许能再给咱们增加几成经费亦未可知。” 张日新明白所谓筹建水师学堂其实是修颐和园给太后做寿,可是谁又敢点破?说这话时李中堂就在身边,他自然最知晓其中的蹊跷。见张日新沉吟不语,刘总办说:“中堂大人先落座吧?”遂将他们引入检阅台。先到的宾客全都起身致意,李中堂向左向右各做一个手势,待他坐下后众人方才落座。 检阅台高不逾丈,座西朝东,试射的火箭炮在下方七、八丈处,朝北设置,沿射程方向看去是一片荒凉的滩涂,往东看,隐约可见一线海水。 和李鸿章同来的还有郑国兴协都统。上了检阅台郑都统靠近李鸿章耳边悄声说:“大人,乌依阿也来了。”这乌依阿就是前些天在大帅府议及的有通敌嫌疑的兵部郎中。 李鸿章问:“在哪儿?” “大人您看,左边第三排,第五个。”郑都统说。李鸿章看过去,哼了一声。 郑都统又说:“他右边的叫胡顺昌,就是咱们谈到的既不像官又不像商,经常去井田商社联络的人。” 李鸿章问:“咱们不是也派了个年轻人打进去吗,后来怎样?” 郑都统说:“那个年轻人叫杨春林,已经成功打入井田商社,获得了老板井田龟的信任和赏识。现在杨春林已经查明:井田商社确实是日本军方的间谍机构,井田龟是间谍机关‘玄洋社’的大佐。还有,胡顺昌是乌依阿的幕宾,没有官职,但是在乌依阿的宅邸里很拿事儿。胡顺昌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日本人,他母亲的娘家人都在军中任职,正是这个胡顺昌把乌依阿拉进了日本谍报机关。而乌依阿的父亲曾经是宁亲王的家奴,因曾在战场上救过宁王,所以宁王委以重任并将乌依阿安插进兵部衙门。 “这些情况杨春林都已经查明。暂时还没搞清的是宁亲王有没有亲日倾向。另外杨春林昨天发出情报,井田商社已派出三个人来到天津。如果他们是冲着火箭炮来的,他们身在北京,如何知道天津要试射火箭炮?可惜现在只知道乌依阿、胡顺昌与井田商社过从甚密,还没拿到他们的真凭实据,否则就抓捕他们了。” 李鸿章听罢点点头,沉吟许久,说:“还要选派几个得力的人手暗中保护杨春林的安全。另外告诉杨春林除了深挖内jianian还要注意敌方大的动向,每逢敌方在前线有大的军事行动之前,它的谍报机关必有异动。不过井田商社来的人没有咱们的请柬应该进不来这个试验场吧?” “是,我已经特别关照了,没有请柬的绝对进不来。” 张日新说:“大人,我下去看看。”李鸿章说:“对,发射前再仔细检查一遍,如发现不妥之处改天试验也无妨。” 张日新来到发射架旁,他的三位工程师同事也在这里,他们是负责弹体设计的程自宽,负责发射架设计的吴敏和负责火箭弹装药的戴新民。多日不见,互相亲热地打了招呼。他仔细查看了弹体和发射架,发现他们对他提出的设计理念都能充分理解,即使放到21世纪,只要进行知识更新他们也都是优秀的设计人才。他拍了拍坚固的发射架,铮然有声,自然是信心满满:我们成功复制了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喀秋莎,比甲午年的日敌先进了半个世纪,有什么理由不取胜?这种实实在在的感觉是旁人无法体会的。他轻轻抚摸着线型优美的弹体,心中默祝:改写历史就靠你们了。 那三位工程师从他的表情看出他很满意,也感释然。忽然发现有一个人不声不响也来到现场,正是胡顺昌。张日新装作不认识,拱手问道:“这位大人,在哪个衙门高就?”胡顺昌没有职衔,嗫嗫嚅嚅不知如何回答,后来说:“我是随兵部乌大人来的。”张日新说:“这些都是实弹,万一有个闪失会爆炸伤人的,先生还请归座吧!”他走后,张日新示意程自宽三人凑近,如此这般交代一番,他们说:“原来如此,好,依计而行。” 张日新说:“你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