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谐趣园苏萍巧谏 (第2/2页)
当然是有准备的,而且我们相信对于日方的不义之战,世界各国自有公论,欧美列强也不会坐视日本独享在华利益。” 苏萍用德语对格林夫人说:“我们太后说,这是中国的神鸟,名叫凤凰,需要一个绣工用一年的时间才能绣成,要用到金线和各种彩色的线。” 格林夫人问:“还有太后肩上的这个用珠子串成的网子,真是一种奇特的装饰,我从未见过这样高贵的装饰,我由衷佩服中国工匠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这件珠网穿戴在太后身上更显得雍容华贵。我相信用珍珠做服饰是继丝绸之后的又一创举。我们欧洲贵族虽然也喜欢珍珠,但仅限于在鞋子、帽子或首饰上镶嵌一两颗,太后的这种用法真让我大开眼界。” 苏萍“翻译”道:“禀太后,格林夫人说,我数月前刚刚去过日本,此次来中国我感觉中国的备战气氛远不如日本。当下日本皇室大幅度节省生活用度,省下钱来扩充军备。作为友邦我提醒皇太后,按现在的国际惯例,万一中国输掉这场战争,中国应承担的战争赔款是按中国的人口数来计算的,不知太后是否了解这个情况?” 太后说:“这人真不会说话,这仗还没开打她怎么知道谁输谁赢?你倒问问她,就算咱们输了,怎么个赔法,要是日本人输了,他们怎么赔咱们?” 苏萍用德语对格林夫人说:“太后说,这个叫璎珞,是由三千多颗珍珠用丝线串起来的。我们福建和两广沿海盛产珍珠,每年都有数千颗上好的珍珠进贡到宫里来。” 格林夫人说:“太后的这座皇家花园真的很大,我猜想一定需要很多士兵守卫这座园子。此外还需要一大批人负责树木花草的保养以及宫殿的维护,除了这些,还需要更多的人照顾皇族的生活、参与皇室的政务活动,上帝呀,这将需要一笔多大的开支呀!我们德累斯顿的易北河畔也有一座夏宫,真的不能和皇太后的夏宫相比。” 苏萍“翻译”道:“回太后,格林夫人说,当前中国有四亿人口,万一大清国战败了,按每人一两计,赔款总数就是四亿两白银,即使日本做些让步,按每人半两计算,也得二亿两白银,此外还要割地,还有诸多严酷的条件,总之在当今世界上,一个打了败仗的国家是很悲惨的。” 显然这话对太后是有冲击的,她默然良久,说:“你再问问她,退一步说,就算我们大清国真的败给日本,凭什么赔款数额由他说了算。我们不依着他又待怎样?” 苏萍用德语对格林夫人说:“太后说这园子的开销确实很大,不过我们大清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年的税赋足够支持这些开销。” 格林夫人说:“欧洲各国皇室的情况我都熟悉,虽然他们都很富足,但往往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军队建设,只留出较少的资金用于兴建皇家宫殿和园林。” 苏萍“翻译”道:“格林夫人说,万一失败的是中国,而又不答应日本的议和条件,日本会继续打下去,打进北京,坐上太后和皇上的龙椅。” 这话让太后想到三十四年前英法联军进犯北京、火烧圆明园的往事,她知道,这不是耸人听闻。满脸的苦相,点了点头。今天格林夫人所说的都是太后从未想过的也根本不愿去想的。关于眼前的这场或隐或现的战争,她根本就没考虑过失败的可能性,她只是懵懵懂懂地以为,战争的胜败大概取决于给李鸿章施加多大的压力。今天的谈话虽不愉快,却也让自己了解了一些前所未闻的事情。 太后渐感倦意袭来,但碍于外交礼仪又不便当着客人打哈欠,最终还是转过脸去捂着嘴把这个哈欠打出来了。 格林夫人很知趣地站起来欠欠身,低声对苏萍说:“真对不起,皇太后一定是疲倦了,咱们到别处走走,请皇太后休息吧。” 这句话苏萍是如实翻译了。太后点点头说:“也好,你陪陪她,随便去哪儿吧。” 格林夫人两手捏着裙摆屈膝告辞,苏萍带两名宫女陪她去了长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