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戏法 (第1/1页)
来人是个穿着百衲衣的老僧。 也不老,脸上皱纹也没几道,不过这僧也不知为何,又重新生出了头发,且不像常搭理的样子,导致头发散乱似鸟巢一般。 披落的脏发又遮住了大半个脸,也就看起来垂垂老矣。 老妇人见自家孙子被吓到,又跑进了院子。 而且太阳居中,已到中午。 便收起了还未纳好的鞋底,站起了身,对那端着一钵的僧人说道,“师傅可有事?” 老僧看了看短发道士,而后对老妇人施了一礼,说道,“我已还俗许久。” 顿了顿,这人又说道,“施主可称我为虚戒。” 又指了指手中的钵盂,说道,“施主可否施舍一些吃食。” 老妇人本就良善,又是个礼佛礼道的人,因而并不介怀虚戒吓到自家孙子,说道,“也中午了,虚戒师傅不如就在寒舍吃一顿斋饭。” 又对虚戒和尚说,“这位是张道长。” 虚戒和尚转身对张自道说道,“张道长安好。” 张自道看着虚戒和尚,笑了笑,说道,“虚戒大师也好。” 不大会儿,小鱼儿未出来,小鱼儿的父亲,也就是那位自称杨淳的男子走来,笑道,“娘,饭做好了。” 老妇人笑着对短发道士与虚戒和尚说道,“请进。” 屋内。 饭桌前。 小鱼儿躲在张自道和杨淳二人之间,不时抬头去看一眼虚戒和尚,只要虚戒和尚有点动作,便又给吓的急忙低头扒拉碗中的米饭。 虚戒和尚只吃素,夹一根青菜,吃几口米饭。 张自道并无这番忌讳,实则道教也有一些忌口的食材,不过张自道本就是半路道士,自是也不懂这些,且他便是知道,多半也不会遵循。 小鱼儿他娘是个寻常人家的妇人,样貌中等,身材中等,端了饭菜回屋去吃了。 老妇人也端了饭菜去陪她。 小鱼儿胡乱吃完碗里的饭菜,对杨淳说道,“爹,我吃好了。” 也不管杨淳,捉住脚下的一条小狗,往外面跑了去。 张自道也吃好了碗中的米饭,说道,“贫道也吃好了。” 站起身走向外面。 大树下。 张自道看着正蹲在地上数蚂蚁的小鱼儿,问道,“你很怕那个虚戒和尚?” 小鱼儿抬头看着张自道,犹豫后重重点了下头。 张自道问道,“你为何会怕他?” 小鱼儿想了想,而后摇了摇头,“不知道。” 张自道望向竹篱茅舍内,片刻有了主意,对小鱼儿说道,“小鱼儿,贫道要走了。” 小鱼儿一愣,说道,“可是我还没拜师呢。” 张自道笑道,“等小鱼儿在长大一些,若是你我还能相遇,贫道便收你为徒如何。” “真的?” “真的。” …… 等杨淳吃好饭,走出来,只看到小鱼儿在大树底下玩。 杨淳便问道,“小鱼儿,张道长呢?” 小鱼儿抬起头说道,“张道长走了,他还说以后会收我当徒弟呢。” 走了? 杨淳望了一眼小路,自是看不到任何道士的身影。至于小鱼儿的后半句话,杨淳自是不当真。 虚戒和尚也走了出来,对杨淳施了一礼,说道,“施主,张道长呢?” 杨淳便说道,“张道长走了。” 虚戒和尚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杨淳施主,虚戒今日前来,实则还有一事。” 一面说着,一面看向那躲到了杨淳身后的小鱼儿。 杨淳不疑有他,问道,“哦,敢问虚戒师傅,是何事?” 虚戒和尚说道,“多年之前,贫僧在寺院内负责看守后山一水池内的一条五百年的金鲤,不过几年前,因贫僧大意,导致金鲤逃出水池。那金鲤沿江而行,后贪恋人间之事,投胎转生于百姓之家。” 杨淳初听时还觉有趣,不过听到后面,便是勃然生怒,对虚戒和尚说道,“你是何意思?” 虚戒和尚道了一声佛号,说道,“虚戒今日前来杨淳施主家,便是讨回那条走失的金鲤。也就是小鱼儿!” 杨淳自是不肯,对小鱼儿说道,“你先回屋找你娘去。” 小鱼儿本就怕这虚戒和尚,听杨淳所言,扭头便跑进院子,向屋内跑去。 虚戒和尚也不阻拦,只是对那杨淳说道,“杨施主这是何苦,金鲤非是凡物,即便是投胎转生于你家,也只会对你家带来灾祸。虚戒非是要夺走你儿子,而是在救你一家。况且,杨淳施主,你就不好奇,你儿子与贫僧若是素不相识,为何会这般惧怕贫僧?” 杨淳怒道,“小鱼儿是我儿子,我不信你所说。马上走,我就当这事没发生过,不然我不客气了!” 虚戒和尚端着一钵,伸手说道,“杨淳施主若是不信,可以看一看这紫金钵中是何物。” 杨淳看向那紫金钵,钵内有半钵清水,清水中,有一尾来回游动的金色鲤鱼,只有寸长。 “小鱼儿?” 杨淳自是不敢相信,忙向院内喊道,“娘,小鱼儿呢?” 老妇人听到动静走出来,说道,“小鱼儿?没见啊!” …… 老妇人瘫坐在大树根下,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杨淳拦住虚戒和尚,说道,“放了我儿子!” 虚戒和尚说道,“杨淳施主,莫要执迷不悟。小鱼儿不属于这里,他自有归处!” 老妇人流着泪说道,“虚戒师傅,小鱼儿他,他就不能当人吗?” 老妇人已是信了这虚戒和尚的话。 虚戒和尚叹了口气,摇头说道,“不能!” 这三人在说着。 小鱼儿他娘也从屋中走了出来,对杨淳说道,“小鱼儿他爹,怎么了?小鱼儿人呢?” 杨淳听了这话,再也忍不住,一拳抡向虚戒和尚,“还我儿子。” 哪知虚戒和尚抬头握住了杨淳的拳头,只是一震,杨淳那条胳膊便酥麻无法动弹。 虚戒和尚摇了摇头,“何苦,何苦呢!” 转身。 便看到小路尽头走来二人。 一个短发道士。 一个四岁的小孩儿。 小鱼儿骑在短发道士脖子上。 短发道士笑道,“虚戒,让贫道瞧一瞧,钵中还有鱼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