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自由与梦想 (第2/2页)
urlivesextraordinary.” 【让你的生命与众不同】 这是基廷老师教给学生们的第一课,他告诉学生们要珍惜时间,及时行乐,活在当下,去创造非凡! 屏幕前的雷云在这一刻也好似被点燃了一般,他忍不住按下暂停键,喃喃不断念叨着‘Sizetheday’这句话,只感觉就好像是专门说给当下的自己一样。 突然间脑中灵光一闪,看着屏幕上的‘Sizetheday’,雷云这才恍然间发现,这不就是STD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吗?! 难道说STD国际电音节,实际上就是‘SizeTheDay’的英文缩写,意为及时行乐吗? 死亡诗社厂牌,和及时行乐电音节。 这不正是绝配吗?! “呼···” 长长的舒了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激涌情绪,雷云按下播放键继续观看。 没想到的是,基廷老师的第二课,竟然是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将课本的序言全部撕掉,不光电影里的学生给愣住了,就连屏幕外的雷云都愣了起来。 最终学生们在基廷老师的鼓励下大胆的撕了下来,撕去的不只是课本,还是教条的外衣! 死记硬背,尊崇课本的想法开始在学生心里动摇,教条主义的瓦解首先从质疑开始,基廷老师引导着学生们迈出了第一步,在他们心中埋下独立思考的种子,也赋予他们极大的力量,在威尔顿学生长期被窒息的心灵中引发了一场地震。 在这时,基廷老师之所以思想与众不同、行为离经叛道的源头--死亡诗社,终于在剧中浮出水面。 这是一个通过诗歌交流以吸取生命精华的组织,对这个年纪的学生们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吸引与魅力。 在诗歌的感召下,他们决定效仿基廷老师,成立一个新时代的死亡诗社。 他们违反门禁,半夜偷偷溜出学校,钻进当年基廷老师聚会的印第安山洞中,一起唱和着优美的诗篇,扭动起节奏强烈的非洲原始舞蹈,释放着青春生命的激情与澎湃。 因为死亡诗社,他们对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转变了看法,挖掘到了平淡日常下的美好和激情,被动变为主动,感性取代懵懂。 虽名为“死亡”,实则是心灵的新生。 在基廷老师的教导和死亡诗社的帮助下,这些学生重新认识了自我,审视着生活,并决心要摆脱日复一日的庸常。 其中的一名学生尼尔,成为演员是他人生最大的梦想,但父亲的冰冷与呵斥,固执与威权,强迫他成为医生的持续高压。 却使得尼尔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痛苦异常,最终选择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基廷老师也因此惨遭下课,被学校当做了替罪羊,最终黯然离去。 只是当影片结尾,基廷老师遭到学校解聘,当他返回教室带走自己的东西时,整部电影积攒的情感在那一刻全部爆发! 学生们无比大胆的站在课桌之上,冲着即将离去的基廷老师大声喊道。 “哦,船长,我的船长!” 基廷老师欣慰的笑了。 他知道虽然他走了,但那些有关于自由、有关于梦想的信念,早已在这些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那是一种对爱情的诉求,对梦想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对自我的坚守! “这。。” 当电影全部完结,只剩下一行行字幕在眼前不断浮现的时候,雷云好像仍然没能反应过来一般,只是傻傻的盯着眼前的屏幕,不知在想些什么。 电影中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的基廷老师,使学生们得到新生的死亡诗社,大胆追求梦想却无奈结束自己生命的尼尔,最终全部站在课桌上大喊‘我的船长’的学生们... 一幕幕的电影画面此刻不断在眼前闪过,雷云只感觉内心中突然被某种东西充斥溢满,他想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思绪翻涌,明明有那么多话涌上心头,最终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自由...梦想...” 漆黑的电影字幕中,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正闪闪发亮。 电影中的尼尔勇敢的追求梦想,最终却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惨淡收场。 那么自己呢? 在梦想面前。 又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想到这雷云不禁笑了起来,虽然电影最终以悲剧收场,但给人带来的那种感动与力量,却如同电影中的其他学生一样,已经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 至于答案? 不已经显而易见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