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辩驳 (第1/1页)
“你懂大周律法?” 苏木低下头,“不懂,但既然做了茶叶一行,那条律法自然要知道。” 钦差督查眉毛一挑,“可是有人教你?那人又是谁?” 这话…似乎有歧义,且是他故意引自个儿说出来。而他想听到的是谁,杜郡守? 苏木抬头,看向唐相予,后者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 她有些明白过来,似乎,整件事要对付的不是她,而是官迁京都的杜郡守。而自家,真就是个倒霉蛋,还是个要被利用的倒霉蛋。 “是有人教,”苏木认真道:“早先家里是做凉茶生意,茶叶自然少不了。茶叶精贵,成本太高,便萌发了种植茶叶的想法,这才查阅各种书籍。” 钦察督查冷笑,“大周律例在书里,可是查不到的。” “大人英明,小民在书铺翻阅好几日不得果,后遇一郡城书院的学生告知,才晓得茶叶不可私售。小民一家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户,断不甘以身犯险,做那样大逆不道的事!” “你耍我!”钦察督查蹭的站起身,怒道。 而旁唐相予嘴角扬了扬,复又恢复冷峻,“通敌卖国不是小事,大人还是仔细审查,我也好回去复命。” 钦差督查眉头皱起,事情本进行的顺利,偏跑出个探花,还是奉了暗令监察私卖茶叶一事,叫他头痛万分。 朝县令扬了扬手,后者得令,巴掌一拍,便有衙役带人上堂。 是个胡人,遍体凌伤,奄奄一息。衙役很不客气地将人一丢,那胡人便扑倒在苏世泽身旁,将他吓得一哆嗦。 县令道:“你且把你知道的,速速招来。” 胡人费劲的伏起身子,虚弱的声音缓缓道来:“郡南县,福保村,苏姓人氏,大半年与我民交道,以茶换马匹,再将马匹贩卖。” 县令看向苏木父女,“福保村可是只有你家姓苏?” 是…又不是,还有老苏家,可卖茶叶的却是她一家。苏世泽蒙了,这是咋回事儿? 苏木也愣了神,难道自家茶叶真就卖给胡人了?且是以苏姓,那是…有人栽赃?因为产出的所有茶叶一分不落的卖给了茶场,不可能有别的销路。那这个以苏姓自居,私自买卖的人是谁? 眼下想这些没用,只有极力洗脱自家的嫌疑,才能继续把案子审下去。 “请问,买卖茶叶的人样貌如何,可是我父女二人这般?若不是,家中还有母亲,姐弟,难道是是她们不远千里做买卖?” 那胡人不吱声了,显然是否定了苏木的说法。 县令也没想到这层关系,“不是你本人,那也是雇的人!” 苏木抓住他的漏洞,紧接着道:“大人一惯以猜测断案?我若有心买卖,且深知事发的凶险,为何要暴露自己的姓名?” “这…”县令语塞,不知所以的看向旁钦差督查。 后者目露寒光,本以为乡村农户,见识短浅,不足为惧。不成想,竟是不好啃的骨头。 “人可以不认得,东西却不会变样!”他说着朝外招手,“拿上来。” 两个衙役端着两坛子茶叶上堂,而那茶罐…竟与苏记普茶一摸一样! 苏世泽大骇,那样的神情落到堂上二人眼中,得意万分。 苏木却笑了,九百斤茶从她手上过去,每个茶罐都是她亲手封的,又如何不认得,这两罐茶根本不是苏记普茶。 “你笑什么?” 县令不解,这丫头胆大包天,这样关头,还笑得出来。 “我高兴,自然就笑了。”苏木一脸单纯。 “大胆!”县令惊堂木一拍,却也只敢吼一句,那唐少爷亲自提醒过,案可以审,人却不能伤。左边是钦差督查,右边是御史中丞之子,又是朝廷钦派的督查,哪个都不敢得罪啊! 他抹了抹额上的汗,“那两坛茶叶是赃物,可是你家产的?” 苏木摇头,“并不是!” 不是?县令和钦差督查对视,而后道:“休要狡辩,本官已派人查了窑作坊,这茶罐的样子分明是你作出来的!” “样子是我作的,可这两罐茶并不是出自我手,苏记普茶口感佳,储存久,缘于我的独家包装手法。其一,便是在罐盖以蜜蜡封存,而这两罐茶口,并无蜜蜡。是以,不是我家的茶。” 钦差督查怒火中烧,“由你说!谁又知道,罐口是否真就有蜜蜡!” 苏木一惊,茶叶都是悄然送上京,除了宫中,怕是并不为许多人熟知。且时间尚早,久存的功效还未显露,她的茶叶价值只发挥了大半,并达不到闻名天下的地步。更不可能被人熟知,这苏记普茶,出自福保村的一家小农户。 “我知道,”唐相予站起身,走向那两罐茶,仔细瞧了瞧,而后道:“苏记普茶于宫中盛行,却如苏姑娘所说,罐口有一层蜜蜡。” 钦差督查瞪圆了眼,今年新上贡,被传诵传奇的苏记普茶…竟出自这小女娃之手? “唐少爷,所说的茶可是同一种?” 唐相予对他的一脸惊愕很满意,“该是吧!茶叶是杜郡守亲自上贡,且郡南县,福保村隶属郡城。我也不甚清楚,您还是仔细问问杜大人吧!” “这这这!!”钦差督查慌了神,乱了乱了全乱了! 本想借这个农户之手嫁祸杜郡守,官商勾结,贩卖茶叶,通敌卖国,论罪当诛。不曾想这小丫头竟是贡茶之人,失算失算。 “不知道大人捉拿时道:官商勾结,这官是指何人?” 县令摸不着头脑,怎么三两句话,两位大人杠上了?他半天插不上嘴,可苏木问的这句话,他却能接上,“这官是郡城原郡守的手下,苏典吏啊!不过,说来也奇怪,这人也姓苏。” 苏三爷? 苏木看向苏世泽,后者一脸惊愕。 事情总算水落石出,苏三爷见苏家普茶卖了那么些银子,便依样画瓢,想卖出高价。 不曾想被人利用,栽赃杜郡守通敌卖国,至于是谁,又有何目的,便不得而知,那都是官场的事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