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张日新金殿释疑 (第2/2页)
因张日新品级较低,此时和吴斌在配殿等候,太监宣进后,二人上殿,叩拜如仪。 皇上说:“张爱卿,你为国cao劳,殚精竭虑,勤勉可嘉呀。” 张日新说:“谢万岁,强化军备,克敌制胜,臣之愿也。” 皇上问:“张爱卿身旁的就是驾驶潜水艇的工程师吗?” 吴斌说:“回万岁,草民吴斌正是驾驶潜水艇爆破靶船之人。” 皇上说:“跟朕说说试验的经过。” 吴斌遂将爆破靶船的过程述说一遍,皇上听得很入神。然后问:“曹御史,如果你参奏的就是潜水艇,看来是有误会。现在当事人都在,你还有什么要问吗?” 曹御史出班奏称:“万岁,臣以为叫潜水艇还是叫铁棺材无关宏旨,总之是把兵士装进铁壳里放入水下。兵士在水面舰只里如遇不测尚可跳水逃生,在潜水艇里如遇不测就只好闷死在里面了,照此看来与铁棺材何异?似此视士卒性命如草芥,臣职份所在例应纠参。” 皇上说:“张日新,朕听听你的解释。” 张日新说:“遵旨。水面舰只是完全暴露的,敌人的炮很容易瞄准,一旦打中,轻者死伤数人,重者整舰沉没伤亡数百,即使跳水逃生,茫茫大海无边无际又有几人能生还?潜水艇则不然,潜行在水下敌人根本看不见,既然敌人毫无察觉,想打炮都不知向哪里瞄准,由此看来潜水艇比水面舰只要安全得多。” 曹御史说:“张参领所言从水下攻击,现英、德等国生产的鱼雷完全可以做到。而且鱼雷和你的潜水艇相比,更轻小、造价更低且不需人员驾驶。李鸿章、张日新之流欺瞒圣上不了解军火市场,小题大做,故弄玄虚,靡费帑银,贪污中饱,臣请陛下治其欺君之罪。” 张日新心中暗笑:你跟我卖弄这些,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乃从容道:“曹大人知道鱼雷的有效作用距离是多少吗?” “这是海军的事,无需我cao心。” 张日新说:“不懂的事如何妄议?我可以告诉你,鱼雷的有效作用距离是二百五十米,如果你不信可以查阅军火商的产品说明书。而我们的潜水艇日前试验的有效作用距离是二海里,改进后可以达到五海里。你知道二海里是二百五十米的多少倍吗?” “我的幕僚中自有善算之人,向例无需我算。” 张日新说:“你直说不会算好了。看来曹御史是‘看来灯下少夫功’。我告诉你,相差十四倍多,这十四倍的差距对一场海战意味着什么,曹大人知道吗?” “……” 见曹御史无言答对,张日新说:“曹大人,一种兵器能否有效御敌,你说也没用,我说也没用,最好是问问我们的敌人。”于是把敌人如何冒死测绘火箭炮、如何设伏截杀他以及如何破坏潜艇企图将他淹死等事讲述一遍,然后说:“如果御史大人懂得兵法,应该知道敌人这三次行动派出来的都是‘死士’,试想,如果敌人不在乎这两种兵器何至于派出‘死士’呢?怕只怕敌人暗的不成来明的,武的不成来文的,派死士都达不到的目的,仍变换手法以求一逞,这倒是我们不得不警惕的。” 曹御史哑然。 皇上对曹御史说:“虽说你所陈无据,然纠劾百司本是御史的职份,纵有偏颇甚至道听途说亦无大碍,但应切记必是你由衷之言,必对朝政有利,万不可被人利用,切记,切记。你跪安吧。”又转对张日新说:“张爱卿难为你了,朕久欲振作朝纲,奈何积弊太深,诚赖尔等实学之士衷心辅佐,以副朕依任股肱之意。” 至此一段公案方告完结。 散朝后御前太监问皇上:“启奏万岁爷,今儿下午英、法、德、意四国使节前来递交国书,请万岁爷的示下,在哪儿举行?” “在乾清宫。” 下午光绪帝在乾清宫升座,四国使节上殿依次向皇上行礼,递交国书。皇上照例问候彼国元首,均有总理衙门派来的通译官在旁翻译。临了皇上向通译官说:“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愿意礼貌性的看望太后,咱们欢迎。” 通译官转达后,四国使节都说:“当然,当然!”光绪帝即让御前太监安排人去颐和园告知太后。 且说散朝后李鸿章带领张日新等一众随员回到贤良寺,李鸿章的书办呈上今天收到的一份译好的电报,李鸿章看过后痛苦地把电报纸在手里攥成一团,重重地锤了几下桌子。郑都统、张日新情知不是好事,未敢仄声。过了许久李鸿章说:“派到朝鲜去的多是绿营兵。可是因为财力不济,这些兵还没换后膛枪,还在使用老式的前膛枪,每个人用的火药都放在一个随身携带的皮囊里。结果那天下了场大雨,大部分火药都被淋湿了,他们的枪能打响的不到三成。我增援部队到达津浦川隘口时,敌人的伏兵首先开火。按说敌人的核芯是咱们的人,敌人的外围还是咱们的人,已经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坏就坏在这场大雨,咱们清军大多数枪打不响,即使打响了,大雨天再想装填弹药可就难了。而敌军全是后膛枪,不受大雨的影响,结果可想而知,咱们伤亡惨重啊!”说罢又重重捶了下桌子。 郑都统说:“大人,人算不如天算,既如此,您看这井田商社还有必要留着吗?” 李鸿章挥了挥手,说:“除掉吧,都抓起来严审。别忘了连杨春林一起抓,然后再制造一次‘疏忽’让他‘逃’出来,这个后生日后还有大用。还有,不要认为敌人的细作只有这一处,还得详加查访,我隐隐感觉它上边还应有个总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